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贽雨村施权宰

贽雨村施权宰

宋代 杨公远

旌旆来时桂未华,如今烟柳又藏鸦。
一尘不著千家月,万象无私满县花。
草茂圜扉春寂静,吏閒庭院燕諠哗。
剩膺当路飞腾剡,玉笋催班已有涯。

诗人杨公远的古诗

四用韵 其六

宋代 杨公远

活计人知否,无声诗句间。高低烟树古,来往钓舟閒。

练挂千寻瀑,屏围几座山。天涯无限景,只仗笔追还。

次姚舍人二首

宋代 杨公远

披起绵衣换葛裘,不禁时序去悠悠。
吴江枫老萧萧下,紫塞鸿归点点秋。
几幅蛮笺诗状景,一声羌笛客凭棂。
羁怀正此无聊奈,细雨檐花分外愁。

次韵别黄山中

宋代 杨公远

相逢只在万山阿,每愧才疎藉琢磨。
昨日忽来明日去,会时常少别时多。
茶聊当酒匆匆话,诗为言怀细细哦。
折得梅花须寄我,不然携杖早相过。

昨携拙稿呈康使君郢正以诗促之

宋代 杨公远

昨携拙稿乞挥斤,安敢颙颙觊赏音。明月清风聊寓意,孤峰绝岸颇留心。

驽逢伯乐方增重,剑遇张华免陆沈。肯把灵丹攻鄙俗,珍藏何啻万黄金。

次韵郑山长九日

宋代 杨公远

诗逢佳节应酬忙,三斗何妨效汝阳。
帽任欹斜双鬓白,菊无今古数枝黄。
龙山景物自消长,焚里琴书今在亡。
往事莫谈添感慨,醒时也作次公狂。

春夜雪再用韵 其六

宋代 杨公远

琼林玉树竞奢华,老眼光摇眩有花。莫是幻成银色界,楼台胜处梵王家。

次省斋韵觅友梅萦笑集不蒙见惠再借韵

宋代 杨公远

巨编藏古锦,风雅续遗音。
雷电欲下取,辟易不敢侵。
真趣谁领会,一如陶潜琴。
所言正而大,讵比郑声淫。
疑有造化炉,炼铁成黄金。
个是绝世宝,何必问西琛。
有时吟竹外,竹影弄清阴。
有时歌梅边,梅香散水沈。
所以形之句,毋乃得之心。
俗子敢再请,幸尔勿沈吟。

重阳已过半月菊花方开 其一

宋代 杨公远

过了重阳半月馀,菊花方见放东篱。香清不减登山日,色好偏过泛酒时。

餐落英真成浪语,存荒径岂是虚辞。生来宁耐风霜挫,晚节腾芳满世知。

许侯赠诗借韵谢 其二

宋代 杨公远

政彻宸旒久有声,何消入梦更图形。行看大展经纶手,整顿乾坤万国宁。

寄东麓赵赞府 其一

宋代 杨公远

佐邑■阳绰有声,文章政事冠群英。南墙松想乘閒咏,北海樽闻已戒倾。

横笛倚楼襟度逸,携琴带鹤宦情轻。结知当路交飞剡,行看除书下玉京。

次金东园渔家杂咏 其五

宋代 杨公远

爱玄真子吟佳句,笑老姜公用直钩。一片水乡供活计,四时风月在扁舟。

次友梅编校独卧床

宋代 杨公远

梅花纸帐伴书窗,毡褥平铺小小床。
趺膝横琴平自适,曲肱当枕乐偏长。
诗魂直透冰霜国,衾锦那沾粉腻香。
丈五日高眠正熟,不知前古又三皇。

诗匠

宋代 杨公远

吴刚运斧惟修月,轮扁挥斤妙斲轮。好句何须劳斧凿,无痕无迹自天真。

黄山中用省斋韵见寄次韵谢二首

宋代 杨公远

幽窗兀兀坐愁中,忽拜山中小篆红。
心事尽从诗里见,交情全在帖间通。
从容笑语知何日,老草赓酬寄便风。
多谢绨袍情尤恋,个般襟度有谁同。

九日同王月溪访紫阳有诗次韵

宋代 杨公远

西风凄紧未成霜,拄杖横拖访紫阳。
绕郭溪山千古胜,泛杯萸菊一时香。
鬓边有雪身还健,笔底无尘句不狂。
佳节直须拚酩酊,浑如仙在白云乡。

次赵都使心田寿哉韵

宋代 杨公远

非园非圃亦非坰,寸地无多好力耕。
岂藉锄犁开旷荡,但除尘垢自和平。
云收月挂天长净,水止风恬浪不生。
寿域预营真得所,王家趼室可齐名。

次余静庵晚望欲雪

宋代 杨公远

凝眸天欲莫,乌鹊认巢归。
万竅号风急,千林脱叶稀。
云顽垂地暝,屋冷带烟霏。
默想滕郎意,商量剪水飞。

饯康侯二首

宋代 杨公远

古歙何多幸,民叨抚育恩。
清声冠今古,浩气满乾坤。
夜月一船载,秋风三迳存。
莫能攀去辙,恋恋劝金樽。

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诗四联演成八韵句工而韵险似难继和愧 ...

宋代 杨公远

池水倒窥疏影动,任渠羌管吹三弄。碧波清浅净无痕,老干槎牙坚耐冻。

花放羞同桃李场,香来偏恼诗人梦。当年曾醉老师雄,翠羽双双疑作凤。

次敏斋陈先生月艇

宋代 杨公远

小池新舣野航轻,分得江湖一段情。
最是好天良月夜,婵娟冷浸入窗明。
杨公远

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19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