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正月七日翰林诸寮于敝寓山池为瀛洲之会阄韵得七言近体二章 其二

正月七日翰林诸寮于敝寓山池为瀛洲之会阄韵得七言近体二章 其二

宋代 安道

客邸长安水竹居,能堪八座拥朝裾。幔亭正启神仙宴,花径初停长者车。

幽洞驻云迷紫翠,碧池消雪漾清虚。莫嫌菲薄无供给,留取新题石上书。

诗人安道的古诗

摸鱼儿(灯花)

宋代 安道

又何须、向明还灭,寒花点缀孤灭。玉龙度海吹鱼浪,烟淡宝钗横鬓。斜又整。是虫滴骊珠、两两相交颈。夜长人静。凭玉果低抛,金钱暗卜,此意有谁领。
欢娱事,料想凭伊先应。帕绡新泪猗犹凝。银篦未忍轻挑下,只恐暗风吹烬。重记省。怕莫是、明朝有个青鸾信。怎知无定。算只解窥人,人孤灭只,成瘦又成病。

寄怀蔡披金秀才仿白乐天体作六句律

宋代 安道

萤窗寂寞留残简,蠹迹纵横侮旧芸。岛上更无台避债,人间剩有冢埋文。

此生已坐儒冠误,合买青山卧白云。

晨晦

宋代 安道

终朝无所见,茫茫烟雾侵。
白日不相照,何况他人心。
枯梅依古壁,寒鸟度高岑。
静坐孤窗中,幽响成哀吟。
春水一已平,杨柳一已深。
故物无遗迹,萧条风入林。

清平乐 其十三

宋代 安道

灯飘路转。散了花间宴。蜀锦新袍赐春殿。犹是个侬针线。

行行醉眼如迷。重寻阆苑幽栖。今夜素娥来下,无须取月云梯。

过沙井

宋代 安道

沙沈石马废城秋,剑钺寒生古戍楼。平日只疑无蜀道,此行何处塞荆州?

山连海塞从西断,水界龙荒尽北流。一曲商歌才夜半,朔风吹雪望牛头。

燕山亭 和道君北行见杏花作,同倬盦。原韵

宋代 安道

愁眼惊春,荒驿倦程,去国心情偏注。花怨骑尘,路入寒沙,颜色解迎村女。

事逐归鸿,断魂里清明微雨。思苦。看塞谷迢遥,野烟催暮。

宫树凝望云栖,忆红绚,晴霞上林人语。泥朵溷英,趁马

洞仙歌(寿刘帅)

宋代 安道

春逢花好,一笑长相见。令似当年徊仙苑。况歌翻桃叶,香绕莱衣,须信道,人与千秋共远。
不妨留绛节,看即沙堤,玉笋班高侍金辇。问人间、缘底事,犹欠河清,须妙手、鸿钧一传。待整顿乾坤、却归来,唤舞鹤翔云,洞天游伴。

君子于役

宋代 安道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隐耕秋色为陈孟言赋

宋代 安道

香稻收花穗已齐,幽栖浑似瀼东西。
万竿修竹千丛菊,十角黄牛五母鸡。
妇起炊麋朝出馌,客来留榻夜分题。
橙黄蟹紫新醅熟,日日何妨醉似泥。

禅人请赞

宋代 安道

大不可忽,细不可欺。
丘岳之崇,起於欺厘。
善恶之积,发乎隐微。
洞彻根源,迥绝机宜。
可以拈一尘融十虚以无遗。

閒居杂兴 其二

宋代 安道

水光山色共清妍,自乐乾坤静里天。用竹引泉通后圃,因花开径阅前川。

夜长明月从亏缺,岁稔浮云任变迁。瓮里浊醪常不匮,杖头何用阿宣钱。

过梧州

宋代 安道

城空花漫烂,楼向雨萧条。
毒草在生瘴,蛮江晚上潮。
鱼肥堪把钓,凤去不闻韵。
万里双持节,恩波赖圣朝。

过彰化东郭废公园感赋八首 其六

宋代 安道

无复看花载酒踪,三五倭人逐野蜂。凉露不知春色尽,露珠犹洒旧枞榕。

赐川扇在西苑作 其二

宋代 安道

锦江鸾扇郁金香,黄帕擎来近御床。窃禄南宫无补报,年年颁赐沐恩光。

割麦行

宋代 安道

迤南割麦收逮齐,迤北割麦今姑兮,
合家竟日咸毕力,尚有余粮连亩栖。
腰镰手銍躯偻走,惫矣精神各抖擞,
十年—遇可辞劳,遗秉滞穗由他取。
前驱警跸无烦词,赤子宁避其父过,
为之望哉为之喜,范云萧缅安藉他。
别有老农茆屋叹,不烦重问情自见,
幸兹割麦逢饱秋,持鬻却苦价太贱!

偈颂四十二首 其三十

宋代 安道

智慧弓,坚固箭,射破虚空成两片。海门斜去两三行,惊起暮天沙上雁。

牛头没,马头回,铁壁银山一拶开。上苑玉池方解冻,湖光潋滟映崔嵬。

却笑普通年远事,不从葱岭带将来。

颂古三十一首 其四

宋代 安道

祖师不会禅,夫子不识字。棒打石人头,嚗嚗论实事。

读吊古战场文四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万骑连营催暮笳,思归军士死为家。沙场万里埋枯骨,哭奠徒劳天一涯。

法王禅林早起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不是禅栖水月邻,齑盐岁月反安贫。老僧休说斋粮少,我佛原为乞食人。

金缕曲 同友人雨花台访张南村不值,路过报恩寺看菊

宋代 安道

相约城南步。望苍茫、雨花台畔,迷烟锁雾。行到山前刚数里,绕遍水村渔浦。

问昔日、诗翁何处?茅舍竹篱知在否,怕西风、吹如青冥去。

人不见,眼空注。

凭高远眺天涯路。最关情、离鸿声彻,白云红树。铁瓮城边沙滚滚,隐约龙蟠虎踞。

更塔影、横空倒竖。且向招提寻往迹,渡危桥、手挽疏藤缕。

黄菊好,暂延伫。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