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三月四日仰山余尹招游疏江亭观新修都江堰

春三月四日仰山余尹招游疏江亭观新修都江堰

明代 杨慎

疏江亭上眺芳春,千古离堆迹未陈。矗矗楼台笼蜃气,㽦㽦原隰接龙鳞。

井居需养非秦政,则堰淘滩是禹神。为喜灌坛河润远,恩波德水又更新。

诗人杨慎的古诗

东望楼

明代 杨慎

男子志四方,焉能守一丘。壮游轻万里,逸迹淩九州。

抚时厌迫隘,胡为此淹留。越乡悲南冠,骋望登东楼。

遥树小如荠,连峰如波流。穹谷无足音,远水无归舟。

跳听何所见,驰目空悠悠。海曲歌五噫,天末咏四愁。

崇山自兴恻,旷野谁与俦。焉得云螭驾,托乘从霄浮。

龙关歌 其三

明代 杨慎

双洱烟波似五津,渔灯点点水粼粼。月中对影遥传酒,树里闻歌不见人。

腊八日与墨池野酌迟丘月渚

明代 杨慎

散步谪仙桥,严寒酒易消。云容将变朔,风信巳鸣条。

只为朋从好,浑忘旅寓遥。清吟迟月渚,剪烛永今宵。

渔家傲 其二 滇南月节

明代 杨慎

二月滇南春嬿婉。美人来去春江煖。碧玉泉头无近远。

香春软。游丝摇拽杨花转。

沽酒宝钗银钏满。寻芳争占新亭馆。枣下艳词歌纂纂。

春日短。温柔乡里归来晚。

狼山凯歌 其一

明代 杨慎

狼山原上阵如云,孟渎河边早策勋。水弩解清川后浪,天戈能驻鲁阳曛。

滇海竹枝词 其一

明代 杨慎

罗汉孤峰祇树林,梁王辇道海中心。海垠青青堪牧马,海眼只今无处寻。

送卢师邵

明代 杨慎

空谷滞跫步,石山枉佳招。长风自远来,逸翮怀迥霄。

期我于浮城,投我以英瑶。我仆巳整驾,我马亦在镳。

愁霖泥修途,江广讵通舠。粤子暌昔约,伊人阻今朝。

良会虚高言,三游绝孤标。神襟重悒悒,怅望倚逍遥。

佳期旷何许,碧云生泬寥。愿附同声翼,因寄相思谣。

续百一诗 其五

明代 杨慎

许由轻九州,归休娱颖颜。共伯弃千乘,结隐巢首山。

渔钓性自适,轩冕忧相关。泽雉苦樊笼,神龙乐潺湲。

何事子牟心,犹存魏阙间。

野鸡坪

明代 杨慎

野鸡坪边饶杂花,幽兰石竹交山茶。可怜春色浩无主,徒使骚人恼鬓华。

虚湖曲四胤为刘少邻赋 其三

明代 杨慎

留连非鱼鸟,溯洄岂蒹葭。明月浴灏露,青云汲流霞。

二月廿二日饮段宪卿金枢楼

明代 杨慎

金枢楼上醉流霞,何羡扶风豪士家。丹砂唱罢初生月,烛剪银台第几花。

莺啼序 高峣海庄十二景圃

明代 杨慎

碧鸡唱晓霞散绮,重关征画。环村步、几族生烟,空翠幻作环界。

茭草荡湾环洲渚,轻风送幅蒲帆快。看舞鸥、飞鹭联翩,向狖寥外。

晴兆须臾,雨信顷刻,问水椿山带。树羽飐风展青帘,駮云销睨日晒。

浪花平、洛神衬袜,红妆涌出青罗盖。浮修眉,约略黛螺,映盘鸦髻。

海花汀藻,文石锦沙,纶组迎船絓。渔火焰、涟漪倒影,归棹穿方罫。

蒲牢昏吼,栖鸦结阵,八村九寺鸣萧籁。提筠蓝、金线穿鱼卖。

松灯点点互月彩。卧玉塔浮澜,素娥窈窕千态。翠岩深霭,禅室僧归,杖锡微径隘。

月黑白林明处,香软寒轻薏苡,缸中梨梦萦呗。南蛮老松,遥看晴雪,似银龙下斟玉瀣,洗尘襟、着得乾坤大。

辋川何似吾庐,海变春醪,偿风月债。

罗甸曲贵州道中 其四

明代 杨慎

登山千寻梯,下阪九仞井。雨润衣珠融,风吹鬓毛冷。

楚江曲

明代 杨慎

巫山花巳红,楚水波新绿。两两浣沙人,照影斗妆束。

笑问《竹枝词》,何如《采莲曲》。

卜云林篇 其十一

明代 杨慎

喜物论兮难齐。甘灭景兮云栖。鹪鹩何心驒騱。升高或斧之梯。

谁言亨衢可跻。

西江月 其一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下场词

明代 杨慎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日又明朝。

蓦地青滔过了。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豪。龙争虎斗漫劬劳。

落得一场谈笑。

西江月 画观音寿意

明代 杨慎

金粟如来神影,青莲居士新词。普陀岩瞑八功池。

宛与昆明相似。

瑞霭锦云团盖,祥光宝月圆规。醍醐乳酒注军持。

听取长生莂记。

狼山凯歌 其九

明代 杨慎

三军喜气失严冬,万里中原罢战锋。甲帐筹功星两两,午门传捷日彤彤。

首夏送东城邵园饯彭子充给谏得送字

明代 杨慎

迟迟东晷移,习习南薰动。暄树语绵蛮,晴岚收螮蝀。

美人独摇装,良俦远相送。城隅敞行筵,陌尘静飞鞚。

渐台高白虎,梓泽邻金凤。挂衣女萝溪,展席仙霞洞。

香影散清阴,云液流春瓮。鹢首且沿洄,骊驹太倥偬。

竹枝巴渝声,桃叶江南弄。明发听晨钟,悠悠隔江梦。

忆王孙 其一 重宿禄品

明代 杨慎

落梅风里王鳞皴。牛背寒鸦过别村。樵笛声中暮霭昏。

掩重门。翠被香寒酒正温。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78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