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苕之华

苕之华

宋代 安道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安道苕之华译文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凌霄开了花,花儿黄又黄。内心真忧愁,痛苦又悲伤!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凌霄开了花,叶子青又青。知道我这样,不如不降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母羊头特大,鱼篓映星光。人有食可吃,岂望饱肚肠!

安道苕之华注释

苕(tiáo):植物名,又叫凌霄或紫葳,夏季开花。华:同“花”。
芸(yún)其:芸然,一片黄色的样子。
维其:何其。
牂(zāng)羊:母羊。坟首:头大。
三星:泛指星光。罶(liǔ):捕鱼的竹器。
鲜(xiǎn):少。

安道苕之华鉴赏

  全诗三章,前两章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说苕华盛开,一片黄色,叶子青青,沃若葱茏。这两句诗人以所见苕的花、叶起兴,苕叶青花黄,充满生机,而荒年的人民呢,却难以为生。诗人由联想导入感慨,两章诗的结尾两句即是所感。诗人痛心身处荒年,人们在饥饿中挣扎,九死一生,难有活路,反不如苕一类植物,活得自在,生命旺盛。为此,他心里忧伤不已,竟至于觉得最大的遗憾就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天地之下,本以人为贵,今反而羡慕无知觉的植物,乃至说出“不如无生”的话,实在悲哉痛哉,愤极恨极。
  前两章尽管诗人感情激切,难以压抑的忧愤,几如烈火喷射而出,但是这一忧愤产生的原因,还是隐含在比兴之中,到第三章才加以揭示。“牂羊”两句确如清方玉润所说“造语甚奇”(《诗经原始》)。正因为“奇”,所以旧说纷纭,多不得要领。其实这是诗人诉说忧愤的原因,意思是说:荒年无物可食,宰母羊吧,可是它瘦弱得只剩下一个大头;打鱼吧,水中捕鱼的竹器中只有星光不见鱼。最后两句“人可以食,鲜可以饱”是最沉痛的呼号,人吃人,同类相残,本已惨绝人寰,可是此诗却说,即使人可以吃,而剩下的人已经很少了,而且还可以想见,吃草的羊都已瘦得无肉可吃,何况饥饿已久的人呢。不消说个个枯瘦如柴,就是把这为数不多的人全吃了,也难以饱肚子的。说得何等毛骨悚然,把惨景更推进了一步,较之唐人所写的“足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白居易《轻肥》)的诗句更加怵目惊心,不忍卒读。对于这两句话王照圆还特地记下她闻见的一段事实,加以印证,其文说:“东省乙巳、丙午三四年,数百里赤地不毛,人皆相食。鬻男卖女者,廉其价不得售,率枕藉而死。目所亲睹,读此诗为之太息弥日。”并自注云:“巳、午间,山左人相食。默人与其兄鹤岚先生谈诗及此篇,乃曰:‘人可以食’,食人也;‘鲜可以饱’,人瘦也。此言绝痛,附记于此。”可见,此诗所反映的周代残酷的社会现实与人民苦难,在长期封建社会里是具有普遍性的,这充分显示了《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力量。

安道苕之华创作背景

  此诗哀饥民之不幸而作。《毛诗序》说:“《苕之华》,大夫闵时也。幽王之时,西戎、东夷交侵中国,师旅并起,因之以饥馑,君子闵周室之将亡,伤己逢之,故作是诗也。”至于作者,从诗“歌其食”的内容推测,有可能是饥民,或是一位了解人民、同情人民的下层士人。

诗人安道的古诗

和真歇墨迹三颂

宋代 安道

撒手悬空万仞崖,方知佛祖绝梯阶。
无端诸老争呈丑,未兔将身一处埋。

感皇恩·事事饱谙知

宋代 安道

事事饱谙知,才寻易简。种种施为尽虚幻。饭囊气袋,伎俩呈来羞赧。梦魂惊觉后、开青眼。百不介怀,蹉跎懒散。法网尘缘莫推挽。岚光野色,溪月松风何限。放闲身自在、无拘汉。

赋得深闺秋织

宋代 安道

深闺秋色早,中妇倚流黄。
寒杼传声切,残丝结黄长。
壁间闻促织,锦上见鸳鸯。
断绠金刀疾,抛梭玉钏忙。
芙蓉丛出朵,莲子簇依房。
纬密经双引,文回字几行。
卷缣缠别绪,移轴转离肠。
窗外乌啼夜,帘前雁带霜。
愁魂萦绮穀,清泪滴缥缃。
星斗斜将尽,支机动未央。
张彄乘月影,完匹续灯光。
窦女思千里,天仙妒七襄。
莫辞闺力苦,边塞待衣裳。

遗偈

宋代 安道

四大之身,水月空云。一轮湛湛,廓落乾坤。

咏怀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青青淇园竹,雪霜不能侵。干云挺直节,溽暑生秋阴。

结实邀丹凤,待月调素琴。忽为斗筲用,披枝伤起心。

呜呼斗筲非其任,愿为樊篱卫竹林。春雷美箭长森森,配以繁弱镞以金,作贡王国威八纮。

书生旧梦二解皆因榜过作

宋代 安道

长忆西风翠袖单,暮檐修玉倚初寒。
一回得嫁平生足,更用花枝插白着。

谢石守留度岁

宋代 安道

岁近归程梦里忙,可怜一日九回肠。
雪中饮酒一为醉,梅下吟诗易得香。
无愧我心何毁辱,休将世事论行藏。
相逢柳已开青眼,共对东风舞一场。

李白名许云封谜

宋代 安道

树下彼何人,不语真吾好。语若及日中,烟霏谢成宝。

梨树峪道中步辇口占 其一

宋代 安道

入峪桥分三岔路,傍崖步辇景何深。山中独见松林影,时有清流助鼓琴。

孤愤 其一

宋代 安道

学书学剑两无成,投笔今朝为请缨。万苦备尝增忍性,百年多累误虚名。

恩仇未报家先破,贫病交侵命已轻。知被下车冯妇笑,短衣缚裤逐人行。

杪秋洞庭怀王道士

宋代 安道

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青桃亦何意,此夜催人愁。
惆怅客中月,裴回江上楼。心知楚天远,目送沧波流。
谢客久已灭,微言无处求。空馀白云在,客兴随孤舟。
千里杳难尽,一身常独游。故园复何许,江汉徒迟留。

和御制游慈恩寺

宋代 安道

皇风扇祇树,至德茂禅林。仙华曜日彩,神幡曳远阴。
绮殿笼霞影,飞阁出云心。细草希慈泽,恩光重更深。

灯节戏作

宋代 安道

隐隐光风度柳条,千寻银箭列丹霄。龙衔火树开花看,欲见山青待雪消。

九日次王善夫韵

宋代 安道

道路多荆棘,尘埃满客衣。
西风九日至,往事百年非。
王粲思何切,冯驩叹未归。
只因江汉远,却使雁鸿稀。

示江南大小诸吏

宋代 安道

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时巡历此疆,民事日探剖。

风俗贵淳庞,纷奢讵能久。澄清属大吏,表率群僚首。

郡县布慈和,恺悌歌父母。民者国之本,生计在畎亩。

六府既孔修,三事安可后。教化默转移,各须尽官守。

户使敦诗书,人知崇孝友。庶几远迩氓,皞皞登仁寿。

诰诫申予怀,斯言慎不负。

题静閒房

宋代 安道

松老真僧腊,清居屋数间。庭看芳草合,门掩落花閒。

世事随流水,禅心对远山。有时飞锡去,仍共白云还。

水龙吟·落花飞絮茫茫

宋代 安道

落花飞絮茫茫,古来多少愁人意。游丝窗隙,惊飙树底,暗移人世。一梦醒来,起看明镜,二毛生矣。有葡萄美酒,芙蓉宝剑,都未称,平生志。
我是垦塞倍客,二十年、软红尘里。无言独对,青灯一点,神游天际。海水浮空,空中楼阁,万重苍翠。待骖鸾归去,层霄回首,又西风起。

自吴门登舟武林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碧水照多思,舟中余有春。最怜从岸草,如恋渡江人。

烟态变浓树,歌声覆绿莼。浮家达者事,亦未自由身。

天印山

宋代 安道

化工陶铸几年成,形势端然似印平。组绶影留河水绕,篆文色借岭霞明。

尚馀仙迹遗丹井,长捧祥云拱帝城。揽辔都门凝望久,数行飞鸟暮天清。

游鸡鸣寺感述

宋代 安道

丹飞翠耸势盘旋,别是人间一洞天。春屐印乾苔砌雨,晓钟撞破树林烟。

支龙突地成雄镇,梁燕争泥挠定禅。莫上层台最高处,六朝遗事草芊芊。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