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二十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二十

宋代 李之仪

百事无能一老夫,十年江上把犁锄。西庄南亩时来往,常得青山在坐隅。

诗人李之仪的古诗

苏子瞻因胶西赵明叔赋薄薄酒杜孝锡晁尧民黄鲁直从而有作孝锡复以 ...

宋代 李之仪

薄薄酒,胜茶汤。刳麝脐,为有香。断尾山鸡避文章,直木先伐甘井竭,谁将列鼎移黄粱。

扬雄草玄反嘲白,曲糵宁非井丹食。却念牛衣儿女心,王郎漫致回天力。

五湖归去弄烟月,伏剑成名空玉雪。饮薄酒,醉后纷纷亦何有。

子瞻参寥太虚同游惠山用王武陵窦郡朱宿三诗韵各有所赋参寥录以相 ...

宋代 李之仪

三子骨已朽,来者非一人。箫声起孤凤,抑按皆清新。

松阴贮老月,藓晕涵苍磷。崎岖固有属,千载无纤尘。

物物吾已矣,今昔是可均。何当事一廛,顾水终为邻。

送曾端伯之官济北

宋代 李之仪

貂蝉七叶想前人,四世三公表一门。虎步龙骧推赞册,瑶环瑜珥见旁孙。

琅琅庙器真无敌,衮衮淮流信有源。敝帚不堪终旧物,吐茵行欲奉馀尊。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九

宋代 李之仪

从来人说水晶宫,投老方能到眼中。未必吾生便休去,溪山隐去再相同。

次韵邦老见贶

宋代 李之仪

高风畴昔在烟霞,末路芝兰属当家。一句转身元的确,千条差路任纷华。

才疏意广虽难契,语款情真特见嘉。只恐平明便分手,相看更待月西斜。

试陈瞻 其七

宋代 李之仪

万口弥陀未饭前,西方境界每依然。何须更学王文度,那处元非极乐天。

故人李世南画秋山林木平远三首和韵 其三

宋代 李之仪

霜清木落见沙洲,洲上人家半在舟。射雁归来鱼满笱,瓮中先见问扶头。

自大乘将游汤泉道中

宋代 李之仪

迢迢山路永,漠漠晓风昏。雨歇鸠呼妇,年丰稻有孙。

旅怀悲暮齿,野饭寄前村。只恐今宵梦,凭谁续断魂。

和答友人二首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春来自多雨,行处只逢山。赋分皆可乐,贪生常不閒。

人归挑菜处,鸟语落梅间。翻恨新增酒,何从解醉颜。

送郑产

宋代 李之仪

酌君白玉杯,送君正黄梅。长安风沙眯人眼,君行暂诣黄金台。

剧辛已老乐毅去,荆棘平地多龙媒。九重深沉四海远,快便谁许参云雷。

黄金台高不易上,并州雄节几尘埃。当时勋业皎白日,馀风表表皆雄才。

龙睛豕腹实异相,肝膈上下罗琼瑰。丹青万物大门婿,妙论尔汝无嫌猜。

同时舒卷一门盛,将见烈火生寒灰。十年早飞不足叹,青云自此亨途开。

我暂追随极天末,有酒取醉长追陪。离亭雨足绿蔽眼,健帆危挂寒风催。

黄金台不知几千尺,劝君窣衣直上首莫回。时和岁丰亦足被君赐,还须远过青山隈。

次韵牡丹四绝 其四

宋代 李之仪

我老迂疏合灌园,强来乘障负初暄。多情似识伊川旧,宛是韩公第一根。

和两翁轩

宋代 李之仪

何处又传金椀出,几人争看玉山颓。幽情不是风期旧,异境难从指顾开。

猿鹤已回尘外驾,烟云休造眼中衰。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终年谢劫灰。

觉老求诗

宋代 李之仪

江南江北久相望,常负灵山一炷香。会上拈花虽未笑,坐中持钵顿生光。

投针技俩空诸有,弹指庄严自一方。何必汤池能离垢,入门心地已清凉。

访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十年采石寄漂蓬,广济虽名寺亦空。将为新来有消息,依前山不结蓬笼。

傅子昌归兴州

宋代 李之仪

嘉陵江水接天流,州据江流最上游。忆昔练衣随跋马,而最白发任虚舟。

庆门誉望闻来久,塞路殷勤得暂酬。见说明朝却西去,长亭挥手恨无由。

柏台自述四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穷日愔愔已死灰,似沈眢井念昭回。一声霹雳起平地,顿觉青天万里开。

延之置酒当利楼侍人劝酒

宋代 李之仪

云山远近浅还深,宛转愁颜顿不任。独有绮罗知此意,故拈金盏十分斟。

山居夏日

宋代 李之仪

金锁笼窗日,黄缯蔽柳蝉。恋莺忘日转,借榻就凉偏。

好作宿山计,难堪被俗牵。归途迎晚照,豫促渡头船。

宋代 李之仪

高步毗卢顶上身,旋开窗牖外风尘。石菖蒲是从来友,龙焙茶为近日亲。

不见同行木上座,常留伴睡竹夫人。艰难历尽无馀事,问佛方知有此因。

送芝老

宋代 李之仪

江头春色已可掬,风雨恼人常不足。笔刀俱来纸上春,墙常落红争蔌蔌。

忽然别我下庐山,莲社风流指顾间。为我寄声陶五柳,少留佳处共追攀。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69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