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思田

思田

宋代 安道

无田思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思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安道思田译文

无田思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大田宽广不可耕,野草高高长势旺。切莫挂念远方人,惆怅不安心惶惶。
无田思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大田宽广不可耕,野草深深长势强。切莫挂念远方人,惆怅不安心怏怏。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漂亮孩子逗人怜,扎着小小羊角辫。才只几天没见面,忽戴冠帽已成年。

安道思田注释

注释
无田(diàn 佃)思田:不要耕种大田。田(diàn 佃),治理。思田(tián),大田。
莠(yǒu 有):杂草;狗尾草。骄骄:犹“乔乔”,高大貌。
忉忉(dāo 刀):心有所失的样子,一说忧劳貌。
桀桀:借作“揭揭”,高大貌。
怛怛(dá 达):悲伤。
婉、娈:毛传:“婉娈,少好貌。”
总角:古代男孩将头发梳成两个髻。丱(ɡuàn 贯):形容总角翘起之状。
弁(biàn 辨):成人的帽子。古代男子二十而冠。

安道思田鉴赏

  对这首诗主旨的看法分岐很大,比较流行的旧说有:刺齐襄公(《毛序》:“大夫刺襄公也,无礼义而求大功,不修德而求诸侯,志大心劳,所以求者非其道也。”)、刺齐景公(丰坊《诗说》:“齐景公急于图霸,大夫讽之。”)、刺鲁庄公(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庄公生而蒙非种之讥,及已即位,而有不能防闲其母之诮,且与其母更道入于齐国,……诗人代为之愧……”)、刺奇童无成(牟庭《诗切》:“诗人有所识童子美质者,已而离远不相见,常思念之,……及长而复见之,则庸人矣,故悔思之也。”)、戒厌小务大(朱熹《诗集传》:“田思田而力不给,则草盛矣;思远人而人不至,则心劳矣。以戒时人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戒学者及时进修(刘沅《诗经恒解》:“盖当时有少年,志大躐等求功,不知循序渐进者,故诗人戒之。”),今人新说则有:初耕种时的祷神歌、劝慰离人不须徒劳多思的诗、妇人思念征夫之词、少女恋慕少男的诗,等等。各家之说都有其理由,不过比较各家之说,相对而言,写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说,较为符合诗篇的文本意义。
  这首诗头两章是写实,采用重叠形式,只换了四个字,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首两句直赋其事,意在引出下两句。因丈夫去了远方,家中没有劳力,耕作粗放,本来长着绿油油庄稼的大田,如今全长着深深的野草,见不着一棵小苗,诗人面对如此荒芜的大田,忧心忡忡,感慨万千,不觉脱口说出“无田思田,维莠骄骄(桀桀)”。目有所见,心有所感,自伤自怜,自怨自艾,引出一腔怨气,不禁讲出了气话:“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怛怛)!”实际这不过是思极的反语、伤心语,说“无思”,恰是刻骨相思。正因为她无法摆脱相思的痛苦,第三章出现了幻觉,由实转虚,诗人似乎觉得丈夫突然归来,想像他见到离家时还是扎着丫角的小儿子,忽然间已经长大成人了,他惊喜不已:“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这一自我构造的虚幻境界,既是对丈夫早日平安归来的渴望,又是对孩子快快长大的期盼。此诗的含蓄美尽在这一虚境之中。清陈震《读诗识小录》评末章前两句云:“换笔顿挫,与上二章形不接而神接”,评后两句云:“奇文妙义,与上四‘无’字神回气合。”
  此诗第一、第二章是隔句交错押韵,即田、人属上古真部韵,骄、忉属上古宵部韵,桀、怛属上古月部韵。第三章四句连韵,属上古元部韵,并皆有“兮”字收尾。译文尽量保留原诗韵式及叠词的运用。

诗人安道的古诗

秋夜杂兴四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槎客何时到,天河彻夜明。风连箕毕动,云傍斗牛生。

山鬼行犹泣,江鸿过有声。愁边听不寐,秪益异乡情。

送翰林刘孟功侄钟还吴

宋代 安道

君家吴望族,名冠儒林表。自昔我先人,素有通家好。

若翁余同庚,交谊如管鲍。翁也蚤世久,余亦渐衰老。

阿戎能继业,丰姿美年少。赋罢拟扬雄,诗成惊谢朓。

一朝省世父,治装远来到。欲慰十载别,不惮千里道。

再叙骨肉情,重讲家庭教。谈话每宵分,尊卑惬怀抱。

昨承访蓬荜,出迎双屐倒。从容问答间,寒威顿除扫。

高门产麒麟,吾侪亦光耀。正欣接吟席,又复理归棹。

草色瀛洲新,莺声上林早。相送出都门,春江波浩浩。

赠别汝湖学士

宋代 安道

少年擢第胜琼枝,同在清朝白玉墀。渐老不堪仍送别,后期何地更传卮。

横经帝幕皆称贵,载笔纶闱巳讶迟。剡水越山深驻马,因看春草一相思。

过车厩袁相国故宅

宋代 安道

寒江无浪似鱼鳞,千舫迎潮泊水滨。
落木萧萧车厩晚,乱鸦飞上旧平津。

法驾导引 前题 丧门鼓

宋代 安道

丧门鼓,丧门鼓,一击一声哀。短梦已随流水去,斜阳空见素车来。

行路几徘徊。

贺新凉(寿吴枧郡)

宋代 安道

共审挽七日之书云,西方生妙喜佛;占四明之方地,南极现老人星。人歌海沂之康,天锡河沙之算。太守与我同理,已传趣诏之音;丈夫何以假为,宁看即真之拜。某方忻御李,幸际生申。敬翻贺新凉之腔,虔致归朝欢之祝。
伛指循良吏。祗吴公、传不书名,一人而已。彷佛三生来展骥。就种棠阴千里。又还是、治平为最。绣线渐添红日影,恰挽前、七日冬书至。吾道长,佛出世。
公清但酌螺川水。屏星躔次吴头,极星先比。节谊家声香国史。中有千秋生意。宜衮衮、公侯昌炽。充育登庸元有样,况甬东、一脉山东气。珠峰畔,又呈端。

先蚕六首 其四 酌献用《美安》。

宋代 安道

夐哉圣神,成功微妙。乃兖乃裳,以供郊庙。百末旨酒,嘉觞自炤。

灵徕宴飨,不嚬以笑。

閒居杂咏 其二十二

宋代 安道

奥室门谁启,沉思妙入神。潜心生慧业,妙悟见天真。

虞美人 晚眺

宋代 安道

垂杨斜拂邮亭路。人唤芦埼波。秋花秋叶界纵横。但见水乡蟹火数星明。

橹声摇出渔家傲。帆影如飞到。卖鱼翻怕傍关门。独自载回明月倒匏樽。

台州郡治十二诗太守尤延之命赋·清平阁

宋代 安道

饮浊斯贵清,路险斯贵平。
明明古君子,日用无非诚。
寒潭寒彻底,坦道安无倾。
日月傥如此,政化天与成。

题明福法堂壁

宋代 安道

一望罗洱耸万山,画图曾进悦天颜。
金炉飞篆乘鸾去,玉笈翻经引鹤还。
棋洞落花春寂寂,药槽流水夜潺潺。
人来共道修仙易,谁肯安心学坐圜。

巫山一段云·弄玉歌清律

宋代 安道

弄玉歌清律,飞琼舞散花。乾坤一色散银霞。何处是仙家。表里纤尘不立。呈似太虚消息。晃然高下尽玲珑。神鬼觅无踪。

鹧鸪天 题山园,和束佩君

宋代 安道

地僻林深人迹稀。重阴寂寂掩双扉。竹窗半启炉烟细,残梦初醒酒力微。

云作盖,芰为衣。山容黯淡水光低。鸟啼花落消长昼,小立空阶月到西。

宗庵主赞

宋代 安道

袈裟裹草鞋,赤脚桐城走。
只者破生涯,抵死扬家丑。

秋兴同商进士景贞押韵作 其五

宋代 安道

御苑离宫不耐春,夕阳词客放歌频。当时漫意禅梁父,何处宸游访洛神。

近侍宠多宾客盛,腐儒忧在鬓毛新。秋来亦有休文瘦,欲倩傍人为写真。

虞美人 渡海

宋代 安道

风声满耳樯帆急。极望苍茫色。云迷沧海海连云。一片浪花如雪、打诗魂。

水天以外空诸相。对此添遐想。凌波东去是蓬瀛。安得凭虚楼阁、结层层。

画不如亭

宋代 安道

环绕皆山远胜滁,地无炎胜气清虚。
十亭留咏夸前辈,八景搜奇出故墟。
拍岸惊涛通海道,插天峭壁壮侯居。
烟云变态无穷极,百幅生绡画不如。

雨中看芙蓉作

宋代 安道

芙蓉花发靓妆新,细雨微风洗瘐尘。有泪却同湘女恨,无言岂作息妫嗔。

遥思洛水凌波袜,想见华清出浴人。相对莫愁秋寂寞,一生颜色不伤春。

哭杨焦山继盛

宋代 安道

滚滚数行泪,远为杨焦山。
反复读谏草,五内皆潸然。
自昔如弦直,累累死道边。
机事渊海深,孰能察其端。
天声震西北,地轴摇东南。
日月复薄蚀,山湮谷成渊。
问地地不语,吁天天不怜。
孤愁何所极,塞于天地间。

游仙窟诗 咏双树

宋代 安道

新华发两树,分香遍一林。迎风转细影,向日动轻阴。

戏蜂时隐见,飞蝶远追寻。承闻欲采摘,若个动君心。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