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满江红 其一 渡黄河作

满江红 其一 渡黄河作

清代 易顺鼎

眼底黄河,已送尽、兴亡无数。都付与、夕阳西下,乱涛东注。

客子梦随鸥鹭冷,英雄气挟鱼龙怒。把闲愁万斛掷波心,奔流去。

倚长剑,妖鲸怖。吹短角,哀鸿顾。更高歌击楫,片帆飞渡。

划破江山南北走,浮来天地中央住。问书生何处觅侯封,乘槎路。

诗人易顺鼎的古诗

满江红 所租艇名满江红,即以此调赋之

清代 易顺鼎

小小红船,恰好是、吴江平底。早倚作、风波同命,水云知己。

但得南人如使马,不愁西子难随蠡。到中流、篷背响诗声,鸥飞起。

高七尺,伸腰抵。宽五尺,摩肩挤。算最堪惊者,四边无地。

白月一床渔器具,青山六代侬行李。快撑开、蠡壳两旁窗,山来矣。

促拍满路花 其三

清代 易顺鼎

出师留两表,王业不偏安。武乡侯尽瘁,肯偷闲。回思当日,膝向草庐盘。

出处何常有,出作完人,处为忠孝神仙。

即先生岂薄貂蝉。悲悯切人天。明知唐社稷,已将残。

英雄同恨,鍊石补天难。汉末还唐末,三醉岳阳,何如六出祁山。

喜迁莺 露筋祠

清代 易顺鼎

灵旗风大。怅春阴换尽,都飞凉霭。鱼地铺冰,蟾天浸月,不照寻常眉黛。

小蚊已辞秋帐,成就芳名百代。泪休洒,自翠蛾无恙,青蝇安在。

香街。飘水佩。闻道花时,开遍祠门外。旧内钩斜,南朝脂井,应笑此湖清太。

红颜尽成庙食,命薄生前何害。柳丝待,待系船重到,绿云如海。

柳梢青 江行览古

清代 易顺鼎

滚滚江流萧萧秋。荻苇寂寂汀洲。江上青山,已寂愁老,还劝人愁。

新亭涕泪难收。对风景依然楚囚。四海为家,六朝如梦,一样神州。

高阳台 寄张荫庐,即用其志归赠内韵并原调,时张在白香湖

清代 易顺鼎

笛尾携凉,篷腰束暝,半江离色平分。桃叶归来,嫩红销尽湘裙。

蛮山剩对孤花在,瘦东风、吹不成春。黯消魂。十载清愁,细与莺论。

白湖烟水都梁月,写词仙别后,无恙唫身。话雨年华,依然酒冷镫昏。

珠帘休问扬州梦,怕妆台、有个人嗔。渺停云。寻到天涯,一角楼存。

高阳台 剪秋巢分咏秋声,得雁声

清代 易顺鼎

暝夜敲窗,凉波戛橹,嫩寒先到无舲。几度筝篷,如何绿鬓都星。

晓风残月添唫伴,问者边、多少长亭。又催成、江北江南,烟雨冥冥。

游踪悔被霜期误,向关河唤梦,冷颤镫青。水叠云重,苍茫写上诗屏。

天涯无欠秋声处,最可怜、偏是湘棂。酒初醒、一带妆楼,有个人听。

水调歌头 初九夜对月,清感缘景,以坡韵赋之

清代 易顺鼎

半轮依样月,一块奈何天。猜他有甚情绪,系住数千年。

祗觉寂寥孤立,未免苍茫四顾,身世者般寒。积气白如水,人坐海中间。

花影下,呼月子,尚堪眠。留些缺憾才好,休要尽情圆。

曾照何王宫殿,更到谁家庭院,怕也记难全。遥夜倚云问,瘦了个婵娟。

沁园春 放舟大江至焦山,还,登北固甘露寺

清代 易顺鼎

乘一叶舟,放乎中流,岂不快哉。正海门无路,渔帆似雪,江天有寺,佛鼓如雷。

芦荻萧萧,波涛滚滚,劝我须倾京口醅。粗豪甚,把南朝下酒,东海为杯。

天风吹我南来。对如此江山怀抱开。笑金焦两点,一般俊物,齐梁六代,几个雄才。

大帝龙蟠,寄奴虎踞,王气销沈绝可哀。斜阳里,且高歌击楫,长啸登台。

扫花游 其一 吴门早春和文十叔问韵

清代 易顺鼎

听风听雨,向江上吴宫,又还听雪。早梅未折。怕又循过了,试灯时节。

软玉年华,似被昆刀暗切。澹黄月。唤花外笛声,吹起三叠。

人远芳讯绝。忆载酒横塘,那回鸳楫。画篷一叶。怅秋娘渡口,水寒筝咽。

应被春嗔,旧日心情顿别。艳悰歇。对天涯梦云休说。

水调歌头 青溪小住,画桨迎潮,制此词,倚楫而歌之。如向廿四桥 ...

清代 易顺鼎

曾过江山否,烟雨怕登临。六朝残梦何处,鸥影临秋深。

多少龙蟠虎踞,多少莺啼燕语,流水杳难寻。湖为莫愁好,一碧到如今。

台倚凤,洲呼鹭,峭寒侵。消他几度斜照,换尽绿杨阴。

可惜江山千古,输与红箫尺八,不付劫灰沈。四百画桥月,依旧荡波心。

临江仙 夜行桃源坞中

清代 易顺鼎

一径苍寒人迹断,松毛覆满琴床。笼灯深入白云乡。

水田听闹蛤,山寺惹惊尨。

绝顶天风吹不住,此时散发吟商。翠微诗境自生凉。

行歌秦代月,坐啸楚天霜。

洞仙歌 偶见丰台花谱中有山阴王眉子词三首,因用原韵,依调继声 ...

清代 易顺鼎

燕兰小谱,向东风细读。愿把黄金铸华屋。正霓裳舞罢,星驾归来,帘卷处、碧晕湘波十幅。

王孙游倦矣,芳草天涯,乐府翻成望湘曲。璧月乍当筵,翠袖珠冠,还惊认、芳姿苕玉。

待一角红楼上灯时,又修到三生,眼缘眉福。

满江红 其一 渡黄河作

清代 易顺鼎

眼底黄河,已送尽、兴亡无数。都付与、夕阳西下,乱涛东注。

客子梦随鸥鹭冷,英雄气挟鱼龙怒。把闲愁万斛掷波心,奔流去。

倚长剑,妖鲸怖。吹短角,哀鸿顾。更高歌击楫,片帆飞渡。

划破江山南北走,浮来天地中央住。问书生何处觅侯封,乘槎路。

金缕曲 其三 老儒

清代 易顺鼎

学究先生样。半生来、青镫黄卷,乌皮绛帐。三字头衔穷措大,不讳含酸骨相。

难得是斯文未丧。一第蹉跎头白早,叹磨穿、铁砚心徒壮。

功名路,恐难望。

济南博士江都相。溯流传汉家真派,何嫌依傍。辛苦儒林谋绝业,全力名山休让。

觅冷蠹堆中同葬。七贵五侯君不见,牧猪奴、转瞬青云上。

得富贵,且无恙。

玲珑四犯 梅溪体

清代 易顺鼎

镜里眉山,问收入江南,愁影多少。绀唾痕乾,满地嫩苔都老。

一寸离恨天中,又度了、几番昏晓。甚紫房、深锁春魄,尘满定情词稿。

蘼芜绿到销魂处,曾印凤鞋春小。旧恩新怨浑难诉,更被银鹦恼。

还怕怯胆少眠,禁不得、夜寒花悄。算此情除却,西楼凉月,没人知道。

徵招 春感,和叔问韵

清代 易顺鼎

冷吟照影江南水,十年为春先瘦。寂寞负莺花,叹生涯依旧。

姑苏人去久。空怅望行云归后。草色拖裙,梅痕堕粉,断魂时候。

骄马洛阳街,歌楼热、曾携玉箫随袖。吹尽少年心,怪东风偏骤。

绿蓑冲雪又。何处是五湖三亩。看愁与新柳争春,染嫩黄如酒。

百字令 其一 花朝日两大人携家游五榕山,渡江遇雨,小憩山侧观 ...

清代 易顺鼎

讳春颇甚,被啼莺猜破,百花生日。丝雨连江寻梦去,瘦尽山眉黛色。

时暖时寒,乍醒乍困,天似人无力。东风如箭,踏青今岁难必。

忽然电母驱车,山灵投刺,也怕春光弃。山亦苍生相望久,用着谢家之屐。

画鹢双行,香骢几队,补尽蛮天缺。一家人影,此江真与同碧。

念奴娇 登金山绝顶,次陆放翁招韩无咎游金山原韵

清代 易顺鼎

尺筇犹在,笑顽仙何必,身骑黄鹄。倒瞰蛟宫惊欲坠,落日烧红如烛。

北去云帆,西飞月镜,怪底人生速。翛然青气,白鸥才是吾属。

欲写转眼南朝,荡胸东海,恨山中无竹。更为坡翁诗在上,漫教轻续。

三两渔踪,一双僧影,占断江天绿。妙高台顶,破空聊弄青玉。

齐天乐 别陈伯严

清代 易顺鼎

蘋湾打桨归来晚,相逢旧鸥俱老。剩墨题笺,残衫换酒,一样飘零怀抱。

绿眉凋早。又蝶病花前,蝉悽树杪。凉入西楼,故人独夜梦魂悄。

几回剪灯留话,甚卖花门巷,生遍秋草。笛眼肥烟,琴心瘦雨,中有别愁多少。

词仙去了。问谁与商量,吟秋碎稿。候馆无眠,暗蛩啼到晓。

河满子 闻雁

清代 易顺鼎

太液何时雪尽,洞庭此日波荒。水碧沙明苔两岸,湖天古怨微茫。

枫叶蓼花多处,勾留半在红乡。

一路冲开雨密,数声拖得秋长。只有渔翁浑不管,中流自起鸣榔。

几处高楼怕听,谁教错住潇湘。

易顺鼎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28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