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杨士奇
武山秀拔五千仞,下有乔木蟠深根。故家文采重清白,铁干璚葩今尚繁。
题武昌陈氏荣寿堂 其二
九天鸾诰下林皋,五彩宫罗绣豸袍。荣寿堂中过百岁,日持仙醴荐仙桃。
题梅花赠别朱与言
久别欣会合,将离怀缱绻。何况夙心亲,家居接乡县。
念子五云秀,束发异群彦。明经掇贤科,立志挺高狷。
温润玉无瑕,精劲金百鍊。荆益奠大藩,白简佐司宪。
雍雍春阳度,肃肃秋霜面。幽隐亟咨诹,贪浊严惩劝。
蜚英达宸聪,登崇自廷荐。南京根本地,都台纪纲建。
秉诚敷献替,致明决议谳。孤特昔张升,正贞今赵抃。
昨者考绩来,谒帝大明殿。引疾却奏函,归展膺天眷。
夏初气清和,杨花竞飞燕。岂无一斗酒,衰老违郊饯。
赠此玉梅花,聊慰情所恋。期共保清素,岁暮长相见。
题少保杨澹庵江乡归趣图
送蒋廷晖致事归临安 其四
钟繇笔法传羲献,此是临池最上源。玉堂无事曾同论,别后何人更共言。
题竹寄杨伯升
夏口驿前风物清,幽居萧散澹无营。一枝岁暮清于玉,为托筼筜寄远情。
卧病集杜答黎信十首
隔户杨柳弱袅袅,孰知茅斋绝低小。人生留滞生理难,强移栖息一枝安。
朋知来问腼我颜,安得广厦千万间。青春欲尽急还乡,身欲奋飞病在床。
荆扬春冬异风土,终日戚戚思羁旅。形神寂寞甘辛苦,世人那得知其故。
自断此生休问天,浊醪粗饭任吾年。将诗不必万人传。
小儿学问止论语,恰有三百青铜钱。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五 黛峰
苍乎凌波,如戴神鳌。节乎峻严,如瞻崧高。上出氿泉,亦时出云。
惟帝乐之,允契圣仁。
丹徒何彦澄皆春堂
百亩药畦春浩荡,济人浑是太和心。泉香橘畔苏眈井,花满云边董奉林。
灵剂不须酬白璧,丹砂自可致黄金。南徐城下沧江水,会比何家阴德深。
元夕观灯诗 其六
佛国摩尼三万斛,随春先到凤凰城。红楼紫殿光辉满,还照山河大地明。
题竹赠杨友文运副 其一
十年坐判维扬郡,令誉芳声特达开。惠政及人还未已,升官重向广陵来。
题欧阳潘梅 其一
我家文节宋名臣,风节当时表缙绅。景仰前脩在贤辈,莫因词赋托骚人。
卧病集杜答黎信十首 其二
天时人事只相催,怀抱何时独好开。气酣日落西风来,口虽吟咏心中哀。
亦知穷愁安在哉,生前相遇且衔杯。江上人家桃树枝,千朵万朵压枝低。
风妒红花却倒吹。人生几何春已夏,应须旨酒送生涯。
至荨麻林 其二
渺渺良畴岁岁丰,清山清水澹兼浓。世人只说边州苦,不识边州乐趣同。
从军行六章 其五
奋身一何勇,压敌三重围。师行倚大义,奇谋定足希。
所向势莫当,降者日以归。杀之昧天道,纵之表皇威。
题弼侄山水
平生端绂侍金闺,万里云山忆故栖。正是江南三月暮,枫林茅舍子规啼。
寄长儿韵语 其七
明达之人无厚业,但求足给免寒饥。田多税重后来累,绊子缠孙今未知。
龙马乐歌九首 其七
乾之方,星之精。萃厥灵,挺异生。维圣仁,来嘉祯。维圣仁,寿万龄。
题东禅老僧所藏陈举善小景
云所道人飞锡远,白云犹护旧禅房。向来聚得昆冈玉,长向林中起夜光。
伯阳新辟斗室有诗见示用韵奉和 其二
閒居植兰芷,绕屋似沅江。香露浮侵席,光风动满窗。
调琴元少并,摛赋更无双。来此皆心醉,何须倒玉缸。
题梅送吴野知县 其二
西昌县令辞官后,归住延陵季子州。好觅孤山林处士,看花携取鹤同游。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630篇诗文
题梅送王琼玉致仕 其一
题李学士竹梧 其二
贝锦贻魏洪二侍郎
赠陆伯阳 其二
奉送参政方相公南归并托致意两司相公诚有私渎伏惟高明不以区区私 ...
寄长儿韵语 其二十一
送刘习之 其一
题竹寄一夔侍讲 其二
题梅送王琼玉致仕 其二
颜谷辞
陈烈妇诗
题梅与李仲贵 其二
送陈照磨赴湖广 其二
挽诗 其一
挽永嘉胡处士
赖编脩读书庄诗
题蒋婿重梅
杂诗三首赠陆伯阳 其三
晴雨二竹为江西都挥佥汤节题 其一
雨中寄邹仲熙侍讲
滞风雨采石有怀尹自道同知 其一
龙马乐歌九首 其二
仁安堂诗为任敬立赋八章
送尤安礼 其五
龙马乐歌九首 其六
题画寄王行敏 其二
题给事中梅花
题周汝清梅 其二
送曾永龄赴恭城知县 其一
送侄婿刘铉南归 其一
送王彦鼒还南京
送王泸渊改训导上杭
题太乙真人莲叶舟图
题脊令图三首 其二
步过田家有述
寄长儿韵语 其十七
寄题聂训导清碧书舍
奉教围猎擒虎歌
侍游西苑应制 其六
过东昌驿遇邱诚驿丞 其一
送杨昱归省 其一
夏夜用谢宣城韵答陆伯阳
题竹寄张从善 其一
题竹赠徐绍祥之云南佥事
送杨士宪之云南佥事
送萧仲南归吴江
赐游东苑诗九章 其六 灵泉
题竹寄艮侄
题张子俊山水
还至岔道 其二
水龙吟 寿建安少傅
慈节堂诗
题王性存画
题竹寄子谟同知
题萧婿承恕竹
送芮长史致政还乡
黄氏寿谖堂诗
题梅送辉侄赴宣城训导
荆州太守刘永母挽诗 其二
题古木竹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