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胡工侍赴召

赠胡工侍赴召

唐代 杨廉

几年光禄得相随,又喜迁官荷主知。冰泮长河旋旆日,漏传高阁候朝时。

虞廷山泽为初命,周室司空已峻资。自是大才当柄用,早登公辅慰相期。

诗人杨廉的古诗

莲龟呈祥庆人寿

唐代 杨廉

泥中曳尾尘土缘,何如轻举游红莲。花开玉井轻十丈,瑞钟洛水经千年。

争如老子学辟谷,捉得灵龟当床足。如雷鼻息撼蓬瀛,一睡交梨一回熟。

过闸简莫水部

唐代 杨廉

疏闸密闸连一带,南船北船此关隘。往年水小谨启闭,十目五日闸边待。

今年济水偶然溢,雪浪奔腾复砰湃。下如落井上登天,三老无功神是赖。

谁移两山作一门,管束千流与万派。当初本为畜水设,岂知水大亦为阂。

世间未有无敝法,十利未免兼一害。人言月河且缓筑,不然水势无由杀。

闸官恨不高于山,设心措意或有在。冬官先生大气力,能令驽钝追骥快。

征夫自是怀往途,见月望弦今已再。履霜又恐阻冰冻,帝乡尚在红云外。

噫嘻水大莫怨迟,还胜从前水小时。

送杨惟高先生致仕

唐代 杨廉

一日能归一日仙,莫言华发未盈颠。夕阳江上收帆早,半夜何妨浪拍天。

题画为吴德厚作

唐代 杨廉

是边家画是林家,古句形容亦自嘉。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挽庄定山用见素韵

唐代 杨廉

东头曩日侍先皇,犹记鳌山第一章。独酌久应鳌燮理,素丝新岂恋羔羊。

不妨野寺参南老,肯使终身作务光。草阁天峰人已去,依然篱菊自寒香。

山居静乐为范君赋

唐代 杨廉

厌住城中住范塘,应怜水色与山光。欲耕不似人无地,习静须知自有方。

惯看庭前儿扑枣,勤呼墙下仆栽桑。数声啼鸟林花落,坐爱居閒岁月长。

闻邹汝愚言事

唐代 杨廉

燕台消息近全无,忽见封章出汝愚。此日读来封吐舌,当时投进分捐躯。

洛阳自古称年少,西蜀于今有丈夫。愧我恰如君疏语,江湖泛泛水中凫。

题曹宪副采莼卷

唐代 杨廉

三泖秋霖浸四围,水边那觉露葵稀。金盘玉箸长安客,几个西风为汝归。

邂逅张克修时闻李天瑞邹汝愚贬官

唐代 杨廉

卧病湖头少送迎,春风一笑故交情。几年逐客一消息,此日斯文喜合并。

往事不妨于我诉,新閒更是使人惊。尊前只用沈沈醉,分付苍头酒尽倾。

庆成燕和吴懋贞韵

唐代 杨廉

苍壁先朝礼百神,赭袍今日宴臣邻。盛分折俎今丘胙,屡赐深杯内法春。

虞室赓歌同浃洽,周家王业起艰辛。由来致泰须君子,试数夔龙在要津。

赠萧淩汉巡抚两广

唐代 杨廉

姓名当日重金闺,不负平生气吐霓。品秩峻登台左右,恩威行遍岭东西。

公厅绿满榕阴合,驿路红深荔子迷。循拊韩公推第一,愿言声望与之齐。

除夕东湖录唐子西诗见示同和其韵

唐代 杨廉

光阴真转毂,此夜岁云徂。潦倒仍縻禄,羁愁自作孤。

漏长频剪烛,寒甚懒围炉。静想归田语,奚为竟不符。

送贵州镇守牛总兵

唐代 杨廉

十四章飞众所推,贵州南去拥旌麾。蛮夷向后依山少,军卫从前改郡宜。

上策恐无逾镇静,先声早已肃偏禆。轻裘缓带委蛇地,端为羊公远大期。

开先寺读书台

唐代 杨廉

僧房五百架庐峰,凿谷开岩重复重。挟策昔人依薜荔,登台此日宿芙蓉。

西来惯说庭前树,洛学能参寺里钟。最爱山中杉桧古,月明窗外半虬龙。

王大参寄示知邵提学登滕王阁吊徐孺子墓诗用韵复之

唐代 杨廉

槛外长江水接天,诸公壶矢正铮然。新诗寄到残年里,高阁登来廿载前。

自昔三王皆隽杰,如今邵子亦神仙。良时盛会无由再,南浦西山意独悬。

送宫保徐公致仕

唐代 杨廉

归沐君恩似海深,堂开绿野对槐阴。光生闾里新横玉,惠普交亲旧赐金。

鹓侣天边长作别,鸥盟溪上复相寻。大臣畎亩难忘国,会见他年有谏林。

金吾卫指挥张英在正德末年剖腹以尸谏

唐代 杨廉

命似鸿毛肯自残,新闻奇事出长安。精忠尚见唐金藏,往事无惭殷比干。

连署谏章文职继,独操七首武臣难。老夫和泪题诗句,留与他年告史官。

题林待用所画山水为王员郎作

唐代 杨廉

王君此画来何从,自言昨得之林公。公心欣然为挥写,苍烟老树山重重。

莓苔无尘水石净,中有袒裼遐栖翁。养高习静君夙志,无乃聊寓烟霞胸。

我言是境皆脱洒,朝市亦有山林风。正闻部符忽相促,淮阳征

送陈都宪本仁巡抚延绥

唐代 杨廉

圣代规模万世雄,备边唐宋岂能同。因河践华唐雄略,扫穴犁庭上首功。

虎旅谁言今独少,狼烟吾怪近犹红。延绥此去烦经略,会见天山早挂弓。

和朱大尹新正写怀

唐代 杨廉

潭潭道爱堂,素不通杂客。况当正旦初,公事少关白。

尝观循吏传,声誉无赫赫。如公真其人,清暇事文墨。

杨廉

杨廉

生卒年、籍贯均不详。一作杨庶,与沈佺期同时。曾在尚书省任职,后为给事中。事迹见沈佺期《酬杨给事中廉见赠台中》诗。善属文。《全唐诗》存诗2首。► 51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