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子衿

子衿

宋代 安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安道子衿译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难道就不给我寄传音讯?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看你,难道你就不能到我这来吗?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走来走去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观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经有三个月那样长!

安道子衿注释

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服的胸前部分。
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宁(nìng):岂,难道。
嗣(sì)音:保持音信。嗣:接续,继续。
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挑(tiāo,一说读tā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
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安道子衿赏析

  《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维肖维妙,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 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安道子衿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歌者热恋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

诗人安道的古诗

再用韵送陈廷卓大尹释服上京

宋代 安道

铎声遥下广文骖,唤醒人间醉梦酣。濂洛醒源清彻底,潇湘两岸翠成岚。

柏台方拟还京北,椿府那知又广南。移孝为忠今日事,旌书遥下紫泥缄。

夏五月过玉山见娄江诸故人漫兴之作

宋代 安道

梅风发时海寇去,相见要令怀抱开。
乍喜岂论生理事,空言独叹济时才。
桐花金井莺声过,月色凉台凤吹回。
不得清吟会诸老,履痕犹在竹间苔。

咏怀四首 其四

宋代 安道

欲写天书奉玉皇,双悬日月借黎光。千金一刻春难买,付与斯文著作郎。

呈痴绝庵主颂

宋代 安道

痴绝有庵不肯住,弄老挑云径山去。
地水火风分裂时,亲书赠予黄葛布。
蜕封读罢咽无语,会得龙须能辟暑。
岂知玉骨本清凉,书则珍藏布不取。
源老忽踏幽深路,道在隔山遥望处。
巨帙已载闲葛藤,何堪又送闲家具。
开眼一看笑呵呵,犹有这个可奈何。
来而不往非世法,聊效芹忱愧不多。
两角茶,十袋曲,宝瓶飞钱五十万。
虔心献此一瓣香,奉为禅师作清荐。
且问先师来不来,玉山庵顶碧云开。
更烦大众打圆相,拨取青莲火里灰。

江城子·吊何云阳袁部郎

宋代 安道

湘头宿草已多时。苦相思。赋新诗。人去薇垣,并遣问袁丝。

犹谓云阳人尚在,归执手,共倾卮。

今年闻雁不胜悲。已心灰。泪如縻。又道袁丝,坟上白杨枝。

天地榛芜人去也,耆旧传,更论谁。

题晋卿王诜图绘

宋代 安道

顾陆张吴宝绘堂,风花雪月保宁坊。风囊玉轴三千幅,翠袖金钗十二行。

数笔丹青参李范,一时迁谪为苏黄。太原珍玩名天下,旧迹犹凭古印章。

正月七日翰林诸寮于敝寓山池为瀛洲之会阄韵得七言近体二章 其二

宋代 安道

客邸长安水竹居,能堪八座拥朝裾。幔亭正启神仙宴,花径初停长者车。

幽洞驻云迷紫翠,碧池消雪漾清虚。莫嫌菲薄无供给,留取新题石上书。

题耕图二十三首 其三 第三图

宋代 安道

每当旰食念民依,南亩三时愿不违。已见深耕还易耨,绿蓑青笠雨霏霏。

赠姚复庄燮

宋代 安道

蛟虬出没莽回皇,大海称为百谷王。当世期卿真学问,少年便尔擅文章。

华严佛历三千劫,宗动天垂卅六光。努力青云图盛业,马周陈亮庶相方。

题朱伦瀚手指画雪梅竹二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指端写出犯寒梅,老干单枝雪里培。疑是江南春色晚,红芳遍野点青苔。

玉蝴蝶 竹舫斋中醉别,同仙裳、镜如步月城南,因遇冰幢师达曙

宋代 安道

醉罢三通樵鼓,起来作别,烟月苍茫。为访城南,老衲又扣禅房。

犬牢牢、竹篱夜静,松冷冷、土壁苔荒。启云堂。旃檀香灺,稽首明王。

徜徉。一谈一笑,或行或坐,宾主相忘。忒也轻狂。通宵幽课兴偏长。

抚金徽、引商刻羽,涤破砚、泼墨生香。只琴张。冥心缄口,宴坐绳床。

和感遇并杂诗六首 其六

宋代 安道

乔木岂无枝,高山亦有岑。嘤鸣尚求友,我独无知音。

沉叹和氏璧,掩抑嵇生琴。谁令抱奇蕴,恻恻多苦心。

夜与许生酌别

宋代 安道

丈夫重功名,车轮不停走。金门欲通籍,安能事畎亩。

长途会合亦非偶,与君且醉金陵酒。夕阳衰草起沧洲,更欲为君沽一斗。

酒酣灯下看吴钩,落魄谁怜马少游。跨鹤不归沧海去,却教何处觅瀛洲。

新学丛志馆来徵诗,为及编辑李君

宋代 安道

学问今徵外九州,象胥蛮隶一兼收。奇肱国送飞车至,深目人乘红驭游。

黑白黄红新族谱,亚、欧、非、美秘阳秋。从兹刮眼看高论,陆贾潜夫在校雠。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 其七 太傅奉太上皇帝 ...

宋代 安道

大哉尧乎,南向垂裳。君哉舜也,拜而奉觞。缫藉光华,鼓钟铿锵。

三事稽首,宋德无疆。

香奁八咏 其二 黛眉颦色

宋代 安道

落花雨歇春日西,杨柳锁烟莺乱啼。玉人缄恨不能语,两蛾对蹙春山低。

离愁一味如尝胆,额上兰煤香半减。风流京兆知不知,他日归来看浓淡。

寄满洲国外交总长同宗介石君

宋代 安道

长白山高风雪寒,松花江阔奔狂澜。三千民众建新国,直上扶摇鹏翮抟。

五族共和尾不掉,问谁铁石为忠肝。夺取河山压孤寡,胡儿石勒嗤权奸。

善后东亚不筹策,久迷当局清旁观。强要终忌鼠投器,躁急应愁猴毁冠。

南海幽囚旧天子,复辟军中咨议官。奋飞神雀得生处,不冻山头悲纥干。

霖雨苍生罢丝竹,吾宗晋室扶偏安。哀鸣鸿雁集中泽,为谋稻粱心力殚。

速选精骑出诛叛,城攻马保降都曼。珠履孟尝门下客,宁弹剑铗歌冯驩。

欲说秦师烛之武,壮不如人老更难。只合披裘富春去,子陵台上垂渔竿。

采桑子 其一 寒食日寒,拟冯正中

宋代 安道

残寒犹滞东皇辔,花意迁延。人惜囊钱。冷落青帘酒市仙。

旧欢已坠知难续,冷节堪怜。蜡烛偷传。明日箫声又暖天。

咏史七律三首

宋代 安道

雄心誓与国存亡,蹇蹇精忠气激昂。诸葛蹇生终辅汉,沙陀三世永称唐。

招徕频却天朝诏,拓辟来开盘古荒。堪叹骑鲸人去后,朱家苗裔孰扶匡。

香奁八咏 其一 金盆沐发

宋代 安道

一片香云湿不飞,翠光浮动影娥池。盈盈蝉翅含风冷,剪剪鸦翎带雨垂。

泉沫乱跳珠错落,指尖微露玉参差。妆成倦把阑干倚,滑堕金钗不自知。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