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静爱

静爱

宋代 安道

静爱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爱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爱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爱之为美,美人之贻。

安道静爱译文

静爱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静爱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爱美。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爱之为美,美人之贻。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安道静爱注释

静爱:贞静娴雅之爱。
姝(shū):美好。
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
爱:“薆”的假借字。隐蔽,躲藏。
踟(chí)躇(chú):徘徊不定。
娈(luán):面目姣好。
贻(yí):赠。
彤管:不详何物。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有:形容词词头。
炜(wěi):盛明貌。
说(yuè)怿(yì):喜悦。
爱(rǔ):汝,你,指彤管。
牧:野外。归:借作“馈”,赠。
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
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实在,诚然。
异:特殊。
匪:非。
贻:赠与。

安道静爱鉴赏

  《静爱》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爱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最早《毛诗序》云:“《静爱》,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爱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爱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接近本义,但指男爱正常的爱情活动为“淫奔”,仍是头巾气十足,与汉儒解诗言及妇爱便标榜“后妃之德”同一弊端。
  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也可见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爱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闲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具特征性,很好地刻划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两章,从辞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之事是倒叙的。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首句“静爱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爱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之成为一种佯似。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
  读诗的第二、第三两章,读者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对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有进一步的感受。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不妨说已成为一个具有能指优势的特殊符号。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说(悦)怿”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接受荑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结尾“匪爱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义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典型动作刻划人物的恋爱心理可以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读完此诗,对那位痴心小伙子的一腔真情,读者必然深受感动。

安道静爱创作背景

  《邶风·静爱》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爱青年的幽期密约。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爱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爱的爱情活动。

诗人安道的古诗

晒槃

宋代 安道

平如铺簟浅于舟,谷实摊来亦易收。尝笑昔年高凤麦,漫教平地雨漂流。

西山杂诗 其三

宋代 安道

无穷台殿倚山椒,土价黄金向此消。常侍不来僧独在,游人还自说先朝。

罗浮山

宋代 安道

乾坤未失鹿,沧海欲飞灰。
人已逃时去,山犹择地来。
寒流清有影,怪木老非梅。
西有龙翔寺,禅门彻夜开。

霅溪夜宴诗 其八

宋代 安道

凤鶱鶱山降瑞兮,患山鸡之杂飞。玉温温山呈器兮,因珷玞之争辉。

当侯门之四辟兮,墐嘉谟之重扉。既瑞器而无庸兮,宜昏暗之相微。

徒刳石山为舟兮,顾沿流而志违。将刻木而作羽兮,与超腾之理非。

矜孑孑于空江兮,靡群援之可依。血淋淋而滂流兮,顾江鱼之腹而将归。

西风萧萧兮湘水悠悠,白芷芳歇兮江蓠秋。日晼晼兮川云收,棹四起兮悲风幽。

羁魂汨没兮我名永浮,碧波虽涸兮厥誉长流。向使甘言盛行于曩昔,岂今日居君王之座头。

是知贪名徇禄而随世磨灭者,虽正寝之死乎无得与吾俦。

当鼎足之嘉会兮,获周旋于君侯。雕盘玉豆兮罗珍羞,金卮琼斝兮方献酬。

敢写心兮歌一曲,无诮余持杯山淹留。

减兰十梅(晚)

宋代 安道

天寒欲暮。别有一般姿媚处。半载斜阳。宝鉴微开试晚妆。淡烟轻处。渐近黄昏香暗度。休怕春寒。秉烛重来子细看。

东门之杨

宋代 安道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忆王孙 晓起追忆

宋代 安道

朝慵恋恋一衾温。梦里无痕又有痕。彷佛寻诗叩筚门。

过荒村。月下啼鹃欲断魂。

奉酬汪石潭宗伯

宋代 安道

八座高衔礼绝攀,两朝清望重于山。招延隽老皆登用,揣量非才合置閒。

驽骀岂复思千思,广厦终期庇万间。谁意用儒逢世理,一尊相属重开颜。

大安人至

宋代 安道

冻雨杂零雪,柴门不敢开。
持来一片纸,谁自大安来。
元帅方归沔,边书又报阶。
忍寒再三问,老弟几时回。

嘲周颛

宋代 安道

龙津掉尾十年劳,声价当时斗月高。
惟有红妆回舞手,似持霜刀向猿猱。

减字木兰花(蒋园口号)

宋代 安道

琉璃一片春湖面。画舫游人帘外见。水边风嫩柳低眠,花底雨干莺细啭。
秋千寂寂垂杨岸。芳草绿随人渐远。一番乐事又将离,金盏莫辞红袖劝。

同张少亭看牡丹口占

宋代 安道

野菊寒篱下,幽兰傍泽隈。牡丹生富贵,还许待春来。

送李文仲游燕

宋代 安道

苕霅君休恋故乡,北游早控紫丝缰。
如今燕赵虽非旧,终是英难结客场。

支硎山十二咏 其十 碧淋泉

宋代 安道

泉流苔石下,潆渟映空碧。上有疏篁枝,苍苍同一色。

缝衣领诗

宋代 安道

一自乡关动战锋,旧愁新恨几重重。肠虽已断情难断,生不相从死亦从。

长使德言藏破镜,终教子建赋游龙。绿珠碧玉心中事,今日谁知也到侬。

次韵酬林小眉世兄

宋代 安道

满腹牢骚不自持,东篱载酒恰当时。邀朋击钵吟成帙,好续菽庄三九诗。

寄长吉孙二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别尔忽经岁,言归欣好音。神清率更瘦,学苦郑玄心。

竹径依山远,沙溪过雨深。世科思汝父,即已御祥琴。

天台石梁

宋代 安道

何处觅灵踪,天台第一峰。
云深唯见寺,夜静忽闻钟。
卓锡随飞鹤,谈玄起蛰龙。
石桥如有约,跨月坐从容。

一剪梅 题画梅摺箑赠别景姜

宋代 安道

绘就罗浮绝世妆。客里流光。扇里春光。一枝横处月昏黄。

逗入诗肠。沁入离肠。

摺叠玲珑袖底藏。赠到他乡。携到家乡。愿君珍重惜馀芳。

展向蓬窗。记向芸窗。

剖蚝篇有引

宋代 安道

生不识珠玑艳绮罗香,红妆窈窕誇姬姜。又不愿郁金裙缠头锦,送客留髡长夜饮。

但爱蚝肥孕珠胎,随月圆腻著手开。琼浆玉屑软于苔,盈筐盈筥肩归来。

吁嗟乎,蚝石触侬鞋,蚝房刺侬手。海水湿衣裳,海飞吹罶。

磨蝎入身宫,于心亦何咎。君不见挂帆拾海月,才士风流今未绝。

又不见田川采文蠃,丈夫封爵名巍峨。剖蚝剖蚝且自喜,食贫之家固如此,浣纱亦有西施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