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翰
端坐槐阴日欲斜,昼长多睡更思茶。山头雨过堆青翠,天际风轻散暮霞。
割尽黄云人刈麦,削开苍玉客分瓜。赓酬共拟陶情思,谁得佳章笔有华。
喜雨二首 其二
鸣鸠拖雨过中条,清意令人酒半消。香霭画帘凝不动,烟沉绿树聚还飘。
大田多稼望中变,八月沧江枕上潮。耕凿虽勤皆帝力,升平今见到渔樵。
和陈克斋清明登瑶台有感 其三
露洗空山白玉台,当年金母御风来。涧边瑶草香难歇,洞里碧桃花自开。
雨后苔痕侵旧字,座间山影蘸新醅。去家游子愁千种,白纻轻衫谁与裁。
柏塔寺 其七 中条山
首尾相蟠千里来,中分关陜势崔嵬。凿开地脉黄流出,劈破云根翠壁开。
古雪埋峰明剑戟,苍烟锁树失楼台。金陵自古多佳丽,诗到钟山不易裁。
临池清兴为张敬惟作二首 其二
梁园杂沓市尘红,中有幽人趣不同。门掩绿苔行白鹤,窗开苍雪落青松。
晴泥汨汨蟠蚯蚓,春水深深见活东。好似高情陶靖节,求工元不在丝桐。
食苜蓿
东皋雨过土膏润,采撷登厨露未晞。生处碧条侪苋藋,糁露白粲埒珠玑。
阑干敢效诗人讽,顑颔多惭战马肥。还胜红蓝遍中国,冶容争不济年饥。
寿王教谕
杨柳初青莺语娇,祝君五福若春涛。亭前众子皆兰玉,席下诸生列俊髦。
九万鹏程天地阔,八千椿算海山高。花开满眼春无际,尽放诗豪与酒豪。
雪夜杂诗 其五
诗翁老去不禁寒,日在柴门已返关。清晓家僮呼我起,墙头惊失夜来山。
过东吴岭
东峰西峰相对起,南人北人来经过。潭光清心漾天影,松声聒耳鸣云和。
马蹄凌兢陟石磴,猿臂联引垂岩阿。举头西望见姑射,烟林远绕青嵯峨。
送孙克让赴京
梁王台下分携处,疋马行吟日暮时。囊橐半藏青李帖,简日重补白华诗。
金壶赐酒浮香蚁,彩笔生花点玉螭。想到京华未残臈,好音莫遣寄来迟。
寄蔡司令 其一
十年海上旧郎官,白发相期岁欲阑。处处风尘犹在目,归来何日共纶竿。
春暮约鲁客游雁湖
桂树淮南隐,缄书喜见招。几年悲落魄,今日任逍遥。
擢秀名空在,搴芳趣转饶。也知簪组累,不似学渔樵。
送李可宗归汴
中原烽火二十年,避地今成雪满颠。无柰忆乡愁似海,不禁哭子泪如泉。
入门惆怅看松菊,隔水依稀认墓田。此夜中条山馆里,归心应不负啼鹃。
送陈词训回京
几年踪迹困名场,一第栖迟又可伤。旅眼惯看秦树碧,征衣尚染洛尘黄。
燕城北望云山断,京国南归道路长。我欲留君同是客,骊驹初唱劝离觞。
春女行
谒三皇庙
混沌凿来天地分,蚩蚩鹿豕尚同群。龟图已阐先天画,鸟迹初呈上古文。
肇创礼仪犹罔象,未开风气自氤氲。谁还太古熙熙俗,卉服洼樽读典坟。
过化剑津有感
宝剑沈沙世已倾,千年波浪未能平。空馀故垒邻沧岛,那复雄兵出郡城。
淮上何人祠许远,海中无客葬田横。夜深有气干牛斗,洒泪空含万古情。
虞城送别
寒云漠漠树苍苍,瘦马频驱古坂长。版籍初归周德化,山川终属晋封疆。
地连虢国风烟合,路入閒田草木荒。送客重嗟兴废事,清笳吹恨满离肠。
读汝南遗事三首 其一
城南惊见宋人旗,寄重承麟事已迟。愧似二陵从北狩,非干鞍马倦驱驰。
题瞿德皋奉亲读书处
日向华堂奉起居,夜归芸阁坐观书。养亲愿祝千龄寿,稽古须通万卷馀。
汗简青青裁楚竹,厨羹白白馔江鱼。它时会作龙头客,忠孝传家定不虚。
赠唐祖二子
王翰
王翰(公元687年~726年),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王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 433篇诗文
柏塔寺 其三 巫咸顶
题败荷
送黄先生裳归嵩县
题山居幽趣图
客中清明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筵字
无题五首 其二
孤山道中二首 其二
雨中望条山
读冯瀛王长乐叙
村居感事三首 其一
怀云卧轩上人
读欧文
瑶台顶 其八 禹城
无题五首 其一
送江源南还
古诗五首 其四
送锁子坚北上
寄别刘子中
舟中望庐山
奉教题龙江送别图
送柳思之武陟令
红梨花
与和仲古心饮酒分韵得诗字
古诗五首 其一
南行赴合浦别临颍知县朱士容
郁林州道中
中秋和赵孟弘二首 其一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游西城冯叟花园二首 其二
得南信四首 其一
墨桃华
洪武戊寅予去官平陆有律诗二章曾录示宋广文至洪武辛巳告放归田里 ...
江上醉归
古诗五首 其三
挂鼓石
送通许张知县考满
和陈克斋清明登瑶台有感 其一
望中条山怀道卿王先生
铸镜行
读元人诗选选中虞诗居多
题潮州鸢飞鱼跃亭
读韩信传
无题五首 其五
留别古心淳上人
题画小景
孤山道中二首 其一
题上清张真人画阴厓长啸图
再用夏日即事韵答丁志善
重阳后寄林君佐
村居感事三首 其二
云林书舍为黄金华题
班管清响异常予甚爱之昨失于道以其相从最久为吾乐多矣不能忘情作 ...
中留道中
上刘道益知县
雪夜杂诗 其三
和刘菊庄先生韵 其一
奉教题夷山晚望图
读汝南遗事三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