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日十二首 其十二

春日十二首 其十二

明代 杨爵

从此超然脱故吾,天空海阔见洪模。无容类是假男子,有忍方为真丈夫。

诗人杨爵的古诗

次绪山韵三首 其三

明代 杨爵

刬却纷纷俗务牵,襟怀一片自天然。行无非与才成性,磨而不磷方是坚。

霁月想他何气象,光风忘我到衰年。洋洋满目无停息,谁向霄壤识秘传。

赠友人韩双台三首 其三

明代 杨爵

关中高士韩双台,独把功名等草莱。胸次悠然忘物我,聊呼童冠与徘徊。

九月节

明代 杨爵

九天风色夜萧萧,此日君门万里遥。不是谏臣难一死,杀身恐累圣明朝。

鬻妻行

明代 杨爵

何处调饥贫少年,将妻匐匍到街前。但道谁人肯买去,免我身向沟中填。

妇人双泪向夫挥,劝君莫作苦辛为。自从结发成夫妇,共期偕老日相宜。

此日遇不淑,岂肯遽别离。愿割妾身肉,充子一朝饥。

同我良人死沟壑,不忍又缝他人衣。

酸酒歌

明代 杨爵

君家有酒酒颇酸,壶斝不轻设簟莞。昨日偶侍几席侧,一樽将来启大观。

世人往往喜黄流,岂知酸味是仙丹。平生岁月酩酊里,况此犴狴风雪寒。

要向酸中通大道,茹饮略不以为难。自笑狂惑乖至理,满室流作赤血滩。

幸此余生尚未灭,肯把宿昔酸兴阑。安得涤肠酌大斗,免我触眼日常叹。

人饮未能成涓滴,我饮必须瓦缶干。人饮不觉眉头皱,我饮胸中天地宽。

世上酸苦任他入,方能扩尽此心端。酒中酸味真能解,胜将周易日空看。

君不见沧海茫茫总无涯,纳尽人间万顷湍。

看花联句 其五

明代 杨爵

谁云仁远未之思,物迩还怜一两枝。开落随时皆自得,晦明向日更难移。

虽无脂粉容常艳,便出淤泥色不缁。一种天香元自异,姚黄魏紫未为奇。

谒夷齐祠 其二

明代 杨爵

晨朝停马拜荒祠,想见当年叩谏时。却笑史迁传谬罔,武王安肯遽兵之。

雪茶

明代 杨爵

雾后飞来满太空,巧将轻片舞条风。六花烹作六安水,瑞气都留玉盏中。

示侄休四首 其一

明代 杨爵

旅舍空时家又空,秦关燕塞路难通。吾儿莫道饥寒苦,君子原来亦固穷。

看花联句 其一

明代 杨爵

看花忽尔动遐思,忆昔长安得意时。今日看花虽异地,此花亦与人相宜。

随身着处忘升降,信步趫来履险夷。怪得幽中怀抱好,兴同贤哲坐东篱。

人心谁谓不如古,造物从来岂有私。好景纵观皆乐地,从教无日不相随。

百年显晦浑闲事,一笑荣枯便释疑。但愿此心常共赤,何须殊色与争奇。

要知展转艰危里,天欲吾曹慎所之。南北朋簪非易盍,乾坤脚板岂难支。

真机每向花前得,终不逢人一皱眉。莫道看花淹岁月,恩光指日是归期。

酌酒联句

明代 杨爵

天涯今日共幽囚,各为当年天下忧。消息知宜观大易,浮沈总付与清秋。

风雷自是交相助,声气何须更别求。醉里悠然尘世外,相看真是泛虚舟。

恻恻行送王大尹出狱

明代 杨爵

恻恻送君幽系里,天涯回首如千里。此归何以佑斯民,直须德化平如水。

最怜愚昧与饥寒,古今失所皆由此。受托宜思君父恩,同类孰非吾赤子。

君不见蒲鞭一叚好生心,天地万物真同体。

秋日十咏 其八

明代 杨爵

绕塞西风白露天,万山黄叶落翩翩。穿窗日影无私照,一隙常来到卧边。

春日十二首 其四

明代 杨爵

阳和到处总无垠,老干苍柯向月新。莫到幽囚空岁月,东风还有去年心。

送曹知府入关中

明代 杨爵

十年交道叹浮萍,咫尺而今万里情。安我幽圜老岁月,喜君闽越活苍生。

旌麾过处山河秀,剑气冲来牛斗横。暇日要寻千古秘,考亭一脉甚分明。

有所思 其一

明代 杨爵

当年各为主恩深,生者难忘死者心。将此满腔忧世血,变成赤泪堕囚襟。

有报周迹山卒狱中痛而作此

明代 杨爵

天上列星坠,人间草木愁。满腔都是泪,只向暗中流。

送李金阳驿丞

明代 杨爵

故人别后已三年,万里音书一念牵。安得生还吾与汝,美原同醉杏花天。

吊许忠节公

明代 杨爵

泰华巍峨高且秀,难拟许公忠节横宇宙。河海汪洋浩且深,难拟许公忠节在人心。

任人溅我一腔血,惟留忠志照日月。身可断,为两截。

气浑完,其烈烈。吁嗟乎,许公同天地而始终。

和人韵四首 其一

明代 杨爵

能从定里息奔驰,即是天人合一时。往哲藩篱吾剖破,动无方所静无私。

杨爵

杨爵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24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