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绍庆王守谨礼

寿绍庆王守谨礼

宋代 阳枋

燕寝凝香事自无,祝釐何用饮酴酥。
袴歌雪外暖传曲,社酒人间春满壶。
客到竞夸逢子晋,我来甚喜见夷吾。
摩围山下间摩诘,他日添归九老图。

诗人阳枋的古诗

用昌黎赋秋雁韵劝蹇从叔出峡与乃兄相依

宋代 阳枋

楚天空阔雁南飞,整整秋来春又归。
肠断孤鸿秋失依,重云片影俦侣稀。
野老吟情吒兴微,樊笼休羡稻粱肥。
岷峨回首寸心违,华亭清唳昔人非。
湖北湖南秋水多,洲渚星稀无纲罗,
平沙雪浇声相和。挽仰尘世应无他。
君於此处意如何。

社日过洞庭

宋代 阳枋

社风吹雨楚江晴,舟叶轻飞过洞庭。
万里湖天天外水,君山一点望中青。

谒九江赵守

宋代 阳枋

浮舟湓浦春,民谣举欣欣。
问民宁底乐,州有贤使君。
帝胄擢清班,江国烦殷勤。
仪型金玉相,肝肠锦绣纹。
周南蔼忠厚,大雅旧不群。
固本屹磐石,理兵无丝棼。
城坚万里长,气壮三边军。
短吟亟搜枯,弄斧当郢斤。
聊此窥一斑,所见谐所闻。
愿公慨神州,边腹久中分。
五岳判地气,三光离天文。
倒竭五湖婆,一洗九陵氛。
钟彝勒伟晔,汗史照芳芬。
此烈丈夫耳,循常脂足云。

寿绍庆王守谨礼

宋代 阳枋

燕寝凝香事自无,祝釐何用饮酴酥。
袴歌雪外暖传曲,社酒人间春满壶。
客到竞夸逢子晋,我来甚喜见夷吾。
摩围山下间摩诘,他日添归九老图。

送文大监赴召

宋代 阳枋

云门大卷声铿锵,不比寒谷号蛩螀长笑归来书满床,
着眼不用垂簪裳。夤缘仕版亦逢场,
一鼎热处元清凉。年来道心包乾刚,
鉴净水止无迎将。付物大公齐混茫,
玲珑窗牖开八荒。霁月海东悬秋霜,
照破蒙昧横津梁。不才曹资如点狂,
柱倚宝瑟心陶唐。冰轮玉井情徜徉,
祥云丽日希余光。布帛菽粟味尤长,
寻绎此乐徒激昂。颀美人天西方去,
许我立雪来其旁。欲坐春风吸余芳,
听说夜话摅中肠。又闻催归侍玉皇,
挈堤北斗斟天浆。净洗世表尘昏黄,
席此广宇归康庄。起舞掉头帆飞扬,
誓鸣急桨随乌樯,参同希传魏伯阳。

艘人误同行钱文作诗解之

宋代 阳枋

胯下当年甚可羞,身藏宝剑岂无谋。
暂时俯首依人去,赢取堂堂万户侯。

和存子侄长吟邓都韵

宋代 阳枋

江肥石没浪壮激,水瘦石露滩无声。
丛深鹿来平都重,林槁鹿去平都轻。
消息盛衰有如此,是理见处须分明。
孟叟晚年尽心作,孔圣垂老春秋成。
当知青气命於志,不同万物殊枯荣。
好向先生间心极,万里浮舟人帝城。

文昌灯牌

宋代 阳枋

牡丹枝上先春蕊,翠可坛边未雨虹。
知有文章光万丈,钟成佳气满黔中。

见欧制干 其一

宋代 阳枋

殿西歌彻采薇声,记室烦君为一行。窦幕有班燕刻重,裴寮得愈蔡功成。

文书昼静旌旗捲,筹画宵閒鼓角清。今日元戎前长史,步趋脚迹好门生。

寿绍庆金守

宋代 阳枋

神光高射斗牛墟,知是龙泉瑞气舒。
彩映北堂龙后桧,辉连东馆月中书。
江流现水描来似,峡束棠溪画得如。
为报鲸鲵休陆走,剑芒无是发硎初。

寿韩司理

宋代 阳枋

不因春酒驻红颜,都是心清事弗关。
草为囹空随意绿,花缘客少笑人间。
幽情倚暂随水流,爽气拄颐常看山。
共指武陵务涧地,桃花深处屋三间。

巫山十二峰

宋代 阳枋

真灵间气巧蟠融,天下应无似此峰。
笑杀襄王凡俗骨,妄生狂梦想仙踪。

秤锤峡

宋代 阳枋

秤锤盘巨石,藏重亦藏轻,
待出持衡手,一匡天下平。

和赵使君喜雨

宋代 阳枋

举头日日云如血,遍走群祠腰漫折。
恻隐存君群念间,造物於人岂终绝。
天眼豁随公道开,宵人谥此何有哉。
烦歊陡逐苛条去,甘泽端德意来。
公心与天同群宇,那是经生分别处。
佳句催成头上云,仁言散作空中雨。
开轩对雨卜香秔,铃阁无风还自凉。
新诗写出天人际,赓歌细与问苍苍。

下沱张西叔牡丹号奇品以诗寄花因用韵谢

宋代 阳枋

天香吹落五云来,满眼浮花只浪开。
国色不关朝得酒,妆台漫饮紫金杯。

挽郑广安

宋代 阳枋

壮节从于卯,奇功岁转新。
有片皆鼓勇,无战不鏖尘。
棠国香凝月,榆阔梦熟春。
吁嗟河北地,今日尚终臣。

中秋黄池舟中独酌五首

宋代 阳枋

秋深客棹倚吴头,喜见江乡素月浮。
水墨画成洲渚远,神仙宅尽水云幽。
心间最与趣相会,句拙怜景莫收好。
多少楼台罗绮席,未知真是赏中秋。

咏丝桐

宋代 阳枋

地阔天宽人一般,琴心会得语言难。
高山流水知音少,月白风清时自弹。

乙丑除夕衍少陵韵成七言寄示任儿於珍南

宋代 阳枋

边隅守岁莫思家,有酒盈樽即颂花。
爱尔和鸣同野鹤,起予返哺学林鸦。
生香不断炉烟袅,绛蜡长明跋量斜。
时序推迁休问当,何思何虎乐无涯。

挽故人 其二

宋代 阳枋

卓世轻财易,悬知种德难。有贫皆粟帛,无骼不衾棺。

红树悲春早,孤松忍岁寒。轻飔生宰木,多少鼻成酸。

阳枋

阳枋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 13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