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九

路西田舍示虞孙小诗二十四首 其九

宋代 李之仪

从来人说水晶宫,投老方能到眼中。未必吾生便休去,溪山隐去再相同。

诗人李之仪的古诗

济上閒居

宋代 李之仪

闭阁焚香万虑澄,莫云身似打包僧。功名了未荣三事,理打容先契一灯。

丹灶鹤归休炷火,茶瓯客访旋敲冰。倦来却有登临兴,上彻层楼最上层。

旧怀二首 其一

宋代 李之仪

陈迹回头似梦馀,花应长好但馀无。诗成固已名千古,墓上谁倾饭一盂。

流落丹青惊始见,形容笔墨竟难图。公孙自是天同派,漫托周馀载硕肤。

送戴道人

宋代 李之仪

懒将身世问穷通,邂逅僧轩一席同。已叹故家如坠叶,可堪白发共飘蓬。

冥搜固出能言外,妙用都归指掌中。咫尺京师莫辞远,有云何患不乘风。

清平乐(再和)

宋代 李之仪

当时命友。曾借邻家酒。旧曲不知何处奏。梦断空思纤手。
却应去路非遥。今朝还有明朝。谩道人能化石,须知石被人消。

水中登王德循月阁

宋代 李之仪

龙宫海藏固闻誇,偶袭初凉泛客槎。层槛迥高临落日,洞房无数尽浮家。

闾阎可想知何在,天水相连杳莫涯。借我华严记残帙,欲将因地付袈裟。

满庭芳(八月十六夜,景修咏东坡旧词,因韵成此)

宋代 李之仪

一到江南,三逢此夜,举头羞见婵娟。黯然怀抱,特地遣谁宽。分外清光泼眼,迷滉漾、无计拘拦。天如洗,星河尽掩,全胜异时看。
佳人,还忆否,年时此际,相见方难。谩红绫偷寄,孤被添寒。何事佳期再睹,翻怅望、重叠关山。归来呵,休教独自,肠断对团圆。

胡希圣在毗陵有诗私送比过山阳复以其韵送之

宋代 李之仪

寒云四塞客日短,一壶脐裂洪畴中。君家大门我父党,觅白聊复相过从。

和香索料多甲煎,幽兰几弄理孤桐。尔来行李偶南北,齿齿不见云间峰。

登山临水不无思,独笑往往扪长松。蓬门春晚燕语好,书幌迤逦来清风。

五府带垢一洗尽,万里古色开愁胸。辋川何在广文死,比比孺子誇有功。

楚人仅免二日苦,却嗟白璧埋蒿蓬。逡巡取酒叙契阔,百川赴吸惊长虹。

风流未愧正始后,沦落丘范评无钟。君才有用岂特尔,我亦相将成老翁。

骐驎得路即千里,会看拭目天边鸿。

为道见还诗因次其韵兼简孝锡

宋代 李之仪

反衣狐裘矜绿里,月落宵行易沦委。崎岖身世等秋蓬,易易吾心淡如水。

青云有路谁引目,肯学荒疏辍洗髓。经营一饱困南北,未易功名输故纸。

尔来投迹间诸彦,白雪每容参下里。何殊溺者得尺素,聊谢箕翁徒洗耳。

大官供庖事铅椠,时引古人同净几。枉老王郎特我贤,华衮相先惭溢美。

清风冷落劳怅望,谁谓云间见黄绮。因收倦绪聊纺织,半是弃馀安足喜。

一片箫韶送下天,游遍华胥如唤起。从此修途可问津,岂复龙头却蛇尾。

次韵子椿五首 其四

宋代 李之仪

龙欲兴云致雨,虎能堕地成斑。端是便骑赐马,不须深恋家山。

得琏老庄僧书所报周悉且速东归既愧其勤因述书语为谢仍约官满就见

宋代 李之仪

故人书报新种畦,东皋豆麦稻水西。更添庄屋成两脱,筑出涌路排沙泥。

柳插千本竹万个,鸡豚母子群相携。又倚前冈辟场圃,更下南泊来凫鹥。

两年课役已似此,数岁渐可如山溪。吾师报地适我与,胸中莹彻真琉璃。

一钱不敢力为尽,只得一饭仍鸡栖。我惭汩没落陷阱,眼前差路知几蹊。

缅怀吾邦归未得,书来未读先酸悽。本无去来强絷缚,亦非颠倒随倾挤。

万众过眼即他物,列鼎既饱均朝齑。明年定作一村老,非施委曲谁刀圭。

黄精鹿

宋代 李之仪

绿遍前峰到后峰,灵苗压地几千重。勾班养就无人见,多少狂心欲采茸。

晚雨寄泾州刘晦叔

宋代 李之仪

晚来又有数点雨,声入乡人拭泪中。渐喜浓云初蔽日,只拭深夜却回风。

闵怜焦槁非无意,祈祷精虔信有功。闻不茹荤几两月,使君忧乐与民同。

谢范守惠鹅

宋代 李之仪

玉翎红觜小池中,双入筠笼寄病翁。不是山阴亲换得,自惭书学久无工。

书崇宁观黄道士火匮壁

宋代 李之仪

地肺闻名久,崇宁请祝初。仙家岂兴废,物理自乘除。

羽客论欢旧,红炉劝坐俱。斯须竟何有,聊复慰穷途。

阮公啸台次韵辛正叔

宋代 李之仪

有口莫饮盗泉水,有手莫探骊水珠。秋风冷落千古意,追风绝足谁能拘。

白云青山避世乐,击鼓撞钟廊庙居。等閒舒卷四海为之动,岂惮一一从吹竽。

君看事事绝天险,阿房宫在空荒墟。野人不识贵者帝,直欲炙背同向茅檐隅。

由来土苴漫优劣,亹亹传习随有无。当时一啸亦偶尔,至今登览烦嗟歔。

吾人妙质素所畏,感叹陈迹追盈虚。泾清渭浊固可辨,未应到海君能殊。

明日阻雪不得行盖冬至前一日也

宋代 李之仪

才冬即欲雪,酝酿非不久。旅馆黄昏风,半夜忽如昼。

天公时谑戏,不在我先后。儿心见期心,咫尺弗得就。

密洒良未已,兀坐几忍灸。遂令相逢心,感慨若奔辏。

红炉惨无光,短气犹发馏。况兹严报本,供卫何所售。

风威果能神,排斥勿宿留。非独寸草荣,万里同锦绣。

试笔柬赵德麟二绝 其二

宋代 李之仪

窗间多病委枯骸,陌上初收雨后埃。公子风流过京兆,正堪眉妩傍妆台。

观子重钟隐鸡鹰图就借传本画乃文康旧物

宋代 李之仪

千年老木根半拔,叉牙枯枝斗金铁。苍鹰见鸡岂复舍,伺隙必拿将雷掣。

鸡知不免怖且死,铜觜窥鹰反噪聒。阴风惨惨天为改,杀气凭陵欲翻海。

画工已證三昧因,造化精神智能采。江南山水多异人,遁迹往往随风尘。

等閒应现非一化,流落终为绝世珍。王公盛德天下归,想见乾兴天圣时。

进贤退佞乃所嗜,不使异趣侵毫釐。喻公为鹰固不可,排击奸邪力尤果。

开图凛凛毛发惊,滞蔚顿摅如破锁。公孙胜致有馀风,十年净土常相同。

拟借传摹应见从,意欲因画时见公。

七言古风寄题薛公尉氏逍遥阁兼送伯成知县宣德解印当涂直书民言耳 ...

宋代 李之仪

长身少髯复多骨,忆在儿时获相识。满朝善类推老成,乡曲名流诵才德。

尔来契阔四十年,停鸾峙鹄欣相传。我方却归不自得,但觉和气如春天。

往日朝门炙可热,今朝吏爨几无烟。追呼辈伍殆千指,一旦束手蚕如眠。

父老相传语且泣,岌岌流离遽安集。省事以来无此君,豫恐他时莫能及。

尺纸胡为来北阙,乐境危城俄见敚。覆盆虽光亦暂尔,所惜时间未能雪。

稍传远近或叹喜,叹者吾民喜者吏。吏至酌酒更相贺,毕竟卷舒须在我。

父老沾襟嗟薄福,此理冥冥定谁坐。异时得君逾所闻,杳杳健鹘盘霜旻。

信矣此地不可久,空使遗爱传邦人。邦人姑止听我语,逍遥阁去天尺五。

长身仙翁昔游戏,日日烟云泛樽俎。仙翁久已朝紫皇,功行不泯钟诸郎。

扶疏密荫被所至,遂令此阁如甘棠。我昔西畿数来往,日脚阑干犹可想。

尘埃满袂阻登临,白发心期负真赏。六月炎炎汗如洗,江南雨多拍堤水。

旗开鼓响船欲发,超然爽意因君起。骅骝一跌愈莫止,大鹏会展沧溟翅。

何妨阁下敞高门,更看阴功动闾里。

宋代 李之仪

高步毗卢顶上身,旋开窗牖外风尘。石菖蒲是从来友,龙焙茶为近日亲。

不见同行木上座,常留伴睡竹夫人。艰难历尽无馀事,问佛方知有此因。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69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