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雨后忆龙翔寺

雨后忆龙翔寺

宋代 薛季宣

好溪东赴海门秋,中有禅居涌碧流。潮信往来双别屿,世缘生灭几浮沤。

菱歌面面来渔鼓,灯火层层到客舟。何事瓜期外留滞,短窗斜雨不堪愁。

诗人薛季宣的古诗

观天德图像二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鸣镝心何悖,投鞭计亦休。传闻广陵散,因作畔牢愁。

淝水真同道,黄池故不侔。见遗天授像,看是郅支头。

莲溪寺拈香时国丧罢宴锡已三岁二首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社舞莫㛹娟,当修晋白莲。林梢开远嶂,花片落莲泉。

钟鼓铿锵甚,松篁影带妍。如来本无象,长老亦逃禅。

昔者溪为虎,如今突暂烟。万松晨径滑,九曲夏云连。

畦町苗初实,池塘滴尚涓。洁斋朝五日,清净乐三年。

要祝南山寿,南山寿十千。

九禽言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婆饼焦,胡不归,炽炭炎炎不识儿。儿饥不敢取,儿苦长自啼。

父母生儿忍不字,弃儿父母生何为。

戏作赠别效东坡体次其韵

宋代 薛季宣

茹菜羹时尝苦忆,摴蒱无路塞行期。难逢莫恨丝长断,金锁开缄自有时。

又读陶靖节诗即次前韵效其体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万籁夕已息,宁知身是今。浮云翳青空,油然起无心。

寄傲北窗下,骤雨落疏林。游子为三叹,寥寥希大音。

伯文

宋代 薛季宣

闻合天符下玉麟,祝融湓浦肆时巡。西山讵必须陵井,又得餐霞十二人。

闻鸠

宋代 薛季宣

桃李无情花自妍,竹根行复破苔痕。新妇抱儿未归去,愧死鹁姑啼满园。

石上可种麻

宋代 薛季宣

石上可生麻,麻生岂成畦。嫁婿得荡子,犹如太常妻。

我作少年行,长安走新街。长安三月春,桃李百花开。

平康诸女儿,艳丽惊寒梅。蛾眉斗连娟,佳期不须媒。

投我以木瓜,当歌共传杯。歌声系怀抱,知君在空闺。

期我以立春,清明未云来。应作忆秦郎,高楼寄徘徊。

鸾胶世苦无,断续何当谐。闺中傥相忆,薰风有时回。

乳鹿或得之近山既不可纵畜之更日而驯走命之曰山友

宋代 薛季宣

驹鹿何年致,它山小水滨。呦呦兴念母,麌麌熟依人。

物性初无定,野心时亦驯。故林迷町疃,结友幸相亲。

李斯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诗书灰烬便秦文,便得秦王却误身。斯具五刑秦再世,六经还有表章人。

春阴会闻悬瓠不守

宋代 薛季宣

飘风吹百花,仰不见天幕。浮云何惨惨,去我止一握。

园树暗无色,红芳旋凋落。摘索晚来雨,如丝度城郭。

愁人故多情,对此乃非乐。羽书绛囊驰,伤春重沈著。

方镐若泾阳,龙吟怨清角。归飞内提提,纥真问生雀。

二女篇

宋代 薛季宣

姈娉二美人,幽閒真种性。色秀雪窗梅,衣冠丽修正。

岩岩韩稚雪,寂寞自清静。虚室埽斋居,展禽当季孟。

神游问寒暄,不得窥信行。怪力视茫茫,久要交善敬。

语之非异类,安民公有命。盖闻楚灵均,汩罗陈死證。

二子终孝慈,双玉澄江映。当初黄鄂人,荡桨追游泳。

端午化成俗,龙舸长奔竞。事神微有道,角黍劳将迎。

非鬼且非仙,世士凭谁侦。

山舍三首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髣髴依蛮室,林端鸟道萦。烟疑云异色,松接涧同声。

树古龙蛇蚴,岩嵬虎豹狞。野花舞狂蝶,栩栩梦庄生。

丙子岁春

宋代 薛季宣

物极虽云反,寒威何太衰。东风入帘幕,生意满林畦。

古木含新绿,仙葩吐旧枝。阴晴苦不定,中夜忍闻规。

士昭兄琴室

宋代 薛季宣

弄琴函丈者,无始到来今。韶濩五弦上,乾坤三古心。

荷香流曲沼,烟雨抹寒林。闵子罢倾听,何人知此音。

游竹陵善权洞二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左右蜗蛮战,晨昏燕蝠争。九星宁曲照,三洞独何营。

世事嗟兴丧,人情见死生。阿谁能种玉,还尔石田耕。

梦回二首 其一

宋代 薛季宣

忆到梯云巷,哀伤韡鄂丛。舞鸾悲引镜,伤雁落空弓。

清梦回时雨,繁声发夏虫。情钟正吾辈,匡坐泣薰风。

至樊口三首 其二

宋代 薛季宣

小回中入大回中,激水那堪括面风。退谷未堙聱叟笑,钓台宁是不英雄。

读李斯传

宋代 薛季宣

上蔡游公子,真情本自愚。五刑身具论,七罪法当诛。

逐兔踪牵狗,亡秦效击胡。明功与周召,为问骊山徒。

青田同七五兄作四首 其三

宋代 薛季宣

浩歌欸乃客销魂,一抹烟林暝远村。花为忘忧人一笑,不知风雨作黄昏。

薛季宣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36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