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吕氏春秋引逸诗

吕氏春秋引逸诗

宋代 安道

将欲毁之。
必重累之。
将欲踣之。
心高举之。
君君子则正。
以行其德。
君贱人则宽。
以尽其力。
唯则定国。

诗人安道的古诗

清平乐 李竹懒溪山入梦图

宋代 安道

溪山入梦。彷佛秦时洞。一片空濛天籁送。诗思画情自涌。

酒醒金粟徐伸。等閒青眼浮云。大智原同愚若,倪黄应是前身。

沁园春(赠谈命许丈)

宋代 安道

客有问余,号曰当水,逸民者谁。是胸水星斗,熟知天命,口分造化,妙泄天机。百十日前,再三地说,端的秋来攀桂枝。那时节,果鳌头高跨,鹗首横飞。
君休说是谈非。是则是干支带得来。也要他有个、读书种子,一丁不识,富贵何为。报道长安,梅边春色,早趁东风掠马蹄。重逢处,办一封好纸,觅状元诗。

寄方子时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避人成独往,一室谢喧嚣。泉近书声碎,山深酒价高。

千峰对茅屋,终日听松涛。五亩瓜园地,躬耕莫惮劳。

至自云安题净戒院二首

宋代 安道

山口出云鸠唤雨,三月巴山蒸溽暑。
浊流来作虎眼文,一叶孤舟命如缕。
道傍绿树安阴凉,中有金仙古道场。
去家才馀二百里,且复看此青筼筜。
出门满目伤覉树,归舍还煎碎儿女。
欲问阇黎借榻眠,卧对龛灯淡无语。

赐皇子允祐

宋代 安道

逆我颜行讨必加,六军严肃静无哗。分营此日如棋布,奋武群看捲塞沙。

沧浪亭作

宋代 安道

窈窕沧波寺,玲珑水上扉。
绿窗云竹净,朱户露花晞。
鱼逸晴偏跃,鸥闲昼不飞。
东邻精舍近,无虑戴星归。

早春送孙志高编修南还

宋代 安道

将母承俞诏,还乡羡昼游。草新迎拥传,波暖待维舟。

忠孝传家世,文章轶俊流。尚书遗烈在,恩露满松楸。

喷玉泉冥会诗八首。四丈夫同赋

宋代 安道

鸟啼莺语思何穷,一世荣华一梦中。李固有冤藏蠹简,
邓攸无子续清风。文章高韵传流水,丝管遗音托草虫。
春月不知人事改,闲垂光影照洿宫。
桃蹊李径尽荒凉,访旧寻新益自伤。虽有衣衾藏李固,
终无表疏雪王章。羁魂尚觉霜风冷,朽骨徒惊月桂香。
天爵竟为人爵误,谁能高叫问苍苍。
落花寂寂草绵绵,云影山光尽宛然。坏室基摧新石鼠,
潴宫水引故山泉。青云自致惭天爵,白首同归感昔贤。
惆怅林间中夜月,孤光曾照读书筵。
新荆棘路旧衡门,又驻高车会一尊。寒骨未沾新雨露,
春风不长败兰荪。丹诚岂分埋幽壤,白日终希照覆盆。
珍重昔年金谷友,共来泉际话幽魂。

羁谣

宋代 安道

芳杜觞春酒,仿佛伤山时。徒歌不成乐,空以羁自悲。

羁悲怀土心,遽复还山路。迨及春复时,无使春光暮。

惜奴娇·山染青螺缥渺

宋代 安道

山染青螺缥渺,人间难陟。有珍珠光照,昼难无休息。仙景无极。欲言时。汝等何知。且修心,要观游,亦非。大段难易。下俯浮生,尚自争名逐利。岂不省,来岁扰扰兵戈起。天惨云愁,念时衰如何是。使我辈、终日蓬宫下泪。

送徐留村之上饶教授

宋代 安道

圣朝方选士,补治举弘纲。此道重昭灼,惟公妙左张。

燕台秋月白,葛水晓风凉。同是江南客,离情易惨伤。

和水樵大尹留别原韵志送

宋代 安道

羡君喜色上眉峰,摇曳行旌思万重。白水江头留爱远,赤金峡口荷恩浓。

固穷学励编蒲土,除暴心非卖菜佣。从政合宜因地制,王关逼近酒泉封。

和心泉上芸阁夫子人韵

宋代 安道

一枝史笔赋閒居,曾著人间未见书。寿世文章人不泯,传经学术信非虚。

金科玉律真师范,化雨春风入我庐。他日遗编深护惜,儒林文苑两相誉。

奉酬汪石潭宗伯

宋代 安道

八座高衔礼绝攀,两朝清望重于山。招延隽老皆登用,揣量非才合置閒。

驽骀岂复思千思,广厦终期庇万间。谁意用儒逢世理,一尊相属重开颜。

山气日夕佳

宋代 安道

岭衔斜照澹云收,翠霭参差晚更幽。心静随缘皆自得,情空何事可关愁?

烟鬟碧染苍茫暮,霜叶红飞烂漫秋。此际若逢陶隐士,更邀明月续佳游。

临江仙·春寒

宋代 安道

准拟春来开大瓮,闭门空复咨嗟。天晴几日不开花。

明朝还复雨,碧藓上窗纱。

笋箯石林山下过,菜畦中有人家。便思扶杖乞烹茶。

有人徐出应,娇小似吴娃。

洛社夜泊二首 其二

宋代 安道

风动波摇月,窗开光映灯。今宵栖泊处,始觉在毗陵。

闺情集古 其七

宋代 安道

天上人间两渺茫,天涯一望断人肠。多情不似无情好,尘梦那知鹤梦长。

沧海客归珠送泪,坠楼人去骨犹香。人生自古谁无死,烈烈轰轰做一场。

赠柳文学 其三

宋代 安道

嗟余亦作燕山游,怀公意气如清秋。狂歌未足为公赠,貌出芦花江上愁。

四虫言四首 其二 蝉

宋代 安道

遮了遮了。主人屋破忙不补,只愁秋来长苦雨。南冈黄茆亦易求,何不剪取遮床头。

城中尽是楼上楼,谁念中宵沾湿愁。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