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闽僧馈红糟炒笋

闽僧馈红糟炒笋

宋代 李之仪

食饱舐指老更深,饥肠南北常攲崟。曾作闽山对岸客,海舶供看常相寻。

一路埃尘春几换,荤膻裂脑愁举桉。淮陵巨海不多程,多情谁杀能鸣雁。

道人雅好逾千金,短茁渍味羞春林。呼儿绩饭不知饱,未彻已到闽山阴。

孤风冷石常齿齿,不忘南音似君子。寂寞相求义愈高,岂特今朝共邻里。

诗人李之仪的古诗

杂咏四绝 其四

宋代 李之仪

平生粥饭寄伽蓝,老日田园强自添。岂自着靴踏泥客,如何不许暂深潜。

学书十绝 其十

宋代 李之仪

心非可见舌能陈,随语成章自有神。用作功名终底事,区区雕琢定痴人。

清明日净因庄早饭罢遂游洪福有怀巨载元确因致别约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忆寻春色过何郎,西寺传来墨有香。安得蒹葭真倚玉,再邀花影上回廊。

旧怀二首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花存人往祗天知,目暗心摇却自疑。尚想汉庭传诏令,如登鲁庙见樽彝。

一时鹦鹉娱宾赋,百世甘棠美召诗。安得残春逢海上,尽须衰泪洒新枝。

绝句七首 其五

宋代 李之仪

程氏园当尺五天,千金争赏并朱栏。莫因今日家家有,便与常时两样看。

因服药饮酒一盏

宋代 李之仪

东坡在黄州,饮酒只饮湿。我今又过之,酾浆如齑汁。

平生不喜酒,兴来且莫絷。长虹偶尔放,因复投一吸。

入口舌欲脱,下咽虫争泣。熇熇腹将裂,窣窣泪莫裛。

顽涎杂血唾,心悸如鼓集。卓尔无一事,荆棘强自入。

主人固好饮,宿兴亦素缉。如何似见毒,使我卧复立。

彷徨日欲落,稍宽困眼涩。梦觉天未明,齿颊犹习习。

是邦居不非,奈此掩弗及。昔闻禁酒国,今见毒酒邑。

作歌寄一笑,倦闷聊救急。

书于子高宅

宋代 李之仪

儿童鸡犬语声喧,桑柘萦纡绿蔽川。斗觉门庭兰玉盛,更将箫鼓乐丰年。

茅山道中抵莫投一客邸甚素雅主人喜客乃一善士为待至厚既别留此致 ...

宋代 李之仪

客绪如缲茧,山行似踏车。方疑武陵宿,宛是德公家。

倾盖君何厚,论心我可嗟。祗应从此别,去路隔云霞。

书长干僧房

宋代 李之仪

异日延禅地,今朝选佛场。真身瘗坚固,层级韵琅当。

雨洒家家润,灯传处处光。曾将一则语,要路截诸方。

玉蝴蝶

宋代 李之仪

以三阕见寄,辄次其韵
坐久灯花开尽,暗惊风叶,初报霜寒。冉冉年华催暮,颜色非丹。搅回砀、蛩吟似织,留恨意、月彩如摊。惨无欢。篆烟萦素,空转雕盘。
何难。别来几日,信沈鱼鸟,情满关山。耳边依约,常记巧语绵蛮。聚愁窠、蜂房未密,倾泪眼、海水犹慳。奄更阑。渐移银汉,低泛帘颜。

袭前韵再简少孙四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由来气类即天伦,孰谓刘琨独可人。稍隔相从更无味,几因拈起又还新。

席间谁致龙皮异,雪里常怀鹤羽尘。祗欲期君拾瑶草,庾郎三韭未为贫。

次韵东坡梅花十绝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谁人月下奏云和,一夜繁枝向北多。长笛未须论旧恨,且留幽思待阴何。

旌德王承议挽词

宋代 李之仪

彭蠡湖边一笑初,绿衣相见论葭莩。四千里外空搔首,三十年来屡揽须。

方卜他时共兰若,岂知今日奠生刍。穷途只有思君泪,无复吟君屋上乌。

比部文承制移竹赠初秀才尧民有诗因次其韵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增筑贵坚厚,抨绳避攲侧。朝灌暮复压,深虞枯易得。

劲节既能主,百蠹遂为客。风微吟疏簧,日永齿客屐。

此况倘可期,吾甘事潜默。晋人知自完,皎皎良未息。

不材谢纷纭,斯言愧安国。

次韵见寄两绝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七分年纪十分愁,物理乘除不自由。死葬生游今得地,却嗟无计共迟留。

过玩鞭

宋代 李之仪

姑熟溪头近请违,玩鞭亭上再相期。留连话旧忘尘虑,把盏枰棋得自怡。

庄居值雨偶得十诗示秦处度 其四

宋代 李之仪

平生三四友,一一人中英。况逢不世主,唾手可太平。

参差十年间,契阔而死生。相见复何语,但有泪如倾。

石敏若挽词

宋代 李之仪

万年风采属当时,堕地能班世有儿。梦笔方传符昔应,玉楼何事遽先期。

无由负弩瞻前导,空叹骑鲸去不疑。老矣无从忘肉味,馀音犹幸接吹篪。

庄居值雨偶得十诗示秦处度 其八

宋代 李之仪

不返故乡义,何妨陆子居。昔游既有约,是岂人所图。

我尝邀此卜,蹭蹬不自如。凭将一掬泪,聊寄夜台书。

试陈瞻 其九

宋代 李之仪

十年不去有如何,得少何须较失多。大是驹奴必千里,功名他日莫渠魔。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69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