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宋代 叶梦得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译文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淮河环绕着楚都寿春孤城,野草丛生,河岸迷蒙。当年南朝谢家子弟,意气风发,统领数万精兵。以逸待劳痛击前秦军,苻坚百万雄师如受惊的巨鲸,在淝水中溃奔。转眼间,建立起大功。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时隔千年,八公山的草木一如当年,簇拥着险峻的峦峰。而今山头云涛聚又散,昔日的豪杰杳无迹踪。劳累终生。古今往事俱成空。可笑我吊古伤今何必太多情。叹惜谢安晚年,遭疏远,不受重用。

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注释

1、寿阳楼:指寿春(今安徽寿县)的城楼,东晋改名寿阳。八公山在寿县北,淝水经此入淮。公元三八三年,东晋谢安、谢玄以八万精兵大败苻坚八十万众于此。
2、故都:指北宋都城汴京。作者写此词时,汴京已残破,所以用“故”。
3、长淮:淮河。当时宋、金以淮河为界。
4、孤城:指寿阳城。
5、乌衣:乌衣: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东南,是晋代王、谢等名门贵族之地。
6、年少:指谢安的子、侄一班在淝水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
7、芝兰秀发:源于《世说新语》中谢玄的话:“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比喻年轻有为的子弟。
8、戈戟云横:一语双关,明喻晋军的武器像阵云一样横列开去,暗用《世说新语》中”见钟士季(会)如观武库,但睹戈戟”的典故,赞誉谢安等足智多谋,满腹韬略。
9、奔鲸:奔逃的鲸鱼,这里形容苻坚兵溃如鲸鲵之窜逃。
10、转盼:转眼之间。
11、草木:草木皆兵之意。《晋书·苻坚载记》:“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12、峥嵘:形容山势险峻。
13、劳生:碌碌的人生。
14、怆:伤感。
15、遗情:指思念往事。曹植《洛神赋》:“遗情想象。”李善注:“思旧故而想象。”
16、东山老: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
17、恒筝:桓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孝武帝猜忌谢安,不予重用。谢安听了“泣下沾襟”,孝武帝“甚有愧色”。事见《晋书·桓伊传》。

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赏析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写登山所见。词人眼中,有环绕“孤城”的“长淮”逝水,以及岸边的迷离衰草。“故都”与“依然”,表现出一种时空变换的沧桑感。“迷”与“孤”二字,则渲染了一种迷蒙、苍茫的历史厚重感,营造出怀古的感情基调。
“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用一个“想”字,引出对历史往事的回忆。当时谢安推荐自己的弟弟谢石和侄儿谢玄率军出战,因谢家居住在建康城中名门聚居的乌衣巷,而称谢家子弟为“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是作者赞扬他们少年有作为。“戈戟云横”表面写东晋军队武器齐整,兵容肃穆,实则暗指少年将领们带兵的魄力和谋略。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坐看”一词,颇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气概。当时,前秦皇帝因拥兵百万,曾说过“以吾之众旅,投鞭子江,足断其流”的话,态度骄狂。因此词人此处称之为“骄兵”。“沸浪骇奔鲸”描写苻坚的军队仓惶逃窜的景象,十分形象。
“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转盼”和“一顾”承接上句“坐看”,突出谢石、谢玄的才能和他们少年豪杰的风采,同时也表现出胜利者特有的淡定自若。“千载”接续“功成”,“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这些千年之后依然故在的景物,仿佛在向词人昭示往日的“峥嵘”,但是“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如今空有河山,豪杰却无处可寻了。感慨中隐约可见词人对当朝无人的失望。
叶梦得是南宋朝廷中坚决的主战派,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却是主和派。他遭受排挤而离京,心中满是愤慨,面对淝水之战的战场故址,回想那段成功驱逐异族侵犯的战争,自然生出今昔对比之意。
“信劳生、空成今古”,谢氏子弟劳碌一生,他们建立的功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殒,如今只空余“孤城”、“长淮”、“八公山”,向人话说当年。一切终将成空,所以词人“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以自嘲的口气笑自己太过执著纠结。
“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一句,暗含谢安晚年的一段历史典故。谢安年老时被晋孝武帝疏远,一次,在陪孝武帝喝酒时,当时的名士桓伊为他们弹筝助兴,歌曹植《怨歌行》日:“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悲慨,俯仰可观。孝武帝听完后,面有愧色。
同样是忠信见疑,词人拿谢安和自己进行对比,突出了自身处境的悲惨,谢安虽被猜疑,但尚能与孝武帝一同饮酒,且有桓伊为他仗义执言;而自己却只能暮年“独听桓筝”。下阕从“峥嵘”、“豪英”到“空成今古”、“笑我”,再到“可堪岁晚”,词情一再转折,怀古叹今的兴味丰厚浓郁,深合词人当时的复杂心情。

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绍兴三年(1133)前后,是叶梦得登寿阳(今安微省寿县)城楼及八公山而作。叶梦得在寿阳八公山登高望远,想到一段历史往事,遂发思古之幽情,缅怀谢安等的英雄业绩,自伤年暮岁晚,功业无成,写下了这篇词作。

诗人叶梦得的古诗

水调歌头 其四 湖光亭落成

宋代 叶梦得

修眉扫遥碧,清镜走回流。堤外柳烟深浅,碧瓦起朱楼。

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春色入帘钩。桃李尽无语,波影动兰舟。

念谢公,平生志,在沧洲。登临漫怀风景,佳处每难酬。

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名迹竟谁留。惟有尊前醉,何必问消忧。

鹅湖山

宋代 叶梦得

鹅王牧群鹅,浊世肯下游。
积水近天阙,有时戏沉浮。
老禅天人师,领略倾九州。
初开选佛场,坐断诸峰头。
当时江东西,海纳吞众流。
岁晚徙山麓,华堂跨龙楼。
至今韦公碑,照耀苍崖幽。
陈迹记往昔,登临纵冥搜。
重来岁月疾,俯仰五十秋。
抚事一太息,何从问马牛。
惟余拱把木,百尺环道周。
成坏各有时,干戈今少休。
空怀三宿恋,为汝半日留。
钟声远送客,雾雨昏林丘。

水调歌头·河汉下平野

宋代 叶梦得

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何事偶君同。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遥知玉斧初斫,重到广寒宫。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为我洗长空。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

浣溪沙(与鲁卿酌别,席上次韵)

宋代 叶梦得

千古风流咏白萍。二年歌笑拥朱轮。翩翩却忆上林春。
剑履便朱陪北阙,衤夸襦那更假西人。玉堂金殿要词臣。

四次韵

宋代 叶梦得

雨厌残云暝不飞,乱红犹欲点春圻。蒋陵路绝人谁到,萧寺庭荒迹已微。

偃蹇松篁空自老,参差观阁旧相辉。令威等是千年客,想有辽东独鹤归。

为山亭晚卧

宋代 叶梦得

瘦石聊我伴,遥山更尔瞻。泉声分寂历,草色借廉纤。

玉粒时能饱,霜毛日更添。平生疏懒意,况与病同兼。

祈雨 其一

宋代 叶梦得

老农酣歌望扪腹,旱魃何为敢予毒。九渊再拜款神龙,仰空但见屯云簇。

天公爱民亦自惜,我愧无功神弗福。愿看一洗注天瓢,未须震暴如车轴。

水龙吟(三月十日西湖宴客作)

宋代 叶梦得

对花常欲留春,恨春故遣花飞早。晓来雨过,绿阴新处,几番芳早。一片飘时,已知消减,满庭谁扫。料多情也似,愁人易感,先催趁、朱颜老。
犹有清明未过,但狂风、匆匆难保。酒醒梦断,年年此恨,不禁相恼。只恐春应,暗留芳信,与花争好。有姚黄一朵,殷勤付与,送金杯倒。

贺新郎·睡起啼莺语

宋代 叶梦得

睡起啼莺语。掩青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尚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江南梦断横江渚。浪黏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苹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次韵方仁声惠文编

宋代 叶梦得

他年落笔坐生风,下舍诸郎敢长雄。操缦不能陪众手,斲轮终长付良工。

镜湖漫忆归狂客,汉上谁从过德公。会向南溪寻旧约,别开小径共相通。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三

宋代 叶梦得

脱屣初无恋,遗弓故不忘。金盘徒自耸,玉椀且深藏。

付托归真主,经营有旧章。柏城森渭水,空愧寝中郎。

浣溪沙(重阳后一日极目亭)

宋代 叶梦得

小雨初回昨夜凉。绕篱新菊已催黄。碧空无际卷苍茫。
千里断催供远目,十年芳草挂愁肠。缓歌聊与送瑶觞。

虞美人(上巳席上)

宋代 叶梦得

一声鶗F774催春晚。芳草连空远。年年余恨怨残红。可是无情容易、爱随风。
茂林修竹山阴道。千载谁重到。半湖流水夕阳前。犹有一觞一咏、似当年。

次韵马参议留别

宋代 叶梦得

戎车百两去难攀,秣马前驱矢石间。析木旧津吞朔易,神都新令愯完颜。

传声已报连三捷,触热那辞冒百艰。束缚会看擒颉利,灰钉何待执戎蛮。

清谈一笑时能共,妙语千篇未可删。缓带且从黄阁老,峨冠行奉紫宸班。

分携坐叹虚悬榻,老病怀归祇故山。他日小舟能过我,万峰深处有柴关。

徐惇立罢吏部郎官出守天台待次卞山旧居因寄

宋代 叶梦得

嵇康不作绝交书,出处萧然两裕如。锦帐不妨游省户,草堂还得赋郊居。

倾崖溅水青云上,夹道轻阴落絮馀。亦记旧游聊待我,未须催驾赤城车。

鹧鸪天(雨后湖上看落花)

宋代 叶梦得

小雨初收报夕阳。归云欲渡转横塘。空回雨盖翻新影,不见琼肌洗暗香。
追落景,弄微凉。尚余残泪浥空床。只应自有东风恨,长遣啼痕破晚妆。

虞美人(同蔡宽夫置酒,王仲弓出歌人,声甚妙)

宋代 叶梦得

东风一夜催春到。杨柳朝来好。莫辞尊酒重携持。老去情怀能有、几人知。
凤台园里新诗伴。不用相追唤。一声清唱落琼卮。千顷西风烟浪、晚云迟。

又答

宋代 叶梦得

家声合继紫微郎,不独诗同沈鲍行。晚岁清谈淹幕府,中原喜气望壶浆。

颇闻时论怜衰朽,空愧君恩负宠光。肯许辋川期后约,弹冠知不借王阳。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宋代 叶梦得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乱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乱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蘋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祈雨未应复请于茅山采石庶几遂得之 其一

宋代 叶梦得

苗当七八月之间,甘膏不濡何太悭。飞尘蓬勃昼欲暝,坐视云物占群山。

五日一风十日雨,天方勤民辅明主。作书未敢颂风伯,寄谢群龙少劳苦。

叶梦得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19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