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薛季宣
为问夜何其,明灭灯将半。雨雪溅声繁,霆电流光烂。
初筵向阑珊,游子纷缭乱。诚知宴乐娱,不怕泥涂漶。
斋居静无他,天德全弗畔。吟彻借筇头,假山馀一爟。
读鬼谷子
捭阖乾坤若有神,崎岖长短困仪秦。无声无臭文王道,应是先生浪鼓唇。
读邸报二首 其二
世味刀头蜜,人情屋上乌。荣华叶子格,升黜选仙图。
豺祭知生兽,蛇衔欲报珠。不将魂梦到,反是忆莼鲈。
幽兰次十八兄韵六言四首 其二
有美中郎芝砌,言采渊明菊丛。会取个中香气,萧然林下家风。
雨中鹤唳
十万虚屯野次兵,不逢苻诏寿阳城。愁云惨淡雨来急,鸣鹤一声天未晴。
袁口回棹有感
放舟谷里口,乘流楚江干。钓台亦已堕,大舶宁长安。
春度乱山绿,风回平水湍。何须问今古,劫劫难为观。
诚台雪望怀子都五首 其三
白也今良嗣,千年璧一双。文思泉漱石,色照月明窗。
朴樕空樊渚,飘零远汉江。此情谁与度,木介响琤瑽。
和贾簿
澄江风定也清寒,咫尺浑疑醉梦间。雪满后湖真是浪,云平西塞且无山。
轻鸥弄水情无限,远雁书空时自还。静极要当随众乐,归来灯火闹朱颜。
校毕归之
倒墨扶周复古文,清辉万丈醇乎醇。七篇奥义远相继,六代潜光今又新。
字假通才识鱼鲁,车惭寡学改金银。异书喜得君无靳,此道中兴知有人。
宿大城寺 其二
新蝉无数咽新秋,故国伊谁伴我愁。夜静月明风动竹,也疑离殿过歌喉。
春江夕泛二首 其二
夕泛春江里,扁舟万里心。仰头竟空碧,疏樾成清阴。
浩志曷可遂,归怀讵能寻。波随乱山急,意若□流深。
日落洲上苇,霞生雾堆金。重渊狎已贯,飘风顾难禁。
岩峦多李花,冰霜积梅林。为何纵松舟,且以开吾襟。
迎送未云已,浮云逐行吟。
读李斯传
上蔡游公子,真情本自愚。五刑身具论,七罪法当诛。
逐兔踪牵狗,亡秦效击胡。明功与周召,为问骊山徒。
还返释言 其一
先天有真数,八卦因皆九。升降周六虚,利见龙无首。
后天奉天时,不在先天后。得一定存三,玄中急须守。
青田同七五兄作四首 其二
鸟云送雨过前山,白鸟将雏向远湾。独立溪亭无个事,湍流泷石镇潺潺。
和元直
畴昔相要学娄空,蹉跎行即叹龙钟。三千牍欠东方奏,十万兵龙小范胸。
大愧入关歌一箭,终期出塞传三烽。蓬莱有愿占云气,又羡江山笔墨供。
读邸报二首 其一
大漠烟尘静,三公计画奇。定安唐庙貌,行复汉官仪。
捷奏腾千里,除书满四维。自然禽颉利,蚤晚赞无为。
石门渔舍
渔家在何许,舛駮岩下石。花树几株芳,湖山数峰碧。
窊樽亭遂古,双阙天自辟。锦绣入茨舍,藤萝封筀栅。
吾为江上游,形苦世间役。心驰定沙步,舟行过檐隙。
浪翁底镌铭,太尉此居宅。岂若斯人徒,风云相主客。
十四日从诸同官登西山郊坛冈次孟监务韵 其一
催人暖律厌飞灰,高会莲灯懒重陪。閒到苏仙旧游处,熙熙不祇登春台。
樊冈雨后瀰望皆平芜绿草无复花矣
候客樊冈道,新晴致日佳。万般诗外意,百种梦中花。
蔓绿铺平野,江流袭涨沙。无如石头滑,龙首粲新芽。
九禽言 其二
婆饼焦,胡不归,炽炭炎炎不识儿。儿饥不敢取,儿苦长自啼。
父母生儿忍不字,弃儿父母生何为。
都场正月尽未见梅思雪中石门之游作 其二
谢客穷幽处,仙宫隐薜萝。二峰峨魏阙,双瀑泻天河。
犺獚应难致,猿猴却患多。雪中山更好,淹岁定如何。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 360篇诗文
又和元可二篇 其二
痁疾中元式示诗走笔次韵
袁山春望
春霖未霁澍雨大作
桔槔
燕太子
张端明挽诗 其二
丘陵歌
欣木亭诗
谢王尉见赠龙溪集
乡思
芍药
观天德图像二首 其一
春江小雨
读萧铣传
和许簿牡丹二首 其一
元夕忆世母
李斯 其二
衰柳
晚渡东坡 其一
夜闻桂香
传闻北虏请和
艮止亭晚意
故使制置阁学萧公挽章 其一
还返释言 其四
子规恨
闻前月时事君举象先皆与南宫之选是日读易诗春秋作四首 其四
九禽言 其五
刈兰
跋分定录
送郑景望赴国子丞诗二首 其一
石榴花
比年士风锐进求荐章者殆如辨狱挤排诋讦无所不至客有劝予干当路者 ...
送张漕还停舟樊港访退谷
香棠
青田同七五兄作四首 其四
江梦孙二首 其一
丁香花
渔父二首 其二
和贾簿雪
胜亭雪望
代者介至
止斋和七五兄次渊明止酒诗韵
登怡亭故址
还返释言 其九
归计二首 其二
读近时乐府 其一
江村闻笛
适薄歌
还返释言 其六
孙元可赋张公石室诗句语险怪辞峰
寒溪寺拈香时国丧罢宴锡已三岁二首 其一
读皇极经世书
别元可元亨
县有父子讼者走以鲁人之法听之喜其改悔而作
观天德图像二首 其二
山舍三首 其一
书江表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