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有枢

山有枢

宋代 安道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安道山有枢译文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坡上面有刺榆,洼地中间白榆长。你有上衣和下裳,不穿不戴箱里装。你有车子又有马,不驾不骑放一旁。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享受心舒畅。
山有栲,隰有杻。子有廷内,弗洒弗扫。子有钟鼓,弗鼓弗考。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上长有臭椿树,菩提树在低洼处。你有庭院和房屋,不洒水来不扫除。你家有钟又有鼓,不敲不打等于无。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占有心舒服。
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山坡上面有漆树,低洼地里生榛栗。你有美酒和佳肴,怎不日日奏乐器。且用它来寻欢喜,且用它来度时日。一朝不幸离人世,别人得意进你室。

安道山有枢注释

枢(舒shū)、榆(余yú)、栲(考kǎo)、杻(扭niǔ):皆为树木名。
隰(xí):指低湿的地方。
曳(叶yè):拖。娄:即“搂”,用手把衣服拢着提起来。《正义》:“曳娄俱是着衣之事。”
宛:通“菀”,萎死貌。
栲(kǎo):《毛传》:“栲,山樗(初chū,臭椿)。杻,檍(亿yì)也。”《传疏》:“山樗与樗不同。……叶如栎木,皮厚数寸,可为车幅,或谓之栲栎。”
廷:指宫室。
埽(扫sào):通“扫”。
考:敲。
保:占有。
永:《集传》:“永,长也。……饮食作乐,可以永长此日也。”

安道山有枢鉴赏

  《山有枢》通篇口语,可以将这首诗理解为一位友人的热心劝勉,他看到自己的朋友拥有财富却不知享用,也许是斟为节俭,抑或是因为生性吝啬,又或者是因为忙于事务没有时间,无法过上悠游安闲的生活,无法真正地享受人生,因此,不禁怒从中来,言语激烈,严厉警醒,一片赤诚。
  第一涨中“山有……,隰有……”是起兴之语,与后文中所咏对象没有多少联系,只是即兴式的起兴。首章言友人有衣服车马,但没有用正确的方式使用,作者以为应该用“曳”、 “娄”、 “驱”、 “驰”的方式,尽情享用它们,否则自己死去之后,只能留给别人。这里的“曳”、“娄”,是一种非同一般的穿衣打扮方式,不同于日常, “驱”、 “驰”所指的也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赶路,而是郊游等娱乐活动,代表一种安闲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与第一章相似.只是把笔触转向房屋钟鼓,说它们需要“洒扫”、“鼓考”。可见主人并不是吝啬,而足节俭或太忙,因为越是吝啬的人,越会对自己的财物爱惜得无以复加,一定会把它们收拾得整齐干净,不会“弗洒弗扫” 再结合主人空有编钟大鼓,却从来都不敲不击,可以推测出主人真的灶忙。虽然家资殷富,但没有享乐的时间和闲心。
  第三章是整个诗篇的重点,关键四句为“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涛作三章都是口语,到这里突兀地出现了“喜乐”和“永日”两个内涵深远的词,显得不同寻常。关于“喜乐”的意思,有评论者提出是“诗意地栖居”、“诗意地生存”,“永日”为“延日”之意,即延长自己的生命,使生命变得美好而隽永。这两个词.将诗的意志和内涵提升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使得通篇口语和直接言死的粗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由此,整篇文章的脉络和内涵变得清晰:作者和友人都是贵族阶级,家资殷富,但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尽相同,诗人的主张是,生命是短暂的,应该及时行乐,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喜乐,达到永乐。而那个侧面描写的友人,则主张努力工作,认真创造价值。这首诗作,就是在讨论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更加有价值,诗意深刻之处正在于此。

安道山有枢创作背景

  春秋时期,晋昭侯不能通过修道治理国家,有财不能用到适处,有钟鼓乐器不能熏陶情趣,有庙堂朝廷却不能及时洒扫,导致国政荒废,人民离心,国家处于危亡的边缘而不知防范,国人因此作诗来讽刺他。

诗人安道的古诗

夸父逐日

宋代 安道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游虎丘见瞎堂扁额有感

宋代 安道

入山认得本来踪,识破机关境界同。
水自东流山自秀,因缘只在笑谈中。

评何斌遣郭平打探鹿耳门至赤崁城水道

宋代 安道

非关沧海变,多是地脉灵。若不假诸辈,何由入典型。

谒古庙二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缘回数里道,盘互百重山。攀林兴不极,沿流趣自閒。

云度肩舆里,花明丛竹间。神宫藏阒寂,龙井锁潺湲。

时见林中侣,相携采蕨还。

送陈射文出关省亲

宋代 安道

北望云山气早秋,烦将一语慰边愁。时清屡见生还客,会有恩波到白头。

西归赞

宋代 安道

壁观九年,葫芦按水。
无计脱身,强分皮髓。
只履栖栖何处归。月明后夜思熊耳。

赴任南礼部九卿会饯于万福庵次韵留别 其一

宋代 安道

五云回首望宸宫,感激皇恩覆载同。身比马牛难报主,心随江汉亦朝宗。

镐丰故拟周京重,礼乐亲知舜典崇。自是臣劳均出入,岂将鸿迹叹西东。

领淳安柴墟席上留别赠行诸公

宋代 安道

长安倾盖荷先知,投赠今宵剩有诗。水国山晴舟去远,春明花早燕归迟。

坐残曙漏犹高咏,数过韶华滞去期。最是玉河堤畔柳,依依偏向别离时。

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 李聿《茗侣偈》

宋代 安道

采采春渚,芳香天与。涤虑破烦,灵芝之侣。

喜雨和郭司业

宋代 安道

入秋忽听翻江雨,长夏空瞻落槛云。顿失尘熇净如洗,乍迷山翠杳难分。

民情正望仓箱富,神荐犹凭黍稷芬。更喜清凉慰幽独,简编遥夜坐膏焚。

西江月 调张季良文会馆

宋代 安道

未要花枝照眼,且教尊酒扶头。人生佳处好迟留。放我论文会友。赢得清时无事,算来白甚闲愁。百年日月水东流。少壮几时回首。

子用济有远行诗以贻之

宋代 安道

吾子廉吏孙,读书昧生理。
三十未成名,徒然还乡里。
外侮旋复来,内忧方未已。
忽然远行役,披衣中夜起。
明星光在天,河流正弥弥。
行云有返期,游子靡所止。
揽涕下高堂,长途从此始。

和钦第读予孙吴之作

宋代 安道

少狂拂剑指天山,中岁驱驰万险艰。
射虎将军频出塞,堕茑老子晚征蛮。
莫夸兵法来圯上,但爱拿音出苇间。
风后大鸿三引首,一波长乞白鸥閒。

台海防夷歌

宋代 安道

山防夷,海防夷,望楼筑在水之湄。红楼巨炮一齐列,木城坚制利行师。

首防夷,尾防夷,南北二路羽书驰。港深无碍唯淡水,全台扼要此偏宜。

朝防夷,暮防夷,丁役梭巡刻不离。去岁至今年计两,未知何日释狐疑。

官防夷,民防夷,增兵转饷无已时。更觉张皇招义勇,恐有奸徒便其私。

吁嗟乎,台海沙线为锁钥,表深里浅势难窥。天生此地重设险,商船往来尚可危。

虽然有备称无患,未若劫盗先自治。不闻蟊贼乃内讧,曾诱外寇入藩篱。

聊陈管见书数语,愿上当道良有司。

附:郭翰酬织女

宋代 安道

人世将天上,由来不可期。谁知一回顾,更作两相思。
赠枕犹香泽,啼衣尚泪痕。玉颜霄汉里,空有往来魂。

奉题赠中宪大夫四川崇庆州牧常君殉难纪略后

宋代 安道

长白之山何灵长,磅礴郁积坤维张。蔚为哲人应国运,久与青史争辉光。

其中常公更杰出,实亶灵秀摛文章。受天者多积者厚,忠诚贯日垂寒芒。

西酋内叛连外寇,如兽困斗寒灰扬。大军从天初未下,据守犹赖川兵彊。

重关自闭蜀道磴,转输宁效乌巢粮。公当度支给军饷,枝兵昔岭勤持防。

蜂嚣蚁聚忽蹂躏,只手莫挽颓波狂。公曰义在何所避,一呼奋臂横衣当。

风雷咤叱出众力,手刃不数魔头僵。酋师肆毒交石矢,袒背谁辨尉迟创。

稽首北面再拜绝,臣节已尽无他肠。一军感激少生气,官许殉国民知方。

沙虫猿鹤与同化,正气千尺排天阊。覆军偾事古所戒,要与文职无相伤。

守土之臣死所死,昔训若鉴明且彰。卞袁遗事昭简册,张许精爽留睢阳。

常公忠烈与之并,英风毅气无低昂。天子褒嘉慰忠节,祀祠敕建浣花旁。

西充惠爱千载遗,立像歌哭崇祠堂。他年桂旗下风雨,万灵奔走驰车骧。

峨眉云高接瀚海,清节两地悬秋霜。

佃客

宋代 安道

佃客结茅庵,邻家屋两三。快牛过子弟,健妇抵丁男。

鸡犬

有女同车

宋代 安道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赤嵌楼 其一

宋代 安道

岛上作城墈作楼,钻营兔窟几经秋。当年早造天朝福,特辟蚕丛比蜀牛。

书蔡香祖掌教海南杂著后 其一

宋代 安道

三纪梯航作笔谈,姓名知已震安南。炎荒不假文人道,谁著天朝教化覃。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