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爵
纷纷落到静观中,一点浮云散太空。老笔千年心事在,未须身后问穷通。
赠友人韩双台三首 其一
一子耕农二子儒,数犁春雨五车书。主人杯盏微醺后,逸士传中访友于。
送耿良弼 其三
蝴蝶梦中五十年,将身但合老林泉。冥行走入深坑里,空负良朋意戚然。
和人韵四首 其一
能从定里息奔驰,即是天人合一时。往哲藩篱吾剖破,动无方所静无私。
刘子寿日
初度圜中今四度,白头万里杳江乡。瞻思夙夜九天远,感恻彷徨一念长。
我辈元来多妄动,圣朝未肯杀忠良。寿隆本自君王造,但把赤心俨对扬。
看花联句 其一
看花忽尔动遐思,忆昔长安得意时。今日看花虽异地,此花亦与人相宜。
随身着处忘升降,信步趫来履险夷。怪得幽中怀抱好,兴同贤哲坐东篱。
人心谁谓不如古,造物从来岂有私。好景纵观皆乐地,从教无日不相随。
百年显晦浑闲事,一笑荣枯便释疑。但愿此心常共赤,何须殊色与争奇。
要知展转艰危里,天欲吾曹慎所之。南北朋簪非易盍,乾坤脚板岂难支。
真机每向花前得,终不逢人一皱眉。莫道看花淹岁月,恩光指日是归期。
送耿良弼 其一
与子交游不计年,吴山当日杏花天。官贫消息几年绝,忽喜音书到卧边。
酸酒歌
君家有酒酒颇酸,壶斝不轻设簟莞。昨日偶侍几席侧,一樽将来启大观。
世人往往喜黄流,岂知酸味是仙丹。平生岁月酩酊里,况此犴狴风雪寒。
要向酸中通大道,茹饮略不以为难。自笑狂惑乖至理,满室流作赤血滩。
幸此余生尚未灭,肯把宿昔酸兴阑。安得涤肠酌大斗,免我触眼日常叹。
人饮未能成涓滴,我饮必须瓦缶干。人饮不觉眉头皱,我饮胸中天地宽。
世上酸苦任他入,方能扩尽此心端。酒中酸味真能解,胜将周易日空看。
君不见沧海茫茫总无涯,纳尽人间万顷湍。
送耿良弼 其四
千里风尘到帝乡,悬悬念我我心伤。乔陵安得还相遇,共醉桃花流水旁。
闻黄鸟
庭柯鸣岁月,又是一番新。忧世总宜狱,感时却忆秦。
早梅乘暮雨,佳木秀溪滨。茅屋远尘迹,空遗老此身。
次绪超韵三首 其二
从来克己最为难,克去超过人鬼关。水自流澌超自止,火何炎热水何寒。
坐看百妄浑消尽,便是一真由此还。正见胸中好景象,天光云影半空闲。
禹卿归秦仕儿留此难于为别以此慰之 其二
良朋万里此相寻,为念艰危岁月深。安土敦仁贤哲事,男儿何处不宽心。
谒夷齐祠 其一
孟津河下谒夷齐,凄怆风霜盈陌衢。愿借首阳方丈处,藏吾天地一残躯。
与男诗
知子读亲诗,难禁双泪垂。君臣与父子,忠孝两得之。
闲吟 其一
五年夜夜锁客囚,还余乡梦绕林丘。白头未了乾坤事,一息常为汝辈忧。
初闻黄鹂
共步圜庭佳树阴,逍遥因见古人心。囚居莫道无真乐,也有黄鹂送好音。
怀绪山 其一
无限停云思,悠悠兴欲飞。仰看向南鹊,绕树竟何依。
独酌十首 其十
阳春几转属艰难,未惜空余两鬓斑。若把皇家元气论,入牢强似入深山。
送张本礼归乡 其一
弱冠交游三十年,乃今如此共天边。送行诗自狱中写,安得不令我恻然。
赠泰和刘洗心秀才洗心兄晴川翁同予系狱洗心自泰和奔来问赋此以慰 ...
谏草传来自可惊,仓皇策马上燕京。一腔忠荩君臣义,万里风霜兄弟情。
日迈已能扶世道,月征真不愧天明。江南韡韡看棠棣,春雨春花已满庭。
谒羑里祠
后天剖破见精深,都是周王至德心。拜罢遗容思往事,直教客泪满裳襟。
杨爵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242篇诗文
丙午秋七月朔夜梦友人王泉冈张东台 其二
秋日十咏 其七
嘉靖乙巳年八月十二日出狱归九月十一日复逮系途次有作 其五
次绪山韵三首 其一
和紫阳先生韵八首 其二
送钱绪山 其二
闻绪山出狱
闻孤松谢世继韵悼之 其二
读诗偶成
送绪山出狱 其一
山西行
送董允恭出狱
秋日十咏 其六
见童子头插苦菜花索观之作二律 其二
往年一士夫劝勿作诗作此以晓之 其一
春日十二首 其三
有报周迹山卒狱中痛而作此
秋日十咏 其八
和紫阳先生韵八首 其三
遣怀二首用杜工部韵 其二
再进酒歌
忆昔行赠李石叠
初夏闻雷次韵
偶有感 其四
七歌 其一
哭华州张处士
嘉靖乙巳年八月十二日出狱归九月十一日复逮系途次有作 其四
秋夜同刘晴川观月 其三
七歌 其六
七歌 其二
踏莎行 其六
和人韵四首 其二
夜怀绪山
古柏行送王子言
往年一士夫劝勿作诗作此以晓之 其二
谢信官
七歌 其七
七歌 其五
示侄休四首 其四
春日十二首 其十二
张公弼
读微子篇
闻鸮鸣
秋夜同刘晴川观月 其一
往年一士夫劝勿作诗作此以晓之 其四
寄田道充
恻恻行送王大尹出狱
竹花同池
赠苏廷诏五首 其二
送钱绪山 其一
次杜少陵韵答人
春兴八首次韵 其八
和人韵四首 其四
次绪山韵五首 其三
送孙寺丞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