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丑奴儿令 其一 两大人之黔中,鼎以试事留湘,赋感

丑奴儿令 其一 两大人之黔中,鼎以试事留湘,赋感

清代 易顺鼎

膝前长跪魂如醉,感上心头。悲上心头。泪到湘天日夜流。

照人一样关山月,亲在黔州。儿在潭州。祝汝团圞万古秋。

诗人易顺鼎的古诗

湘月 遇周意皆于朗江舟次,谈春明旧游,感赋

清代 易顺鼎

玉骢去后,怅缃桃万树,不系春影。望断仙蓬,把不泪、分付紫箫吹尽。

倚扇评诗,认旗沽酒,往事休重省。与君俱是,人天飘泊无准。

谁料听雨江湖,鸥边对话,只伤心还剩。剪烛船窗,便尽有、数点啼红都冷。

吴市吟秋,燕台赋晓,减了年前俊。相看一笑,恍然旧梦初醒。

忆旧游 山中访梅,悄然动美人迟暮之感

清代 易顺鼎

甚霜低碍树,月暗围潮,催出黄昏。么凤都难觅,只年时病鹤,苦抱篱根。

梨花片云摇绿,春到梦先温。有端正窥窗,轻盈照水,数点愁痕。

兰因。共无据,倩玉笛凄凉,唤醒芳魂。立马销凝处,记苔边老屋,竹外孤村。

东风又吹影事,愁老萼华身。漫赢得、相思空山,翠羽啼一春。

丑奴儿 船窗坐雨,兼闻雁声

清代 易顺鼎

影儿守著灯儿坐,风太无聊。雨太无聊。欺负侬家是此宵。

相逢吴楚孤篷路,人也魂销。雁也魂销。愁水愁山一样遥。

清平乐 因忆成梦

清代 易顺鼎

才松衣扣。已有浓香透。一味醉人香似酒。酥得魂儿厮勾。

梦中罗帐灯昏。鸳楼锦瑟清尘。髣髴还亲玉体,怪他红被无温。

三峡涧连理松歌

清代 易顺鼎

张公所佩双神龙,何年飞入匡庐峰。化为奇峰号双剑,复化山中连理松。

元气为浆相灌溉,欲呼五老论年辈。冰雪常含太古心,云雷自转诸天盖。

托根磊砢幽涧边,听瀑看云忘岁年。涧声万古入其腹,清籁时时还一宣。

荆蛮采药苍茫意,伯仲同行因让季。后来高节又夷齐,掉头不肯称周帝。

匡君亦是伤心人,同气相携争避世。对松惆怅想千春,若见当时好兄弟。

我从前年辞大梁,织畚佣舂携孟光。偶来并立此松下,习习微风吹鬓凉。

白首同归约异日,青山信美真吾乡。至今有此数椽屋,为感此松幽意长。

万物从来有龙蠖,名材且莫憎岩壑。吾辈还期共死生,世人那得知哀乐。

正直终蒙造化扶,孤高亦受神明托。请诵山中《招隐》篇,海水天风一时作。

逍遥乐 春草

清代 易顺鼎

梦影黏云无据。和他恨天残碧,销沈今古。才逗歌尘,又惹离愁,迷却一条归路。

年芳偷度。怕无端紫曲门荒,茜裙人妒。正分手短亭,绿暗烟雨。

送了芳骢初去。留将嫩莺还住。甚年年野火,烧不尽断肠处。

香堤尚记得,曾碍凤莲双步。依前衬波南浦,别怀慵赋。

齐天乐 其一 答叔问,和原韵

清代 易顺鼎

江山总是伤心地,春来怕骑骄马。少日情怀,久如死月,才向天边生霸。

华年可借。拚流落东吴,妓阑僧社。频感词仙,飘零泪墨酒痕写。

苏台柳酣花冶。便红襟白项,乌燕都雅。病榻光阴,欢场影事,赚得香桃一把。

客何为者。听恩怨吹多,玉箫声哑。水阁挑灯,待君同夜话。

凭阑人

清代 易顺鼎

听雨江南门巷幽。人在卖花声里瘦。重来燕子愁。

旧东风,新画楼。

送南康王使君解官归里

清代 易顺鼎

使君十载南康城,抚摩一郡如孩婴。我来匡山狎猿鹤,满耳闻颂神君声。

作公部民差可喜,一廛稳受千崖里。劳公白衣常送酒,念我黄冠似归里。

命驾每从千里外,卜居已过三年矣。去年武昌来,闻公亦初还。

公还旧郡我还山,山中猿鹤皆欢颜。今年武昌来,闻公又将去。

公还故乡我流寓,山中猿鹤皆悲绪。我今年才三十强,怀抱冰雪无春阳。

每逢热官辄走避,见公岂意温中肠。公年八十好神采,健若龙马驰康庄。

至人养和驭造化,外物冰炭谁能伤。乃知蓬蒿与松柏,相见未可论短长。

八百纵难企彭祖,九十已足凌张苍。何况治郡有阴德,于公子孙行更昌。

官閤沈沈语忘倦,白头回忆江南战。酒酣耳热说曾侯,幕府英英盛群彦。

郭冲五事犹能记,阮孚三语初为掾。同时得路俱腾骧,钟鼎山林两无算。

转饷曾推萧相功,饮醇自学曹参办。寥落东南一老守,头童齿豁看云久。

方今吏道颇衰微,莫使贤人厌升斗。安得皆如元道州,一时布列神州九。

解组谁明陶令心,埋轮更惜张纲手。我尚思攀车上辕,公言且酌杯中酒。

函楼老子六十余,挂冠七载神丰腴。今年有意探匡庐,乘兴一访茅君居。

华阳句曲公乡里,洞天福地非虚诬。烦公更作东道主,却写交游两世图。

金缕曲 其二 江湖

清代 易顺鼎

天外帆如坐。误几度、画阑凝望,归期都左。龙笛何人吹变徵,不是潇湘旧些。

已闭了、骊宫无和。打入篷腰和梦响,冷移衾、又道船窗破。

算更比,浪花大。

前村卖酒扁舟过。最模糊、水边红树,一层风裹。野岸荒寒潮退后,对影渔翁两个。

有沙鹭、冻拳苔座。触我少年飘泊感,记迷离、绿颤空江火。

也曾向,舵楼卧。

金缕曲三首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往事君休道。甚模糊、一分戎马,一分烟草。唱罢南朝家山破,乐府焚翻旧稿。

猛回首乱离江表。无限少陵身世感,向啼鹃、洒涕谈天宝。

已略变,盛唐调。

云萍散后音书少。犹彷佛围城歌哭,朋尊欢笑。三十年来文字饮,幻得风颠月倒。

总不似皖公青好。问讯竹寒沙碧宅,怕骚魂、容易秋坟啸。

花落也,有谁扫。

忆旧游 其四

清代 易顺鼎

怎蘼芜似水,浸透春愁,软绿无涯。莫倚飞台望,但游丝飏暖,莺界全遮。

东风万里诗梦,沿路访梨花。怕燕子重来,名闻影隔,不认卢家。

还差。悼芳稿,付小院鹃红,私哭年华。禅榻分新火,道情天醒后,味只思茶。

百蛮纵有微雨,休问酒旗斜。拚闷掩鸳楼,江南更比春远些。

陌上花 见菜花感赋

清代 易顺鼎

峭寒阑角销魂,曾记玉笙吹暖。摇梦天涯,瘦尽东风如箭。

花边胡蝶飞成阵,茜色满衣初剪。算伤春、困酒年年等是,病黄生面。

江南晴未稳,钿车过也,陌上人归应缓。官路斜阳,画出一程程远。

几家篱落和愁闭,有个翠鬟低颤。甚迷离、催换园亭烟雨,嫩莺坐晚。

金缕曲 其四 老渔

清代 易顺鼎

生死蘋乡里。有同盟、旧鸥三两,是他知己。明月一江吹笛响,拿个扁舟去矣。

或雨细风斜不止。渔弟渔兄身世感,怕沧桑、换到闲烟水。

渔儿女,又如此。

联篷夜火镫成市。正家家柁楼炊饭,酒香鱼美。袖手江天垂钓罢,看尽来头去尾。

问顺水顺风能几。飞到浪花头也白,况禁他、世上风波起。

渔唱远,暮霞紫。

金缕曲 靖州道中,是张紫帆填此词见寄处,再次其韵

清代 易顺鼎

一入浮生界。问谁如青山无恙,白云无碍。十载歌离兼吊梦,宽尽沈家衣带。

把秋字心头遍画。我比斜阳行更远,奈寒鸦尚隔斜阳外。

还不了,蹇驴债。

天涯总是愁先在。感明朝坠鞭京洛,挂帆江海。沽酒离亭寻冷伴,惟有枫人红醉。

曾见否词仙墨洒。诗叶亲题何处寄,趁凉波早共湘川会。

教说与,定憔悴。

凤栖梧 湖中夜听风涛,有感

清代 易顺鼎

人与蛟龙同不卧。如许秋声,涨得湖天破。湖水湖风相唱和。

半空纯是离骚些。

紧靠篷窗人一个。昏黑为天,惨绿为灯火。他日思量眉定锁。

不知今夜如何过。

瑞鹤仙 杏花时节,人在江南,春雨乍晴,暮寒犹峭。制此词,向湖 ...

清代 易顺鼎

卖花声过否。掩屏山、峭寒初逗。笙囊嫩菭绣。倩琼箫吹彻,小梅春透。

旗亭坐彀。更慵向江南问酒。又怎知、昨夜东风,有个倚楼人瘦。

前度调鹦院窄,斗鸭塘宽,几番携手。芳期漫数,相逢在、燕归后。

判残红飘泪,暗黄侵鬓,愁似绿杨依旧。约甚时同剪春镫,雨窗荐韭。

无闷 听蛙声,悄然赋此解

清代 易顺鼎

星闪浓青,风晕浅黄,山影层层压重。正一片池影,暝愁摇动。

木杪镫痕绿处,怕此夜、高楼难成梦。阑坐久,替谁唤起,嫩凉相送。

篱空。答幽讽。记月黑江南,悄无人共。又听到、蛮村水田新种。

暗里催春去也,算未抵、花前鹃声痛。能几日,过了清明,梅雨涨天无缝。

促拍满路花 其二

清代 易顺鼎

鱼龙方跋扈,鸡犬岂平安。五洲蜗角局,不能闲。金瓯将缺,先变烂银盘。

沧海扬尘后,荆棘铜驼,只愁泪洒神仙。

大槐宫衮衮貂蝉。那有柱擎天。玉龙三百万,甲将残。

乾坤澒洞,来日大都难。披发吾行矣,儒衣僧帽,黄冠差胜文山。

忆旧游 自金陵往鄂渚,月下宿江上轮舟趸船,感赋

清代 易顺鼎

向吴头听笛,楚尾呼镫,万里风烟。一宿金陵渡,正乌啼潮落,白下门前。

几多六朝幽恨,分付隔江山。也愁见而今,江城壁垒,海国楼船。

飘然。未归去,怅艳冶销磨,客里山川。秋信浑如此,怕翠眉颦柳,红泪凋莲。

水天二分,凉月照我共无眠。问冉冉秋星,可能飞到伊鬓边。

易顺鼎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28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