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唐代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鸥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薛昭蕴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鉴赏

  薛昭蕴不是画家,但他的这首《浣溪沙》却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
  词的上片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苍凉、寂寞。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盛装的佳人。这三句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鸥花的芳香。但这些并没有使画面热闹起来。秋风、秋雨、红蓼、鸥迹、孤独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第三句“整鬟飘袖鸥风香”还给读者留下了这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卫悦己者容”的意思。
  过片“不语含嚬深浦里”承上启下。“不语含嚬”的人就是上片“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么“不语含嚬”,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这里并没有有些注家所讲的要“放船自适”、“临流往返”的意思。“煞”是表示极甚之辞,不过“愁煞”在这里是“为难了”、“难坏了”的意思,愁的分量是很轻很轻的。词的最后一句,拓开一层讲:“燕归帆尽水茫茫。”说在佳人默望中,燕子归去了,江上的征帆过尽了,剩下的只有茫茫江水。至此,方点明了怀人的主题,暗示了佳人的痴情和痛苦,也解开了上文一个又一个的悬念,结束了全词。最后一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这样以一个饶有余味的画面结尾,既合水乡秋景,又关人物心情,景情俱佳。

诗人薛昭蕴的古诗

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唐代 薛昭蕴

秋到长门秋草黄。画梁双燕去,出宫墙。玉箫无双理霓裳。金蝉坠,鸾镜掩休妆。
忆昔在昭阳。舞衣红绶带,绣鸳鸯。至今犹惹御炉香。魂梦断,愁听漏更长。

浣溪沙·倾国倾城恨有馀

唐代 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
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唐代 薛昭蕴

握手河桥柳似金;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轻清琴。
意满便同春水满,情深还似酒杯深,楚烟湘月两沈沈。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唐代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鸥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醉公子(一名四换头)

唐代 薛昭蕴

慢绾青丝发,光砑吴绫袜。床上小熏笼,韶州新袜红¤
叵耐无端处,捻得从头污。恼得眼慵开,问人闲事来。

喜迁莺·清明节

唐代 薛昭蕴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

唐代 薛昭蕴

粉上依稀有泪痕,郡庭花落欲黄昏,远情深恨花谁论?
记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门外卓金轮,日斜人散暗销魂。

谒金门·春满院

唐代 薛昭蕴

春满院,叠损罗衣金线。睡觉水精帘未卷,檐前睡语燕。
斜掩金铺一扇,满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肠欲断,忍j教频梦见!(教 一作:交)
薛昭蕴

薛昭蕴

  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王衍时,官至侍郎。擅诗词,才华出众。《北梦琐言》:薛澄州昭蕴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 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