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杨恒叔无题原倡倒用李商隐韵

次杨恒叔无题原倡倒用李商隐韵

明代 叶元玉

覆雨翻空少定踪,寸心空系景阳钟。只缘路有空霄隔,岂是天无雨露浓。

秋水帘深浮翡翠,西风帐小冷芙蓉。可怜半夜相思梦,不到君门第九重。

诗人叶元玉的古诗

送吾闽薛助教移官南监养母

明代 叶元玉

万里慈闱江水南,孤儿云望思何堪。官居国学曾无几,疏述乌情巳再三。

紫陌风埃归里净,白鱼春浪梦中甘。不知温赵何为者,地下闻风也合惭。

春日写怀与陆高士

明代 叶元玉

茅庵竹径未相寻,忽忽残红又绿阴。处世浪为残岁计,看花深负一春心。

只缘未悟藏蕉鹿,岂是悭挥当酒金。自笑山林缘分薄,几番翘首付长吟。

曲江孔先生招饮

明代 叶元玉

十年不见先生面,目断岭南山万重。今日曲江江上见,不妨樽酒对芙蓉。

通州重九日送何德彰回部马上口占

明代 叶元玉

离觞掷下马头回,犹有残醺映老腮。门向夕阳多半掩,菊当佳节已全开。

送人每怕搜诗句,排闷应难费酒杯。明岁今朝我何处,不堪搔首一兴哀。

李国宾惠茶携至兰溪烹之甚佳

明代 叶元玉

白石桥边自摘茶,故人持赠意无涯。今朝烹入兰溪水,喜有清风入肺家。

挽卷为古田郑先生作

明代 叶元玉

万里天涯客,归奔亦可怜。摩挲新泪眼,指点旧山川。

狐兔眠孤冢,音容隔九泉。如何江树上,夜夜有啼鹃。

通州会汴梁和举子人于李献吉官舍次鸠字韵

明代 叶元玉

天涯何幸识荆州,高兴真同汗漫游。满瓮松花春酿酒,一帘灯火夜登楼。

吟肩矻矻诗攻瘦,花影沈沈月上稠。回首古今俱是梦,笑他机巧不如鸠。

次高邮湖

明代 叶元玉

湖水漫漫无畔岸,风波日日有人行。输他林下幽栖客,閒看梅花破雪清。

雨中端午有感次伍天锡韵

明代 叶元玉

采蒲搴艾两休休,五月天时似早秋。白石有人呼节酒,汨罗无客棹孤舟。

浮云蔽日山川暗,淫雨漫天草木愁。对节感时心不了,几番回首愧沙鸥。

桐庐会乡同年陈大尹

明代 叶元玉

同榜题名二十年,东西踪迹两茫然。桐江幸与踪生会,花县争传大尹贤。

豺虎闻风咸敛迹,荒芜得雨尽成田。朝家正有旌贤诏,荐疏行看到日边。

使天津舟中谩兴

明代 叶元玉

袅袅东风入鬓丝,奚奴随处可收诗。江山好景谁争得,花鸟深愁我独知。

老去不须营世计,病来祗合问良医。俸钱买得溪翁酒,醉倒篷窗也不知。

独石道中遇雪

明代 叶元玉

历遍穷边万仞山,南人底耐北风寒。雪花似与人相识,故故飞来扑马鞍。

揭阳道中 其一

明代 叶元玉

一年一度此行春,深愧无恩及野人。也有一端堪自解,满田清水稻花新。

送节推曾良忠之苍梧

明代 叶元玉

天涯歧路别,何处是苍梧。梅岭蛮烟净,藤江月色孤。

狱清闲狴犴,波静息天吴。莫叹炎方远,乾坤亦版图。

次杨恒叔无题原倡倒用李商隐韵

明代 叶元玉

覆雨翻空少定踪,寸心空系景阳钟。只缘路有空霄隔,岂是天无雨露浓。

秋水帘深浮翡翠,西风帐小冷芙蓉。可怜半夜相思梦,不到君门第九重。

次韵游宝通寺

明代 叶元玉

诘朝载酒宝通寺,食盒春檠但小装。千里春风伤鬓雪,十年尘梦愧松篁。

绿阴屈指无三月,白日题诗共一堂。醉后浩歌还起舞,不妨人笑老夫狂。

哭老子

明代 叶元玉

六十得一儿,命名曰老子。头大趾亦方,眉秀目颇美。

唇齿红且白,鬓脚垂两耳。肌肤更坚实,神色一秋水。

忆昔学行时,匪跌即跛倚。脚根一有力,疾走竟不止。

出入有所见,历历用手指。有时牵我衣,一步一回视。

及其渐学语,小鸟鸣花里。舌尖涩且艰,句句带渣滓。

一朝语忽明,轻清真可喜。饭熟叫我食,天明呼我起。

客来方揖罢,报我几倒屣。张拱学侍立,差可成人比。

见我看书时,拉取凭小几。而也而也诵,指字直到底。

有时见作书,彼则强索纸。把笔信糊涂,殆若归鸦比。

岁时或祀先,我跽彼亦跽。我口方致词,彼口亦云尔。

老夫见乖觉,自庆得兰茝。夫何香不永,遽逐萧艾死。

尔死我何堪,哭声彻闾里。坐卧欲发狂,动作自委靡。

有时梦中见,血泪流未巳。

厓翁亭为前人作

明代 叶元玉

古厓慕高士,驾车到竹林。清论正有趣,薄言日西沈。

子今构斯亭,人岂识子心。子有无弦琴,舍我谁知音。

弘治六年九月本部奏差宣府沿边清理草束重九日出京次榆河驿

明代 叶元玉

皇华使节驻榆河,下马令人感慨多。独坐夜窗浑不寐,一钩明月挂烟萝。

谢南雄林太守郊饯

明代 叶元玉

先生饯我七松堂,风送松花入酒觞。四海幸逢松骨肉,百蛮应识远冠裳。

歌成喜有清风在,醉后何妨古道长。欲谢次公惭不尽,便须挥翰写甘棠。

叶元玉

叶元玉

叶元玉,号古崖,清流县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初为户部侍郎,后任广东潮州知府。为清流著名诗人,著有《古崖集》。► 5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