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穆穆清风至

穆穆清风至

宋代 安道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
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朝登津梁山,褰裳望所思。
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安道穆穆清风至赏析

  春色触发人们的怀远之情,这在闺情诗中有无数的表现,例如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其情绪的发动与此相似,虽然后两句出以怨责口吻,实在还是表示她的春心是由春风撩拨的。所以把女子的怀人之情称为“春思”、“春心”,真是合适不过了。这首古诗一开始就写出了人们的共感,叫人觉着清新可喜。如果将它放在闺情诗的序列里,它又是较早这样表现的,读者读着李白等人的作品,自然就想起了它。这里写这个女子的联想又是十分具体、细腻。春风吹动了她的罗衣裾,使她想起了对方的青袍,这是由此及彼的联想;青袍的颜色是青的,眼前的春草也是青的,眼前的春草在春风中舒展着,心上人的青袍也一定是在春风中飘拂着,这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联想。通过这些联想,对方的形貌就宛然在目,她得到了一种幻想的满足了。当然,这些联想的逻辑顺序在诗句间并未清楚展示,由“罗衣裾”到“青袍”、由“长条”再到“青袍”,其间的联结,是由读者补缀起来的。这就是诗的可味之处。这里以“春草”象喻“青袍”,也是很新鲜的,五代牛希济有一首小词《生查子》,其结尾两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大概是由此脱化而来的。
  上面四句都是写这个女子的感情活动,可以叫“想”,下面四句写她的行动,也就是“望”。“朝登津梁上,褰裳望所思。”津梁,就是桥梁,也许当初她所怀念的人就是由此出发的。这两句说:今日一早她就登上此地,提起衣裳久久瞩望,对远人她是多么思念啊,其心情又是多么焦灼啊。自然,她是望不到“所思”的。《诗经·卫风·氓》写女主人公望“所思”方位:“乘彼诡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这里没有写她的“泣涕涟涟”,而是写她的继续期待和追求,显得含蓄而温厚。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古代有一个男子叫尾生,和一个女子相约在桥下相会,到时女子未来,河水暴涨,尾生不肯离开,抱着桥柱淹死了。这是宁死不负信约的典型。“皎日以为期”是句成语,古人往往指日为誓,以示信守。这两句是说:“怎能像尾生那样坚守信约、如期而归呢!”这两句有的解释为:“这是深怨‘所思’不可靠的意思。”恐怕未必。与其说是怨,不如说是热烈的期待,她是以尾生这样的钟情来期待她的爱人的。另外,“抱柱信”故事的引入也很自然,此地即为津梁,与故事的情境是一致的。
  此诗可能为文人加工的民间作品。它即景起兴,即事发想,自然浅切,情态宛然,大概原本是“男女相从而歌”那种环境中的产物。

诗人安道的古诗

次李雪林苕溪寄来韵二首

宋代 安道

云散烟收渺渺秋,蛩声四壁起新愁。
西风万里乾坤眼,不到斜阳十二楼。

感事述怀,集杜二十首 其十

宋代 安道

苦负平生志,经书满腹中。与时安反侧,驾驭必英雄。

天下兵皆满,关河信不通。烟尘独长望,愁坐正书空。

和答同年何愚溪都中见怀元韵二首 其一

宋代 安道

长安西望暮天高,暂憩閒身跋高劳。此日怀君临素简,当时怜我赠缔袍。

五年延阁迟鸿羽,十载恩荣毓凤毛。谁识山窗风雨夜,几回惊起听松涛。

柳梢青(湖上和徐雪江)

宋代 安道

滟滟平湖,双双画桨,小小船儿。袅袅珠歌,小小翠舞,续续弹丝。
山南山北游□,看十里、荷花未归。缓引壶觞,个人未醉,要我吟诗。

下第过榆次

宋代 安道

栖迟零落未归人,已坐无成更坐贫。意气敢论题柱客,晨昏多负倚渐亲。

囊空渐觉钱馀贯,衣敝翻饶虱满身。遥望秦关独惆怅,一天风雨落花春。

绍兴二十八年祀圜丘 亚献用《正安》。

宋代 安道

阳丘其高,神祇并位。既奠厥玉,既奉厥醴。亦有嘉德,克相毖祀。

旨酒载爵,以成熙事。

对镜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明明非浅亦非深,何事痴人泥影寻。照见大千真法体,不关形相不关心。

夜合花·己巳二十五岁初度,寄清畹诗姊

宋代 安道

蝶粉沾衣,燕泥落几,闲来细步兰房。花雨缤纷,薰风吹送微香。

惊逝水,惜流光。叹客中、易误年芳。暗寻思处,珠楼话月,玉砌追凉。

十年一梦他乡。祗麻姑东海,几见沧桑。登临万感,江流曲似回肠。

歌宛转,调凄凉。看九天、飞坠琼章。故人天末,凭谁寄语,云水相望。

寄芸敏京师

宋代 安道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

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

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何有,垂稿忽怨缁沾衣。

春来补被还相依,西山日落烟霏霏。骖鸾夜静呼灵妃,诗成且复忘朝饥。

人生何处更称意,看取沧桑日夜非。

张仲和放白龟

宋代 安道

有龟有龟白玉质,遵养时晦逢时出。形躯虽小甚有神,岂是吾人袖中物。

清流为国莲为宫,朝夕下上复西东。庙堂巾笥閟朽骨,岂若曳尾于涂中。

张公放之殊不意,涉波直与长川逝。三十年间事反覆,公今寿考身无事。

君不见以龟支床足,南方老人寿千岁。

重至都门

宋代 安道

五年重蹋轻红尘,双阙依然日尘新。同辈相逢嗟白发,旧游多半拥朱轮。

久辞台阁憎疏阔,甘向江湖学隐沦。太息阿连今宿草,池塘风雨倍伤神。

丘园何事学潜夫,谣诼无端似左徒。末世岂知经术贵,恃才深悔性情粗。

浮沤身世惭今我,神武衣冠感故吾。廿载玉堂容易度,枉教饱死羡侏儒。

群仙册一十八首 其十七 放鹤

宋代 安道

白羽裁为氅,丹砂结作鬟。九皋长啸后,华表复飞还。

岩洞烟霞侣,蓬瀛供奉班。放教随意去,切莫恋尘寰。

依何大令如谨原韵凭吊延平郡王

宋代 安道

英年决策智如神,报国忠精不顾身。气数朱明嗟已尽,昊天年不假孤臣。

同伸大义策群雄,忠勇居然独眼龙。百折不回匡复志,甘辞印敕海澄公。

楼船南下冀中兴,滚滚长江杀气腾。独惜骄兵错一著,雄师十万败金陵。

腹心旧部忍寒盟,戮力谁扶半壁倾。无限新亭忧国泪,英雄襟上洒纵横。

割据弹丸力未优,伤心难复旧神州。更从绝岛开生面,富国强兵立远谋。

星陨东宁杰士亡,残棋一局著扶桑。空馀十万横磨剑,遗恨还同宋岳王。

未成浴日补天功,瀛岛犹留霸气雄。一缕英魂长不泯,安平海上起悲风。

故址荒凉作牧场,彽徊无限感沧桑。祇今庙貌犹如昨,一树寒梅照夕阳。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其一 黑帝降神用《高安》。

宋代 安道

吉日壬癸,律中应钟。国有故常,北郊迎冬。乃蒇祀事,必祗必恭。

明默虽异,感而遂通。

景德以后祀五方帝十六首 其八 黄帝降神用《高安》。

宋代 安道

坤舆厚载,黄裳元吉。宅中居正,含章抱质。分王四季,其功靡秩。

育此群生,首兹六律。

病起感怀

宋代 安道

老病复侵寻,儒冠负壮心。功名冠凤阙,声价售鸡林。

知命窗前易,安贫膝上琴。青山空在望,白发巳盈簪。

无命当全贵,清閒直万金。露花同落寞,风叶共萧森。

瓦罐邀谁饮,村童笑我吟。澄江有深浅,沙鸟自浮沉。

不用频惆怅,浮云变古今。

逢徐少卿

宋代 安道

八年方把袂,万里只含情。已自忘颜面,犹能记姓名。

深杯照落日,寒叶动秋声。独愧飞蓬影,飘飘过此生。

太常引·非僧非俗不求仙

宋代 安道

非僧非俗不求仙。茅屋两三椽。白石与清泉。更谁问、桃源洞天。一炉香火,一瓯春雪,浇灌净三田。闲想谷神篇。忽不觉、松梢月圆。

渭阳

宋代 安道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入京见百官耆民童稚欢迎道周

宋代 安道

星斿葆羽禁城闉,雨霁郊坰不动尘。旭日薰风归凯路,黄童白叟太平人。

正逢师至经三月,敢比苗顽格七旬。从此普天无战斗,更将休养勖臣邻。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