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燕燕

燕燕

宋代 安道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安道燕燕译文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妹子今日远嫁,相送郊野路旁。瞻望不见人影,泪流纷如雨降。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子飞翔天上,身姿忽下忽上。妹子今日远嫁,相送不嫌路长。瞻望不见人影,伫立满面泪淌。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燕子飞翔天上,鸣音呢喃低昂。妹子今日远嫁,相送远去南方。瞻望不见人影,实在痛心悲伤。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二妹诚信稳当,思虑切实深长。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常常想着父王,叮咛响我耳旁。

安道燕燕注释

燕燕:即燕子。
差(cī)池(chí)其羽:义同“参差”,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瞻:往前看;弗:不能。
颉(xié):上飞。颃(háng):下飞。
将(jiāng):送。
伫:久立等待。
仲: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妹。任:信任。氏:姓氏。只:语助词。
塞(sè):诚实。渊:深厚。
 终…且…:既…又… ;惠:和顺。
淑:善良。慎:谨慎。
先君:已故的国君。
勖(xù):勉励。寡人:寡德之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安道燕燕鉴赏

  《燕燕》全诗四章,前三章重章渲染惜别情境,后一章深情回忆被送者的美德。抒情深婉而语意沉痛,写人传神而敬意顿生。
  前三章开首以飞燕起兴:“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朱子语类》赞曰:“譬如画工一般,直是写得他精神出。”阳春三月,群燕飞翔,蹁跹上下,呢喃鸣唱。然而,诗人用意不只是描绘一幅“春燕试飞图”。而是以燕燕双飞的自由欢畅,来反衬同胞别离的愁苦哀伤。此所谓“譬如画工”又“写出精神”。接着点明事由:“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父亲已去世,妹妹又要远嫁,同胞手足今日分离,此情此境,依依难别。“远于将之”、“远送于南”,相送一程又一程,更见离情别绪之黯然。然而,千里相送,总有一别。远嫁的妹妹终于遽然而去,深情的兄长仍依依难舍。这里诗歌运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感人的情境:“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先是登高瞻望,虽车马不见,却行尘时起;后是瞻望弗及,唯伫立以泣,伤心思念。真是兄妹情深,依依惜别,缠绵悱恻,鬼神可泣。这三章重章复唱,既易辞申意,又循序渐进,且乐景与哀情相反衬;从而把送别情境和惜别气氛,表现得深婉沉痛,不忍卒读。
  四章由虚而实,转写被送者。原来二妹非同一般,她思虑切实而深长,性情温和而恭顺,为人谨慎又善良,正是自己治国安邦的好帮手。她执手临别,还不忘赠言勉励:莫忘先王的嘱托,成为百姓的好国君。这一章写人,体现了上古先民对女性美德的极高评价。在写法上,先概括描述,再写人物语言;静中有动,形象鲜活。而四章在全篇的结构上也有讲究,前三章虚笔渲染惜别气氛,后一章实笔刻画被送对象,采用了同《召南·采蘋》相似的倒装之法。
  《燕燕》之后,“瞻望弗及”和“伫立以泣”成了表现惜别情境的原型意象,反复出现在历代送别诗中。“伫立以泣”的“泪”,成为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艺术意象之一。

安道燕燕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具体的创作背景,《毛诗序》记载是“《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是卫庄姜于卫桓公死后送桓公之妇大归于薛地的诗。

诗人安道的古诗

辛丑元日

宋代 安道

冻柳寒梅旱未舒,大风无乃发吾庐。
春柈安得青丝菜,岁酒唯供赤尾鱼。
槐里直臣空折槛,平津丞相未悬车。
圣人欲赐临轩策,谁上当年贾谊书。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宋代 安道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四戒示诸生 其一 戒博奕

宋代 安道

余作四箴言,偏攻博奕门。人财那可得,己禄已先奔。

一掷能倾产,千呼会爽魂。嗔痴寻苦业,贪欲是迷根。

外负乡闾诮,中伤父母恩。黄金孤注尽,白昼五时昏。

礼乐妨综理,诗书废讨论。何如谢徒辈,吾道凛然尊。

灞桥寄内

宋代 安道

太华终南万里遥,西来无处不魂销。闺中若问金钱卜,秋雨秋风过灞桥。

杨岐会和尚赞

宋代 安道

灰头士面,弄假像真。
三脚肪子,独角麒麟。

卜算子(题徐仙亭)

宋代 安道

流水一湾西。晚坐孤亭静。不见高人跨鹤归,风竹摇清影。往古与来今,休用重重省。十里梅花雪正晴,月挂遥山冷。

殉难三烈诗 其一 廖秉钧

宋代 安道

仓皇书记孰堪亲,草泽今来刘道民。白首参军刚草檄,青衿报国竟捐身。

十年落拓无知己,一死从容绝可人。引颈衔须犹骂贼,胶庠正气未沉沦。

大江东去·卅家尺素题词

宋代 安道

鲤鸿迢递,有东西南北,一时贤者。廿载交游期道义,富贵非吾知也。

雪立门高,诗敲榻短,香岛传佳话。裒然成帙,琼琚谁比声价。

况兼纸上云烟,毫端月旦,字字关文化。人自平权他敬让,礼学宣尼拜下。

折戟沉沙,灵犀点世,冥晦鬼神诧。五羊屈指,海山同此风雅。

蠡勺亭观海

宋代 安道

登高丘而望远海,坐见万里之波涛。长天见廓云景异,春阴偃蹇鱼龙高。

怒潮乘风立千丈,虎蛟水兕纷腾逃。群灵潜结万蜃气,一痕未没三山椒。

须臾势尽潮亦止,波淡天清静如绮。菱苔沈绿纷塘坳,螺蚌摇光散沙汭。

参差岛屿罗殊域,纷如星宿秋天里。击我剑,听君歌,有酒不饮当奈何。

日主祠前水萧瑟,仙人台上云嵯峨。羡门高誓不可见,秦皇汉武空经过。

祇今指顾伤怀抱,黄腄㡉瓶尽荒草。人生快意无几时,明镜朱颜岂长好。

吾将避世女姑山,不然垂钓蜉蝣岛。

饮故祭酒黄公园林

宋代 安道

记曾飞矢集蛮毡,一着鞭争万骑先。
邑篆愧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
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
此日隔花参簿尉,乌纱同乐太平年。

渔家傲 乡居春日感事

宋代 安道

恰似渊明归栗里。闲情惯把吟筇倚。万壑青苍惯画里。

春色美。孤村落日炊烟起。

四野犹闻严战垒。飘摇不定频迁徙。虽可生存何足喜。

兵未弭。终虞白发惊魂褫。

桃花浪

宋代 安道

一湾遥接避秦居,夹岸缤纷涨居初。水面文章花烂漫,源头干满月盈虚。

千层翻雪春晴后,几数流霞夕照馀。盛世于今无祸乱,问津不见武陵渔。

赵学士求颂

宋代 安道

身前身后独灵灵,一切如来出此经。
歇尽狂心便相见,水秋天净月亭亭。

读飞香圃诗草二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新诗清绝点尘蒙,心惬芝兰臭味通。不教西林芳草歇,风流远绍茂卿公。

减兰十梅(雨)

宋代 安道

潇潇细雨。雨歇芳菲犹淡伫。密洒轻笼。湿遍柔枝香更浓。
琼腮微腻。疑是凝酥初点缀。冷体相宜。不似梨花带雨时。

菩萨蛮 秋溪返棹

宋代 安道

芦花漾白波浪浅。秋鸿斜带秋云展。竹里隐茅堂。篱边晚菊黄。

野烟添树色。叶叶红如拭。处处砻歌声。霜清月倍明。

醉司命

宋代 安道

寒空深碧星如沙,轰天爆竹飞银花。黄钱卷风纸马碎,松柏烧烟飏空翠。

香醪奠地前致词,请神痛醉神休辞。臣之醉神有深意,恐神奏对多顾忌。

灵霄秉笏论人地,好藉香醪壮胆气。秣刍豆,饲神马。

糖堆盘,水盈斝。神之去兮白云随,天风飒飒飘灵旂。

沈沈更漏寒宵永,儿童镫下争糖饼。

赠尼还俗

宋代 安道

脱却霞裾着绣裾,仙凡从此路岐分。
蛾眉再尽再当时月,蝉鬓重梳旧日云。
玉貌缓将莺镜照,锦衣兼把麝香薰。
屏直乍得萧郎爱,更没心情忆我君。

寄朱给谏伯雨

宋代 安道

秣陵烟月叹离居,长忆招邀驻笋舆。尘世浮踪难自定,故人欢好已全疏。

寻山寺隐松萝胜,坐竹池涵几席虚。别后此心何所寄,江鸿频展八行书。

双溪亭

宋代 安道

雨过画桥跨蝃蝀,月明玉塔卧晴澜。
景全堪作吾乡冠,还有沈碑客未看。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