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六幺令 莲华盦白桃花,拟小山

六幺令 莲华盦白桃花,拟小山

宋代 安道

旧时红粉仙洞,顿成抛却。悄然自开无语,耐久偏迟落。

老尽尘心证圣,未计春何托。浓阴楼阁。轻寒一树,似水如烟燕还掠。

前度刘郎去后,枉了东风约。蓦遇渔父来时,怕见飞花愕。

早是天生别样,好称幽栖鹤。竹边阑角,凭伊话梦,莫向人民为城郭。

诗人安道的古诗

清平乐 其五

宋代 安道

池塘春草。去恨何时了。花影偏多人面少。一样宫梅娇小。

相思旧曲琵琶。低徊新月窗纱。何况飞琼伴侣,萦怀咏絮才华。

蝶恋花 其四

宋代 安道

荏苒韶光人老大。依旧青衿,落拓真无奈。说到封侯难觅个。

黄泉应亦卿怜我。

世态炎凉今看破。那有文章,抵得黄金货。饱死侏儒臣朔饿。

别离远逐鸱夷舸。

疏影 菊花

宋代 安道

芳红尽歇。剩逸艳幽香,还更清绝。花瘦如人,情淡于春,阅尽几多炎热。

蛾眉虽自伤迟暮,珍重得、此生晚节。对一樽、疏影横斜,酽得醉来颜色。

人道秋光老也,纵霜严露冷,犹任催折。寂寂东篱,几度黄昏,剩有残枝待月。

幽人不与怜憔悴,更何许、空山太息。尽断魂、风雨重阳,守我向时孤洁。

传制遇雨纪事 其四

宋代 安道

向夕鸣鞘下建章,平明飞鞚出长杨。冠军常侍俱承宠,白马金鞍从武皇。

化州

宋代 安道

罗川带郭古南州,陵水环城小庾楼。
云淡青林无过雁,雨涵丹荔集鸣鸠。
叨荣铜竹三经夏,劝课农桑屡有秋。
好趁湍流下吴会,章台无柳击归舟。

插秧诗

宋代 安道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宿刘徵小敏喜滕校理椿远归

宋代 安道

故人留宿夜,远客值归时。松火鸣茶灶,灯花映酒卮。

交游看竟少,聚散本无期。耿耿俱忘寐,空庭月渐移。

挽宝哥参政

宋代 安道

香魂俊骨坠深渊,无智无谋亦可怜。无寇猖狂如有祟,生民凋瘵似无天。

芳名苟得千年在,死节应当二日先。欲向西湖酹尊酒,凄风冷雨浪无边。

同蔡孚起居咏鹦鹉

宋代 安道

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常寻金殿里,每话玉阶前。
贾谊才方达,扬雄老未迁。能言既有地,何惜为闻天。

世寿堂歌

宋代 安道

君不见南阳菊水流浩浩,饮之令人长寿考。又不见青城枸杞龙蛇形,其人往往多长生。

乃知草朩有灵气,能与短世制颓龄。君看张家世寿堂,奕世载德应寿昌。

山川清晖近交映,高曾白发遥相望。堂中老仙年九十,云雾衣裳冰玉质。

把笔犹堪细字书,上马不用旁人掖。门前肃肃来轩车,堂上列坐讲唐虞。

心将造物寄游衍,道与行云时卷舒。问君何由乃能尔,玉立扬休有令子。

买臣富贵已专城,鲁侯归来还燕喜。流根之泽深无期,既有孙子能书诗。

人间共爱德星聚,天上宁无太史知。彼美堂兮深且古,彼美人兮才甚武。

愿持斯道寿国脉,万岁千秋奉明主。

稷山南庄吟六首 其四

宋代 安道

环村住户百馀家,纯朴成风力戒奢。耕读常留先世泽,閒来聚处话桑麻。

题范蠡载归图

宋代 安道

独有艰危时,方见子臣职。吴越争雌雄,彼此各努力。

夫差好拒谏,只为红颜惑。所以范大夫,留之恐倾国。

功成载归湖,斯意无人识。朗然照青史,去往皆可式。

静治堂书怀

宋代 安道

长揖薰风咏式微,譸张山鸟怪儒衣。
竹君伴我寻诗瘦,梅子从谁学道肥。
先自宦情如雾薄,可堪乡梦与云飞。
支林堂下波光好,鹭笑鸥嗔胡不归。

和张洵蒙亭诗韵

宋代 安道

九溪漓水接潇湘,万壑千岸罗水旁。
七星高耸生辉光,连天一色皆苍苍。
倚江景物似钱塘,况有万户新醅香。
古洞相对举清觞,文渊遗迹徒悲凉。
安得石枕与藤床,梦想昔人风味长。
满车薏苡胜琳琅,流传千载事微芒。
男儿生即志四方,将军异代犹封王。
感时抚事心茫茫,顾我岂有筹策良。
报国志愿不敢忘,此身未暇归江乡。

初八日告祭昭陵恭述十二韵

宋代 安道

盛德兼三代,威名定四方。文谟真显赫,武烈实飞扬。

包并收群国,虚谦集众长。网罗来俊彦,缔造辟洪荒。

卜世周垂历,开基汉启疆。灵山佳气迥,寝庙瑞云张。

旷远临平陆,幽深逼上苍。汗尝趋石马,歌欲奏芝房。

洱海销兵战,炎陬绝叛狂。功成昭默佑,告祀肃诚将。

微念通层构,含情望两厢。千官遵大典,进退尽锵锵。

咏怀三十首

宋代 安道

麒麟不践生,凤凰百鸟依。乃知圣人出,蒸庶同所归。

济世寰海服,营己妻孥违。明德丽日月,烛照通万微。

斋居含淳质,九牧生光辉。逢饥愿推食,遇寒思解衣。

礼周本由智,恩洽还重威。有如龙变化,一日乘云飞。

贞义女祠

宋代 安道

幼年曾读贞女碑,坐想濑水清涟漪。
试来江东吊李白,瓣香敬谒贞女祠。
平生不数子胥子,鞭平进诸何至此。
有金投濑竟何为,当时岂为将军死。

送陈岳克厚归琼河

宋代 安道

钟山高高淮水深,客乡无日不登临。寒风忽起故园念,征帆便挂长江心。

浮生萍梗本无定,此夜樽酒还同斟。骊歌一曲不忍听,飞鸟吾犹恋旧林。

晴偏好

宋代 安道

平湖百倾生芳草。芙蓉不照红颠倒。东坡道。波光潋滟晴偏好。

四言诗·祭母文

宋代 安道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劈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