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祈父

祈父

宋代 安道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安道祈父译文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我是君王的卫兵。为何让我去征戍?没有住所不安定。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我是君王的武士。为何让我去征戍?跑来跑去无休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祈父!脑子的确不好使。为何让我去征戍?家中老母没饭吃。

安道祈父注释

祈(qí)父(fǔ):周代执掌封畿兵马的高级官员,即司马。
爪(zhǎo)牙:保卫国王的虎士,是对武臣的比喻。《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也“。谓祈父职掌我王爪牙之事也。 现在多用作贬义。
恤(xù):忧愁。
靡(mǐ)所:没有处所。
爪士:即爪牙之士。
厎(zhǐ):停止。一说“至也”。
亶(dǎn):确实。聪:听觉灵敏。
尸:借为“失”。一说“主也”。陈奂《诗毛氏传疏》:”言我从军以出,有母不得终养,归则惟陈飨以祭是可忧也。“饔(yōng):熟食。

安道祈父鉴赏

  这是一首士兵们抱怨司马将军的诗歌。全诗三章,皆以质问的语气直抒内心的怨恨,风格上充分体现了武士心直口快、敢怒敢言的性格特征。没有温柔含蓄的比或兴,诗一开头便大呼“祈父!”继而厉声质问道:“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意思是说:“为什么使我置身于险忧之境,害得我背井离乡,饱受征战之苦?”第二章与此同调,重复了这种不满情绪,但复沓中武士的愤怒情绪似乎在一步步增加,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且自古兵政,亦无有以禁卫戍边者”(方玉润《诗经原始》)。武士说:“可你这司马,却为何不按规定行事,派我到忧苦危险的前线作战呢?”作为军人,本不该畏惧退缩。在国难当头之际,当饮马边陲,枕戈待旦。“可你这司马太糊涂了,就像耳朵聋了听不到士兵的呼声,不能体察我还有失去奉养的高堂老母。”在第三章里,武士简直要出离愤怒了,其质问变为对司马不能体察下情的斥责,同时也道出了自己怨恨的原因和他不能毅然从征的苦衷。
  有注家对最后一句解为哭灵堂,摆祭品,亦通。因为久役在外,不能回家,到最后也不能见母亲一面,当然只能看见母亲的灵前摆满熟食祭品了。这样理解使诗歌更有感染力。
  对于温柔敦厚的诗国传统来说,这首诗似乎有过分激烈、直露的嫌疑,但直抒胸臆,快人快语,亦不失为有特色者。

安道祈父创作背景

  《小雅·祈父》是周王朝的王都卫士(相当于后世的御林军)抒发内心不满情绪的诗。这个卫士本属于王畿内部队或宫廷卫队的士兵,祈父调他远征,使之久役,有家难归,故怨而作此诗

诗人安道的古诗

閒居杂咏 其六

宋代 安道

适意诗千首,忘情酒几杯。酣歌邀落日,索笑对窗梅。

马武臧宫

宋代 安道

讲艺投戈闭玉门,燕然勒后弛边屯。黄巾甫灭凉兵乱,从此胡尘洛下昏。

念奴娇 白荷花

宋代 安道

天然爱好,却轻妆淡冶,盈盈堪掬。记得杨妃新浴罢,早与安排金屋。

水佩低徊,冰肌绰约,可许消尘俗。素娥多态,广寒移去同宿。

不见带雨梨花,迷离疏影外,娇容似沐。只恐西风容易起,写入相思一曲。

争似凌波,云鬟雾鬓,映得人如玉。横塘秋悄,相看应妒波绿。

次韵洪帅喜雨

宋代 安道

礟车亭午作云头,喜雨亭前黍徐秋。
但得人间瓯寠满,等閒万虑一时收。

鹤鸣九皋

宋代 安道

胎化呈仙质,长鸣在九皋。排空散清唳,映日委霜毛。
万里思寥廓,千山望郁陶。香凝光不见,风积韵弥高。
凤侣攀何及,鸡群思忽劳。升天如有应,飞舞出蓬蒿。

读曲歌

宋代 安道

打杀长鸣鸡,
弹去乌臼鸟。
愿得连暝不复曙,
一年都一晓。

答晋山相公

宋代 安道

村南村北祝豚蹄,榆柳阴阴鸟雀啼。
身遇太平生事足,日斜扶醉断桥西。

月夜怀友

宋代 安道

晚凉憩庭户,华月超林端。佳景豁幽思,翛翛竹数竿。

高人海东隅,旷岁希交欢。离怀不得写,援琴歌且弹。

白鹤从天来,回林敛飞翰。戛然鸣向我,此情哀可观。

盍簪在何日,引领兴长叹。

将之山庄四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暖溜自平地,风光此日佳。暄波由近发,浩泽无津涯。

迎奉圣像四首 其三 太祖位。

宋代 安道

烝哉大君,聿怀帝祖。镕范真仪,奉尊灵宇。至感祥开,洪辉物睹。

瞻谒尽恭,飞英率土。

恭闻东宫殿下初冠出阁开讲之报书此志喜

宋代 安道

凤辇朝看出紫宸,加冠遥慰万方臣。千秋定继无为治,十叶真称有道孙。

春殿气和雷出震,夜廷天皎月重轮。不须祗羡长安近,教养应将贾疏陈。

平越院中小憩用壁间韵二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院中高树出城头,石路萦城带水流。几处过山刚到晚,一从为客数逢秋。

川源烧没夷酋部,旂帜风高汉戍楼。立马七盘愁望绝,青烟恍惚极齐州。

游王官谷

宋代 安道

不污唐家乱,萧然表圣居。泉声舆山色,相得共清虚。

凭吊中牟台及古吹台

宋代 安道

袁、曹战时垒,云是中牟台。师旷留遗迹,歌风有馀哀。

田丰祠已矣,楚氛安在哉!我过朔风生,南风竞不来。

古邱不可见,一路见蒿莱。

玉京谣 玉华砚

宋代 安道

玉砚生云气,一缕缠绵,转眼空花误。去此经年,茫茫多少离绪。

纵访遍、青鸟天涯,镇不料、瑶台迟暮。从今与。疏香冷月,相怜谁主。

神兮慰我归来,似旧容华,祗省他不语。休说灵犀,情天遗恨难补。

谩画中、纸帐鸳镫,怅梦里、却无凭据。香一炷。如愿返魂能否。

忆江南 美人眉

宋代 安道

横玉面,未语意含颦。一带远山增妩媚,半弯新月暗销魂。

淡扫更宜人。

木兰花慢 和李 房韵 以上二十首元刊本松雪

宋代 安道

爱青山绕县,更山下、水萦更。有二老风流,故家乔木,旧日亭台。梅花乱零春雪,喜相逢、置酒藉苍苔。拚却眼迷朱碧,惭无笔泻琼瑰。徘徊。俯仰兴怀。尘世事,本无涯。偶乘兴来游,临流一笑,洗尽征埃。归来算未几日,又青更、柳叶燕重来。但愿朱颜长在,任他花落花开。

水心亭四景为文用题 其二

宋代 安道

金鸡高奋九霄翰,飞落人间岱顶山。五色岚光何处著,淡烟疏雨卷帘看。

与独孤穆冥会诗 其一 县主赠穆

宋代 安道

江都昔丧乱,阙下多搆兵。豺虎恣吞噬,干戈日纵横。

逆徒自外至,半夜开重城。膏血浸宫殿,刀枪倚檐楹。

今知从逆者,乃是公与卿。白刃污黄屋,邦家遂因倾。

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哀哀独孤公,临死乃结缨。

天地既板荡,云雷时未亨。今者二百载,幽怀犹未平。

山河风月古,陵寝露烟青。君子秉祖德,方垂忠烈名。

华轩一惠顾,土室以为荣。丈夫立志操,存没感其情。

求义若可托,谁能抱幽贞。

二十一日收复南投街,连日大捷,重围 其四

宋代 安道

军令如山立,出门三五申。攻心师马谡,守法学曹彬。

但使擒元恶,休多杀一人。古来称善将,无敌是行仁。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