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皇皇者华

皇皇者华

宋代 安道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安道皇皇者华译文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那一枝枝灿烂明艳的鲜花,盛开在广袤的原野湿地上。策马疾驰的使者和小吏们,每每想起还有不周到地方。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骑乘着雄壮的骏马良驹,手里的六条马缰柔韧有光。鞭策着马儿驰骋在大路上,在民间遍访那治国的良方。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骑乘着雄壮的青黑骏马,六条马缰犹如素丝般滑柔。鞭策着马儿驰骋在乡野上,跑遍民间博采治国的良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骑乘着雄壮的黑鬃白马,六条马缰闪耀着鲜艳光泽。鞭策着马儿驰骋在大路上,遍访民间搜求治国的善策。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我骑乘着雄壮的黑白花马,六条马缰收放得自如协调。鞭策着马儿驰骋在乡野上,跑遍民间询访治国的大道。

安道皇皇者华注释

皇皇:犹言煌煌,形容光彩甚盛。华:即花。
原隰(xí):原野上高平之处为原,低湿之处为隰。
駪(shēn)駪:众多疾行貌。《国语·晋语》引诗作“莘莘”,意为众多。征夫:这里指使臣及其属从。
靡及:不及,无及。
六辔(pèi):古代一车四马,马各二辔,其中两骖马的内辔,系在轼前不用,故称六辔。如濡(rú):新鲜有光泽貌。
载:语助词。
周:遍。爰(yuán):于。咨诹(zōu):咨询访问,征求意见。
骐(qí):青黑色的马。
如丝:指辔缰有丝的光彩和韧度。
咨谋:与“咨诹”同义。
骆:白身黑鬣的马。
沃若:光泽盛貌。
咨度:与“咨诹”同义。
駰(yīn):杂色的马。
均:协调。
咨询:与“咨诹”同义。

安道皇皇者华鉴赏

  “君教使臣”乃此诗之原旨。使臣秉承国君之明命,重任在身,故必须以咨周善道,广询博访。上以宣国家之明德,下以辅助自己之不足,以期达成使命,因而“咨访”实为使臣之大务。而在出使之际,君之教使臣者,正在于广询博访。使臣在奉使途中,时刻不忘君之所教,时常懔懔于心,怀有“靡及”之感,更是忠于职守、忠于明命的表现。《小雅·皇皇者华》这首诗,正是从这两方面著笔歌咏的。
  诗的首章,先阐明君教使臣之旨,诗人说:“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诗意委婉而寄意深长,既以慰使臣行道的辛苦,又戒其必须忠于使命,常以“靡及”自警。从措词来看,是婉而多风,而用意则是非常庄重。至于君教使臣之具体内容为何,则于诗的第二章至第五章中,用使臣口气,反覆表达,以见使臣时刻不忘君之所教,时时以忠贞自守。
  第二章原诗云:“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前三句皆为使臣自道其出使在征途上的情况,第四句“周爰咨诹”,始表明“博访广询,多方求贤”之义,亦即“君教使臣”的主要内容,而为“每怀靡及”句中使臣所怀思的主旨。三章至五章的诗意,与二章全同,特因叶韵关系,在语词上作了改变:“我马维驹,六辔如濡”、“我马维骆,六辔沃若”、“我马维駰,六辔既均”。此数语,皆以道使臣在奉使途中威仪之盛。因车有四马,故章次亦叠至四次。二章言“载驰载驱,周爰咨诹”,三章言“载驰载驱,周爰咨谋”,以及四章、五章之“周爰咨度”,“周爰咨询”,其意义皆为“遍于咨询”,亦即“广询博访”之义。由此表明使臣之在征途、无时无刻不以君命为念,则使臣之敬奉使命,可想而知。明此义,则知此诗中之“每怀靡及”、“周爰咨诹”两句,乃全诗关键所在。
  综观此诗,倘使无首章“每怀靡及”之语,则二章以下之“周爰咨诹”、“周爰咨谋”、“周爰咨度”等语,意义皆不明显,亦不见有君教使臣之义。倘无二章以下“周爰咨诹”诸语之反覆见意,则使臣奉命“每怀靡及”殷殷之意,更无由表现。故此诗艺术特点之一,是前后各章,互相辉映、照顾周密。特点之二是:诗的语言气象开朗,生动蓬勃。首章以“皇皇者华”起兴,落响超迈,命意笼罩全诗。二章以次,语词变动,错落有致,命义相近而不显其重复,语音协调,可诵性甚强。特点之三是用意恳切,不论君之教使臣,以至使臣对国家明命之反应,字里行间,都非常感人。君之使臣以敬,臣之受命以庄,这虽是古语,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安道皇皇者华创作背景

  此诗是使臣出外访贤求策,在途中自咏之作。《左传》以为“君教使臣”之诗,历来无异议。这些使臣在外奔忙,访问咨询各种情况,周密思虑,尽心尽职,以此可见周朝盛世气象。

诗人安道的古诗

承牒荆门呈诸友

宋代 安道

方城道中诗墨新,荆门山下有新人。同盟迩来无彷佛,傍马欲去尚逡巡。

荆门西新一百里,玉泉之境天下闻。诸君不能伴康乐,请赋黄鹄飞秋云。

季冬南苑十首 其六

宋代 安道

骥德鄙千里,飞黄汗血传。临风嘶远路,蹋雪意贞坚。

与高氏子

宋代 安道

十数年来聋耳聩,可将社酒便能翳。
一心更顾清盲了,免见豪家小马儿。

金童捧露盘

宋代 安道

梦幻阎浮,舍故趋新,倏忽化机潜换。天地一丘墟,会心冥冲漠,野云舒卷。寄迹虚舟,鉴形止水,风激游丝断。空玉宇无尘清澈,混物我冤亲,相忘鹏*。镇樗散。此际*食鹑居,逍遥游宴。闻乎无声,视无色,罢金*去膜,作空花观。窗户有余清,泯人牛踪迹,素华明焕。胜概幽遐,洞灵缥缈,直许群真玩。步坦途,摇头拊臂,到醉乡,胜入高阳池馆。世情远。浮生瞬息归来晚。

一剪梅 寄蔚州道友

宋代 安道

越过灵仙壶水傍。西河饯送,诚厚难忘。未能款饯便登程。度岭严寒,来意匆忙。幸得和平达道乡。浑源丰足,诸事安康。有人东去寄新词,报与知音,表我行藏。

蹈礁老卢赞

宋代 安道

用知恰如愚,无人辨得渠。
秕糠和月捣,意在脱衣盂。

题信州月岩

宋代 安道

冈路阴阴忽半规,无盈万古亦无亏。
凿开空洞地有眼,劈下广寒天山知。
小著山河偏影处,平分蟾桂上弦时。
游人莫讶清光少,照见江东几盛衰。

晓登长陵陪祀

宋代 安道

绛节霓旌拥圣君,翠崖丹壑上层云。松林日出浮佳气,沙塞霜飞净远氛。

瑶草总承恩露重,黄花犹傍御炉芬。幸随天杖观殷祀,不向风歌数汉汾。

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 其四

宋代 安道

沙明水碧映郊墟,地近先郊墓下庐。涧冷露蘋香易荐,林喧风木恨难除。

泣残乌鸟山原静,卧去麒鳞石藓疏。野奠岁时经伏腊,村中来往有柴车。

展拜恩师遗像敬题 其二

宋代 安道

小子仰承青目多,幸叨一第意蹉跎。凄然披卷瞻遗像,奈负我师期望何。

醉蓬莱·江上逢韬甫

宋代 安道

问江东王气,子弟虫沙,乌骓嘶后。杜默文章,向愤王搔首。

遗恨千年,龙且钟昧,意气空牛斗。好是青山,流莺枝上,劝人酣酒。

开国一时,元功除却,画策登坛,纷纷屠狗。铜臭书香,蓬颗原同朽。

大地山河,嬴颠刘蹶,竟为何人有。不道山中,王孙落魄,绮裘依旧。

颂古四十四首 其十五

宋代 安道

兀兀地思量,无可得思量。无可思量处,真个好思量。

大庾岭头逢六祖,鳌山店上见曾郎。

浪淘沙 和漱玉词

宋代 安道

砚匣日随身。检点残春。横云斜月斗鲜新。春夜相思曾入梦,香雨香云。

记得齧丹唇。似喜还嗔。醒来惆怅隔仙津。欲识回肠千万转,日日车轮。

同诸开士过天界南庵分赋

宋代 安道

乳石幽人径,深林道者家。
海棠开遍叶,山药未生芽。
云薄如春服,僧多似晚鸦。
竹中烟一缕,趺坐寂无哗。

声声慢(禁酿)

宋代 安道

雕鞍芳径,翠管长亭,春酲不负妍华。几丈闲愁,寄风吹落天涯。深深小帘朱户,是何人、重整香车。愁未醒,记竹西歌吹,柳下人家。眉锁何曾舒展,看行人都是,醉眼横斜。寄语高阳,从今休唤流霞。残春又能几许,但相从、评水观茶。清梦远,怕东风、犹在杏花。

香奁八咏 其三 玉颊啼痕

宋代 安道

愁思无心整玉容,几番花下立东风。渍残娇靥娟娟翠,界破蜂黄缕缕红。

罗袂揾时香欲溢,春纤抹处晕微融。小环欲解人憔悴,笑指梨花暮雨中。

宫词 其六十三

宋代 安道

东宫降诞挺佳辰,少海星边拥瑞云。中尉传闻三日宴,翰林当撰洗儿文。

妙相寺风雨亭

宋代 安道

夜闻骚屑此君语,晨起急登风雨亭。
一笑相逢珍重别,一随人改旧时青。

送王东华明府考绩五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持节过魏郡,三年气色多。清光如满月,耿耿照漳河。

马瘦征人剧,门閒隐者过。将归报明主,行矣莫蹉跎。

满江红(寿赵枢密)

宋代 安道

七荚新春,问底事、以人为日。记贞观、郑公恰至,名因人得。况是今朝生上相,老天著意尤端的。便唤为、人日岂徒哉,公人杰。
宇宙要,公扶植。善类要,公收拾。愿我公千岁,长陪丹极。山立扬休人正健,耐寒彩胜篸华发。看年年、天际不曾阴,真奇特。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