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存仁堂为孙太医题

存仁堂为孙太医题

明代 杨荣

人为万物灵,具此恻隐心。存之有其要,勿为物欲侵。

是心一云丧,不异兽与禽。孙氏世业医,利济恩惠深。

施药不图报,恪守厥祖箴。以兹种阴德,芥视千黄金。

春意妙流动,盎然满胸襟。杏花烂云日,橘叶敷繁阴。

怀哉苏与董,此术无古今。愿言保终始,允矣人所钦。

诗人杨荣的古诗

题孔寺丞鲁林怀思

明代 杨荣

孔林何郁郁,圣远道益尊。洙泗衍遗泽,苗裔今尚蕃。

迢迢浙水东,奕叶有贤孙。松楸日在念,霜露寒更繁。

披图重怀想,水木求本源。金石若在耳,庙貌宛犹存。

羹墙寄遐思,诚义情所敦。伟哉千载下,簪绂耀华轩。

愿言崇令德,永世期弗谖。

送罗照磨南归

明代 杨荣

薄宦经年白发生,遥辞岭外觐神京。谢官自拟岭元亮,抱病谁怜似长卿。

要路青云非旧梦,閒鸥野水有新盟。还闻三径多松菊,相对秋风兴转清。

继志堂

明代 杨荣

鄱水有名宗,自昔重脩德。善源悠且长,滔滔衍庆泽。

及今数百年,子孙尤繁殖。彼美后来人,留心事经籍。

景仰徽国公,惓惓慕芳迹。敬恭奉双亲,怡愉见容色。

椿树荫庭中,萱花映堂北。兄弟乐且耽,友爱自相得。

风雨夜连床,壶觞日同席。和气蔼门庭,恩意洽疏戚。

猗欤继述心,黾勉在朝夕。大贤固云远,流风宛如昔。

今子登宦途,名位渐辉奕。尚期保厥终,馀庆奚有极。

题御史曹习古推篷清趣图

明代 杨荣

青年揽辔临三吴,清宵举棹经西湖。西湖湖上月初出,推篷对月思林逋。

逋仙旧宅无人住,尚有寒梅千万树。老干槎牙屈铁垂,嫩蕊参差雪花坠。

暗香细逐东风来,疏影横斜照绿苔。夜深寒气沁肌骨,眼前清绝无纤埃。

湖边又似湘江曲,傍有千竿万竿竹。密叶纷如金错刀,高枝森若琅玕玉。

云际何人吹玉笙,清音彷佛鸾凤声。此君自昔重高节,乃与梅花同结盟。

须臾月落东方白,满眼犹馀霜雪色。道逢四明一老翁,为拂生绡洒香墨。

笔力精妙意无穷,御史冰霜节操同。朝回静坐一披玩,恍在西湖湘水东。

送沈学士民则还乡省祭

明代 杨荣

圣代重儒术,贤才悉登庸。蒐罗极四海,鹗剡横高空。

雍容居庙堂,杂遝趋九重。吾友云间彦,湖海蟠心胸。

挥洒出烟云,意气吐晴虹。一官列词林,名誉日以隆。

荐历遂升迁,循序阶显融。华萼既联辉,椿桂亦笼葱。

出入金马门,日觐明光宫。两朝承宠渥,雨露何其浓。

一朝奉丝纶,克展桑梓恭。恩命既云下,画鹢乘轻风。

祖帐临蓟门,芳筵俎豆崇。相劝须尽觞,握手心忡忡。

岂无故旧怀,停云在江东。莼鲈乡味佳,蘋蘩孝祀同。

昼锦耀里闾,宾友纷相从。嗟我久辞家,闽山远巃嵷。

因君独惆怅,缱绻情无穷。立马黄金台,目送孤征鸿。

白乌

明代 杨荣

慈乌复慈乌,姿态何瑰奇。由来能反哺,厥性仁且兹。

心既育亦长,飞息相追随。灵异匪凡匹,鸣止适所宜。

况此钟素质,皎洁纯不缁。霜毛正璀璨,雪羽何陆离。

驯狎出天性,回翔动光仪。昨日产京兆,呈祥应明时。

今复来南交,致身白玉墀。振翮发华彩,瑶台皓同辉。

瑞物不易致,嘉祯协昌期。圣皇有至德,大孝感穹祇。

宗庙既昭格,於焉锡蕃禧。经始方在兹,都邑焕巍巍。

奇祥日骈集,宝祚绵鸿基。百辟总欢抃,恩波洽华夷。

治化超前古,端拱自无为。愿同鹊巢什,万世歌雍熙。

送张纪善世昌致仕归乡

明代 杨荣

鸟倦归旧林,鱼潜依故渊。物性尚如此,人道岂不然。

张君清流彦,早岁志精专。德行务脩省,问学深穷研。

一自永乐初,擢桂偕群贤。亲藩列清秩,辅导心乾乾。

清操挺松柏,岂为桃李妍。设醴眷弥厚,匡正情愈坚。

流光倏已迈,奄忽三十年。顾惟衰老至,白发已盈颠。

鹏程宜远举,素志未获宣。封章达九重,乞身返林泉。

圣情特矜悯,诏许归园田。朝出蓟门道,暮登潞河船。

鸿鹄遂远适,不为羁绊牵。迢迢闽关路,遥望渺南天。

亲宾共迎候,欢然相后先。溪山澹清旷,风月蔼无边。

壶觞适优逸,杖履惬盘旋。愿言慎调摄,寿祉永绵绵。

寿少师吏部尚书蹇公

明代 杨荣

日月光华旦,风云庆会辰。昌符开景运,帝德著深仁。

天为储贤哲,时当翼圣神。列星还降昴,维岳复生申。

汉水清无比,巴山秀绝邻。人钟川岳粹,地产庙堂珍。

少负匡时学,曾充观国宾。谋谟深启沃,礼乐盛敷陈。

已冠英华选,遄登要路津。奋庸熙帝载,论道觉斯民。

天府驰声久,宸衷眷注频。铨衡明藻鉴,梁栋倚高旻。

共仰包荒量,咸推治泰臣。化枢资密勿,士类荷陶钧。

登贰三台重,调和二气均。参苓储已旧,桃李树犹新。

徵角招相悦,盐梅味独真。四朝需硕辅,一代见贤人。

位极功弥茂,年高行益淳。三尊身具备,五福日骈臻。

稷契勋堪继,松乔寿可伦。坐忘温室树,吟对漆园椿。

美矣颜如玉,皤然鬓若银。寿乡人不老,化国日长春。

初度逢兹旦,迎新属此旬。瑞光现南极,蕃锡下枫宸。

蔼蔼繁禧集,洋洋喜气匀。金炉飘翠缕,绮席叠文茵。

烛焰摇红蔤,帘钩钓翠筠。充庭来贺客,列座宴朝绅。

几案盈方丈,肴羞贵万缗。赐来内膳美,斟出上尊醇。

子姓皆兰玉,孙枝总凤麟。云霞裁舞袖,丝竹恊歌唇。

拜献情偏至,趋承礼更循。庆门元有积,盛福岂无因。

我昔怀清德,于今踵后尘。追随蒙䃚砺,咨度识经纶。

有駜思陈悃,非才愧效颦。愿言增寿算,与国永无垠。

送佥宪王彦修之四川

明代 杨荣

几年青琐荷光荣,今日承恩出帝京。玉节遥持霜气肃,绣衣初绚日华明。

都门酌酒宽离思,宪府临民蔼政声。莫道巴川西去远,锦城父老喜相迎。

挽胡祭酒兄

明代 杨荣

白发江南老布衣,青云事业与心违。平生诗酒事争羡,满眼芝兰古亦稀。

济世只因收药物,看山长是著荷衣。楚乡千古思遗德,马鬣峨峨映落晖。

瑞菊

明代 杨荣

草木应多品,均沾雨露恩。君家培厚德,异瑞兆秋根。

可爱双花艳,宁知一萼分。合欢含细瓣,并蒂吐清芬。

甘谷宜同美,东篱未许论。开时当令节,看处映芳尊。

好客俱能赋,骚人亦缀文。羡兹霜下杰,种向日边园。

对景葵心在,餐英蘖味存。流传誇众口,华采动词垣。

神功圣德诗一十五首 其十三 赐观猎

明代 杨荣

戎衣躬御武功成,百万熊罴训练精。马上鹰鹯思奋击,林间豺虎敢横行。

天威霁晓三军肃,霜气澄秋四野平。倏见平原狐兔尽,铙歌载路喜归营。

题赐上尊封识小帖

明代 杨荣

圣皇昔御西内时,万机多暇乐雍熙。传宣廷臣近玉陛,赐坐转觉天颜怡。

亲调异馔出金鼎,八珍之味和羹糜。上尊九酲出天府,琼浆玉酪甘如饴。

内园朱樱新荐后,粲若骊珠光陆离。银罂翠釜递传送,阖室均得沾恩私。

当时感激荷荣宠,铭心镂骨无穷期。黄封题识最严密,洞庭春色何珍奇。

墨花如云注霜玺,龙香绕瓮犹淋漓。恍疑晴霞隐玄雾,朱文小篆蟠蛟螭。

尚书宝此弗敢置,锦笺玉轴加装池。虹光荧煌动四壁,坐觉雨露添华滋。

摩挲此卷倍增感,何幸深蒙圣主知。恩波浩荡比沧海,聊写悃幅成歌诗。

愿公什袭同拱璧,盛德荣名万古垂。

送张大尹之建阳

明代 杨荣

东馆编摩近一年,清时多士羡才贤。书成已荷恩光重,命下还闻邑政专。

匹马萧萧辞北阙,双凫杳杳向南天。建阳此去谁云远,士庶欢迎锦水边。

退思斋为蹇少师题

明代 杨荣

人心妙虚灵,不能以无思。思思得其正,酬酢随思施。

惟公出西蜀,德望众思推。龙飞际景运,位重今少师。

雍容处廊庙,辅治安黔黎。退食有馀暇,斋居思济时。

秉心思至公,律已思自治。进思罄忠言,退思补阙遗。

庶政思佐理,庶绩思咸熙。贤才思简拔,礼义思维持。

治化思有成,举措思得宜。我皇正垂拱,至德恊无为。

惟公实启沃,四海将倚毗。生民永安逸,鼓舞同边陲。

愿言慎思思,令誉千载垂。

和致仕祭酒胡公诗三首 其一

明代 杨荣

江南归老近何如,别墅幽偏胜旧居。济世岂无经国术,消閒惟有满床书。

西山雨歇秋风后,南浦云生夕照馀。二十年来同事者,退休应羡独悬车。

虢宫送河丞市马

明代 杨荣

野色正苍苍,秦山半夕阳。
雕弓双羽箭,宝剑百金装。
夜月临关白,秋云压塞黄。
君休市千里,当宁汉文王。

郊祀恭侍大驾宿斋宫有作 其一

明代 杨荣

六合尘清化日熙,南郊有事致斋时。煖回玉殿春光早,漏转铜壶夜景迟。

五色云霞依凤辇,九天星斗映龙旂。侍臣肃睦惟瞻仰,满袖天香近紫微。

送河南按察使包德怀之任

明代 杨荣

圣明敦化理,一念惟勤民。绥辑良有要,任官贵得人。

百职当毕举,况兹风纪臣。激扬匪易事,表率在一身。

登庸或有昧,庶务将纷纭。明廷秉至公,所以慎选抡。

包公东浙彦,早充观国宾。拜官内台署,冠豸垂缨绅。

屡看持宪节,巡历宣皇仁。丰采耀冰雪,霜威凛秋旻。

英声播中外,烜赫今几春。朅来膺峻擢,舆论殊欢欣。

司宪涖河洛,拜恩出枫宸。玉音自天降,文彩照三辰。

晴日绚祖席,凉飙拂行尘。临分更赠言,何以话情亲。

外台位望崇,当使政令新。此去必勉旃,民俗广咨询。

官曹去蠹弊,里闬息频呻。坐令冤抑理,庶俾惠泽均。

惭予寄寅亮,未能竭忠勤。愿子尽乃职,上报圣明君。

明明树嘉绩,奕奕扬清芬。

和真率会诗 其一

明代 杨荣

明时优老圣恩深,雅会雍容集禁林。列坐七人俱白发,论思一片总丹心。

中朝文物真逾古,东洛衣冠复见今。海宇升平民物遂,何妨痛饮和新吟。

杨荣

杨荣

(1371—1440)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文敏集》。► 25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