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蹇从叔制干

寿蹇从叔制干

宋代 阳枋

黄钟大吕播年华,簪盍城南捧九霞。
共说贤寮心似镜,何妨幕府事如麻。
纷纷吏坌空迷目,蹇蹇王臣岂计家。
共约岁寒松竹友,好携周傍梅花陪。

诗人阳枋的古诗

下沱张西叔牡丹号奇品以诗寄花因用韵谢

宋代 阳枋

天香吹落五云来,满眼浮花只浪开。
国色不关朝得酒,妆台漫饮紫金杯。

送谢方伯赴试

宋代 阳枋

春桑催蚕日迟迟,春蚕食叶开文闱。
桃源虽好食可住,高人梦故山薇。
金鸡啁啪唤出日,轻舟短棹风吹衣。
莫问虹梁春燕入,莫吟西堂春草萋。
水光山色二千里,助君笔底龙蛇飞。
丹成九转天上去,五云胶轕黄金扉。
回首故乡烟霭暮,城郭如故人民非。
年来世事转头改,食见华表丁令威。
送君南浦祝此语,伫立江干背夕晖。

谢惠小鲜

宋代 阳枋

得鱼怅望白云远,怜我盘鲜久乏烹。
恰喜新橙具双美,金虀催趁玉丝羹。

谒夔门桂帅

宋代 阳枋

阃歌整暇化清夷,笑把宗师正印提。
绣腑文章开胜馥,锦桃李烂成蹊流。
旌摇蜀水春浮峡,柝静蛮天月满溪。
衣衮归欤近宸极,殊勋嘉欢殿头西。

池口下小港元遇大风

宋代 阳枋

诗翁下语写心声,说破云涛阻客行。
得意快吟三两句,放怀休数八千程。
时因极冻方回暖,水若无风还自平。
一点阳和消息好,江边柳眼又眠惊。

挽乐应乃堂

宋代 阳枋

高堂忆昨燕春风,双老怡愉生桂棹东。
蓝衲归时饶榜绿,橘香怀处少萱红,
悲缠忍舟中藏壑,德感还知月在空。

和前人韵赋昌溪洞口

宋代 阳枋

洞口天容黯,灵宫暂洁斋。
中宵轻霡霂,向晚卷云霾。
岩削苍璆璧,峰攒碧玉钗。
水花纷迸峡,石乳溜垂岩。
喷浪迟归舫,穿涛急去{上竹下泊换卑}。
布飞千丈直,屏立半空排。
木任岩藤束,花从涧草埋。
高猿枝袅袅,幽鸟韵喈喈。
亭午烟光冷,深春风色飁。
便疑与世隔,直与洞仙偕。
意得诗偏好,情间乐可涯。
寄言轩冕客,名利莫装怀。

徐毅斋为东翔侄改字为存子

宋代 阳枋

心酬万事好深惟,来不须迎去莫随。
天理面前还他细,梦醒休似梦酣时。

云山避地

宋代 阳枋

依山茅屋两三间,与世相遗尽日间。
背拥蓝屏半天碧,面对参差横架山。
径草蒙头云覆屋,泉甘土肥似盘谷。
剑峰林密杳无边,绵峡潭深幽莫烛。
有鲜可吃食可茹,康乐和平长自饫。
有时拂石弄泉声,有时策仗登山去。
山中日沈山月出,岩暝林晦总佳适。
平石如台倚山隈,淮拟茅间读叫易。
尚论古人得我心,商传周姜汉子陵。
好共栽桃艳长春,却恐渔父来相寻。

寿刘节判

宋代 阳枋

昨夜天香两袖中,转头人日又桑蓬。
云龙风虎千年遇,圣主坚臣此际同。
翠竹西来方嫩绿,夭桃栽后未繁红。
人间正喜洪钧转,莫问天台有路通。

和知宗喜雨

宋代 阳枋

江海人推百谷王,可无膏泽惠炎方。
五龙行水苏将槁,万顷秧田喜浸昌。
不用饮冰被祛内,急须沽酒做新凉。
却愁好雨催诗句,愧乏良材取次装。

贽袁茶使

宋代 阳枋

天隅把袖立春风,井络民情许上通。
暖到夜郎民静里,寒消白帝抚摩中。
摘山岂必溪芽尽,市骏何须冀种空。
月渚扁舟书好读,琅琅声与大江东。

谒赵漕 其三

宋代 阳枋

文公桃李笋班中,问学心旌日夜东。时序催人烟水远,临流愿借一帆风。

赴大宁司理贽俞帅

宋代 阳枋

见说三关息虎貔,风高白产卷旌旗。
擎天磔柱瞿唐险,保蜀夫模阵石奇。
誓出离山禽仲达,肯屯汉口学姜维。
枕戈心事闻鸡起,未必间眠听竹枝。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

宋代 阳枋

秋深客棹倚吴头,喜见江乡素月浮。
水墨画成洲渚远,神仙宅尽水云幽。
心间最与趣相会,句拙怜景莫收好。
多少楼台罗绮席,未知真是赏中秋。

和全父弟巫山峰韵

宋代 阳枋

巫峰十二最高头,岚色烟光翠欲流。
举首半空不可到,依稀绛阙与琼楼。

谒九江周元公祠嗣性善度先生韵

宋代 阳枋

圣贤随遇即成都,仰止宗师谒故居。
面揖光风江渚还,心涵霁月海天舒。
图由自得前无画,道未守亡今有书。
共立斜阳归去晚,当年与点意何如。

桑落洲望见庐山立雪一峰和全父弟韵

宋代 阳枋

新晴破雨浪犹激,暂卸蒲帆泊短湾。
桑落洲前凝睇远,尖天白雪是庐山。

寿邓提干母 其二

宋代 阳枋

尝桃不祇似东方,三度浓熏竹院香。眼底儿孙青琐客,镜中颜色碧琳房。

山屏绣出方壶稳,峡线拖馀翠水长。醉问群仙休拍手,谁人翻得九霞觞。

舟过碛江同存子侄论易

宋代 阳枋

行行晚到碛江天,间把乾坤仔细论。
流水不知何处去,渔樵一饱两忘言。
阳枋

阳枋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 13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