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安道
越陌度阡,更为客主。
前从军行,仿杜前出塞体九首 其七
军中有犒赏,金帛邱山高。呼卢争一掷,百万如秋毫。
行装典鬻尽,只手归蓬蒿。乃知轻性命,原不重钱刀。
太庙
端禅人开田乞颂
三萧行贺萧丞定夫子登科
授马氏女诗
己卯冬雪夜怀人诗十二首 其七 多雯溪
记从见面两心倾,此谊真堪托死生。不作寻常酬酢语,全敷心腹肾肠情。
百年事业风盘鹘,一代才华浪跋鲸。怀抱不殊忘誓约,笑他车笠强要盟。
金缕曲 其三 七夕,和释戡观剧,叠前韵
果酒清商节。记华清蛛丝候巧,网纤于发。秘殿长生曾密语,夜半凉空高豁。
早分付词场几杰。更误功名千载后,剩风流拍板敲云热。
天宝事,等闲撇。
秋来霖雨天倾裂。似闻铃郎当驿路,栈云嵋雪。急切渔阳鼙与鼓,惊破笙歌零缺。
重感慨玄宗闲说。几度斜阳今变古,又三郎闻曲同凄绝。
金缕怨,急弦咽。
五佛顶
诸君齐上最高巅,我不登临意也牵。莫怪攀援今独后,神游早在众人先。
七月十六日赐九十一岁老和尚
暑退全消陌上尘,盂兰大喜见姚秦。临风洗钵龙池雨,凝露舒莲鹫岭春。
送节双轮同梦幻,持心半偈见深淳。循环已识盈虚理,不向山僧更问津。
卜居觉林寺漫兴二首 其二
绿树阴森荫佛庐,尘襟涤尽旅怀舒。临风梵韵朝宣课,隔院梆声昼饲鱼。
曲径云深花放后,小亭舟上客来初。就中赢得閒无数,未许凭栏赋索居。
望乡歌寄卢疏斋
天漠漠兮夜茫茫,草萧飒兮金风凉。白日淡兮雾惨,沙碛冷兮云黄。
有人兮独立而惆怅悲歌兮,南望而思乡。溯孤鸿之影灭兮书不得而远寄,惊兔走之伏莽兮那思驰骋而发狂。
上驼车于半坡,渺哑轧之馀响。认寒庐之几点兮,浮炊爨之烟苍。
天将寒兮感物变,岁欲暮兮单衣裳。三载不浴兮黧瘦质之尘垢,鬓根点雪兮乱飞蓬之秋霜。
心一去兮万馀里,望不及兮云飞扬。怀千载之向上兮人已云远,留万古之遗恨兮绵绵久长。
高台荒兮哀李陵,节旄落兮感苏郎。蔡琰悲愤兮儿呼母而失声,公主悲歌兮愿为鹄而鶱翔。
彼丈夫女子之不同兮其情况则一耳,今我之念昔兮谁后我而悲伤。
游丝次刘子迎韵四首 其三
夕照楼台廿四桥,春痕不共曲尘销。柔情似水三分捲,客梦如云一缕摇。
无力任牵风袅袅,有心空阻路迢迢。陌头杨柳原同调,甘向人前学折腰。
邵伯湖寄柴墟先生
湖口馀寒驻客舟,乡园犹是数程留。短檠迟柝悲今雨,丹阙青云感旧游。
飞鹄正酣云外路,浴鸥犹眷水中洲。当时万卷空多兴,通籍金闺误见收。
题窗上诗
席上
高阁霭馀晖,双双燕子飞。酒斟青玉案,歌唱白铜鞮。
眠柳惊春梦,流莺破晓迷。缠头双锦段,争买醉如泥。
八声甘州·想当年
经龙潭故里
青山望不极,古木下斜阳。野水呼船渡,村醪倩客尝。
亲朋俱旧识,富贵两相忘。好约诸年少,看花引兴长。
淳熙二年发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册宝十一首 其十一 内侍官举太上皇 ...
珉玉玢豳,袅蹄精良。既刻厥文,亦铸之章。象德维何,至静而方。
辅我光尧,万寿无疆。
巢王座韵得馀诗
平台爱宾客,缝掖齿簪裾。藉卉怀春暮,开襟近裾初。
嫩枝犹露鸟,细藻欲藏鱼。舞袖临飞阁,歌声出绮疏。
莫虑归衢晚,驰轮待兴馀。
浣溪纱·忆贺少裳
梅子黄时细雨催。何人对雨怨黄梅。醋坊桥上贺方回。
山径锦苞抽笋出,江船石首上鱼来。金尊遮莫夜长开。
安道
► 17220篇诗文
临江仙 吴冰仙水墨花草卷
还家父老见迓境上
秦淮歌
相和歌辞·子夜冬歌
临江仙·酝酿长生天上酒
元符祭神州地祇二首 其一 迎神用《宁安》。八变。
高宗郊前朝献景灵宫二十一首 其十三 文舞退、武舞进用《正安》 ...
稷山南庄吟六首 其一
送张监察通判馀杭
杂诗十二首 其二
醴泉寺高阁瞻眺有怀范文正公
敬姜论劳逸
梅澥所赠柳春日复萌书此寄怀
思越人(题挟弹人)
望江南·莫攀我
山花子 陆川榕根村墓次秋夜有感
暮春广陵往观宗伯湛公甘泉山精舍马赵二户曹携酒至同酌 其二
浣溪沙(次权中韵)
题秀野轩图
宿猿洞和程师孟韵
千秋岁 麦饭亭
将辞台南州属出差阿里山偶赋
潮江亭观潮
端阳 其二
观物、观我八首 其六 老
送王东华明府考绩五首 其一
青台歌
少府黄秋崖以薛涛井公宴旧作见示因依韵和答
一萼红(和玉霄感旧)
塘园四景回文诗 其四
蓼萧
唐雎不辱使命
惜黄花 寄恼秋汀、樵所,恼其对菊联吟独乐而不与人同也
庚辰恭读仁宗大行皇帝七月二十五日遗诏谨纪
读从兄南安令崇祯太平曲有感
本禅人请赞
乱后初归里中 其二
纪念银瓶赠与式当日赋呈鹤亭社长
栖霞寺
六州歌头 次贺东山韵
咏花扇
景祐祀感生帝二首 其一 宣祖配位奠币用《皇安》。
续梅花百咏 其四十 瘦梅
三月十一日雪中诣永陵告祭
挽洛阳李教授丧北归
先蚕六首 其四 酌献用《美安》。
己卯冬雪夜怀人诗十二首 其一 符象芝
续兰亭会补府曹劳夷诗
甘州(题曾心传藏温日观墨蒲萄画卷)
九日依唐生韵五绝句 其四
醉花阴 紫薇花
聪仲晦古意廿一首爱而和之仍次其韵 其十五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溪边钓船
乾道元年册皇太子四首 其三
五北将歌 科尔沁僧忠亲王
读山谷集
晓登吴山二首
季冬南苑十首 其十
谒杨廉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