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叶梦得
又明日复同惇立总领吴德素运使章思台过天禧寺登雨花台再用前韵
言经朱雀桁,复度白鸡年。谢公不可见,废垒蔓草缠。
三日瞰坰牧,所怀多昔贤。陂陀北城墩,谁可作九泉。
石头控峥嵘,目尽西南天。定都记孔明,赤壁方凯旋。
惟初鼎足计,用意良已虔。更作长干行,秦淮乱清涟。
残春扫馀花,密叶未有蝉。高台略四远,绿野浮芊眠。
午阴久未移,幽景为我延。使君固不凡,况有嘉客先。
老大百念息,爨馀岂遗烟。了知尘外心,本自无间然。
虞美人(赠蔡子因)
送王升归知果州
何处西南是果州,黄柑殊胜木奴洲。使君自喜乡闾近,骚客仍怜井邑幽。
盗贼燕秦犹未息,山川楚越已先秋。原头兵马今多少,更与将军论木牛。
蔡子因前韵留别再答二首 其二
已议营屯列上留,稍欣群盗障横流。三时旧业终应在,万里长征亦少休。
和策但令均挟纩,壮图何用辄焚舟。东都自是兴王地,虎踞宁须问石头。
送沈传曜
卞峰摩青空,东望乌氐墩。岂忘宿舂粮,终愧一款门。
邂逅此相过,倾怀得徐论。人言解牛刀,要使治剧烦。
未悟清庙器,朱弦列罍尊。我衰百虑息,但念三亩园。
王师肃西征,万马先云屯。何力偿赐履,缅惭羡归轩。
寄声舴艋舟,想见浮雁村。清冷尚可钓,无使霅水浑。
偶至刘少师园二首 其二
老木参天拱十围,何妨桃李间相依。却怜韩令功如许,不为山丹少霁威。
虞美人(逋堂睡起,同吹洞箫)
减字木兰花(王幼安见和前韵,复用韵答之)
祈雨 其二
今年淮西蹙胡骑,王师尽扫无馀类。武王伐纣报丰年,今者骄阳岂天意。
东求三茅西采石,塔中至人肯徒视。明朝掣电骇翻盆,妇子犹能饱遗滞。
祈雨未应复请于茅山采石庶几遂得之 其一
苗当七八月之间,甘膏不濡何太悭。飞尘蓬勃昼欲暝,坐视云物占群山。
五日一风十日雨,天方勤民辅明主。作书未敢颂风伯,寄谢群龙少劳苦。
雨中花慢(寒食前一日小雨,牡丹已将开,与客置酒坐中戏作)
浣溪沙(用前韵再答幼安)
木兰花(二月二十六日晚雨,集客湖上)
祈雨 其一
老农酣歌望扪腹,旱魃何为敢予毒。九渊再拜款神龙,仰空但见屯云簇。
天公爱民亦自惜,我愧无功神弗福。愿看一洗注天瓢,未须震暴如车轴。
水调歌头·渺渺楚天阔
忆朱氏西涧 其二
忆向中流置竹床,万钱无处买清凉。只今路断无来客,自拨新篘醉几场。
永遇乐(寄怀张敏叔、程致道)
临江仙(次韵洪思诚席上)
久不饮酒厨人献白醪却之
老大无堪百不能,年来但可饮三升。斋厨何用须佳酿,莫遣征南误见称。
观化堂编校旧书 其一
赫日真能永,微风亦自凉。故应便北户,何敢厌东墙。
汲水聊为戏,翻书却未忙。平生閒与懒,并觉味兼长。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198篇诗文
苦萨蛮(己未五月十七日赠无住道人)
竹马儿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水调歌头(癸丑中秋)
立秋二首 其二
题怀隐庵
浣溪沙(意在亭)
江城子(再送卢倅)
赠胡季昭
菩萨蛮(湖光亭晚集)
题子因双鸠百叶桃画
徐惇立相过
雨夜与模论中原旦起模与徐惇济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二
千秋岁(次韵兵曹席孟惠廨黄梅)
临江仙(次韵答幼安、思诚、存之席上梅花)
府中即事 其一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其四
刘太保招抚淮北刘马军屡奏捷
鹧鸪天(元夕次韵干誉)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其三
山间每岁正月望夜梅花正
点绛唇(丙辰八月二十七日雨中与何彦亨小饮)
同惇立游蒋山谒宝公塔王荆公墓晚过草堂寺周颙故宅也
虞美人(上巳席上)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五
建康旧俗贵重九上巳诸曹皆休务祀神登北山参议马君独不出携诗相过 ...
东园草堂新成二首 其一
临江仙·与客湖上饮归
寄顺昌刘节使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其一
次韵马参谋新作山亭
永遇乐(蔡州移守颍昌,与客会别临芳观席上)
三月八日草堂独坐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一
闻兀朮将过淮再遣晁公昂觇师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蓦山溪(百花洲席上次韵司录董庠)
念奴娇(南归渡扬子作,杂用渊明语)
江城子·翩迁飞舞半空来
次韵马参议留别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杜坚大夫作南窗求诗为赋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江城子(大雪与客登极目亭)
贺新郎·睡起啼莺语
虞美人(寒食泛舟)
偶书为山亭五首 其三
连日边报稍稀西斋默坐
临江仙(送章长卿还姑苏兼寄程致道)
水调歌头·修眉扫遥碧
将至建康将佐出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