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谒夷齐祠 其二

谒夷齐祠 其二

明代 杨爵

晨朝停马拜荒祠,想见当年叩谏时。却笑史迁传谬罔,武王安肯遽兵之。

诗人杨爵的古诗

和题扇上渔翁图二首 其一

明代 杨爵

满江秋月照艖明,水国云乡老此生。常虑中宵风雨变,孤舟时向岸头横。

再进酒歌

明代 杨爵

再进酒,再进酒,幸我磁樽酒还有。昨日一醉忆蓬莱,而今要与谪仙偶。

宿酲犹在枯肠停,更下一瓯烟光吼。坐忘天边岁月长,但觉胸中龙蛇走。

酒递圜墙恨少来,涓滴此间敌数斗。人生百年能几何,莫将头上巾空负。

再进酒,再进酒,听将心事为君剖。洪钧赋此男儿身,谁能甘与草木朽。

三斗竹叶始朝天,一车曲糵涎出口。古来饮者多圣贤,吾舍斯人与谁友。

莫怪沉酣在忧虑,盛时不乐将皓首。君不见长索难系落日飞,童颜倏忽成老叟。

宇宙浩荡总无涯,世上纷纷何足数。痛饮本为破愁怀,屈指反成中心怮。

钱君要做羲皇人,赵君能文且﨣﨣。黼黻折冲间世材,此日谁惜缧绁久。

再进酒,再进酒。孟轲脱身轻万钟,孔圣亦类丧家狗。

无穷世事休闲思,但虑酒干谁复取。醉倒玉山随地眠,何必说桎梏,在足更在手。

七歌 其七

明代 杨爵

有甥生年为我劳,往时见我便长号。汝母今年将半百,骨肉属我父母毛。

兄弟往来无了日,令我忧中思尔曹。呜呼七歌兮心未已,收我残骸归故里。

葵花二首 其二

明代 杨爵

谁把葵栽幽厕中,祗凭新雨秀新丛。出门欲赏怜多病,为问今开几个红。

怀绪山 其二

明代 杨爵

不见绪山子,年光忽四周。随风秋夜梦,直到越江头。

与男诗

明代 杨爵

知子读亲诗,难禁双泪垂。君臣与父子,忠孝两得之。

和紫阳先生韵八首 其三

明代 杨爵

思量宜是犴中人,感动君王恐未真。十载每怀当世事,一躯何惜老来身。

恩深愿作沟渠骨,罪重难为草莽臣。此日存心都莫道,好将余喘听明神。

题碧泉用杜工部韵

明代 杨爵

乐饥襟度忆当年,独玩松溪此潏然。共羡真源同石髓,谁怜清味远琼筵。

悬崖不惮千寻险,放海还凭一脉绵。莫道泠泠无与伴,主人日坐碧泉边。

闻孤松谢世继韵悼之 其一

明代 杨爵

楚江渔父惜回风,千古同归一梦中。岁月不堪人事变,洒吾双泪痛孤松。

秋日十咏 其六

明代 杨爵

忽惊塞雁报清秋,困里帛书肯寄不。云外长风吹六翮,一飞千里到西周。

书白楼诗卷

明代 杨爵

将军之居近白楼,将军之才冠帝州。胸中自有兵百万,曾出将府舒国忧。

而今久作圜中客,可怜魏尚同幽囚。一到囹圄八九月,手执周易诵不辍。

将军本是儒者流,于此可以观志节。云鸟往时成八阵,韦编此地慕三绝。

每向忧中寻乐处,鲁史周文日讲说。谈文论武拟虚舟,我识将军豪兴优。

身虽凝坐一室间,心在羲皇境上游。嗟子真机久未开,狂惑速祸自天来。

还幸此日成良晤,彷佛乐趣散愁怀。世上纷纷苦幽滞,困亨谁解昔人意。

几时各得归山林,毋忘尔我自相遇。

哭姜郎中 其一

明代 杨爵

一世光阴半世终,宜将运数委苍穹。吾心犹有难堪处,老泪哭君是狱中。

送甥张禹卿

明代 杨爵

数载天涯客舍穷,忧心为我日忡忡。泪添滹易流千丈,思断乡关几万重。

莫道艰途奔未了,须知多难德堪崇。惓惓望尔立身蚤,在此叮咛八句中。

春日十二首 其四

明代 杨爵

阳和到处总无垠,老干苍柯向月新。莫到幽囚空岁月,东风还有去年心。

宽心歌

明代 杨爵

此间莫怪会宽心,好向先民乐处寻。寻得一分消百虑,男儿何处不宽心。

此间莫怪会宽心,静眼能观古与今。成雨成云他自有,男儿何处不宽心。

此间莫怪会宽心,善到居安根自深。一点天真含万物,男儿何处不宽心。

此间莫怪会宽心,参透一阳与一阴。要了无穷人世事,男儿何处不宽心。

闻鸮鸣

明代 杨爵

往古来今善可行,人生世上事分明。吉凶由命皆前定,任汝哓哓彻夜鸣。

闲吟 其二

明代 杨爵

天涯岁月自幽囚,老去无须念首丘。未了平生身上债,不图今作汝曹忧。

张公弼

明代 杨爵

抱痛周君意独深,柩前一哭泪淋淋。昊天于此昭明处,照见先生一念心。

谢人赐鹅米

明代 杨爵

还将德惠过圜墙,味带南风满屋香。可奈穷囚深恨处,思君高义不能忘。

夜初

明代 杨爵

半窗月色下长宵,照此无穷客虑遥。最是感凄一段意,北风落木夜萧萧。

杨爵

杨爵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24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