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前在海上见会稽徐僧佣所作《九老》诗,意警词练,因仿为之,并限其韵 其九 老丐

前在海上见会稽徐僧佣所作《九老》诗,意警词练,因仿为之,并限其韵 其九 老丐

清代 殷葆诚

历劫犹存老病身,频年沦落向风尘。一筇以外无馀物,半菽难求叹彻贫。

笑我永为门外汉,问谁能识市中人。蹒跚托钵乡村路,黄犬狺狺慎莫嗔。

诗人殷葆诚的古诗

前在海上见会稽徐僧佣所作《九老》诗,意警词练,因仿为之,并限 ...

清代 殷葆诚

月中高唱摸鱼腔,有叟皤然坐钓窗。半世生涯皤破网,一门眷属共轻艭。

鬓丝几欲霜争洁,酒兴还输雪与降。怪底龙钟人易老,羊裘岁岁卧沧江。

题常熟钱癯仙梅花画册六首 其三

清代 殷葆诚

罗浮梦醒了无痕,纸帐馀香尚带温。画就一枝谁索笑,闷人天气又黄昏。

寿佟太夫人三月七旬晋九 其二

清代 殷葆诚

诗礼传家重孝贤,芬扬彤管式绥边。每因助读彤针线,屡为承欢彻珥钿。

风雨关怀先众起,晨昏著意后时眠。生平物力弥珍惜,八十年来未改弦。

春日田园杂兴四首 其一

清代 殷葆诚

莫羡春城景物华,故园耕读自传家。饧箫吹起风初暖,禊席归来日半斜。

闲看儿童调燕雀,时邀亲友话桑麻。蜂针渐老莺簧涩,遍地黄金簇菜花。

寿佟太夫人三月七旬晋九 其三

清代 殷葆诚

贤嗣干城树令名,遐龄天锡瑞河清。春风入座安调息,华发盈颠自建行。

吉日良辰联上巳,辉腾婺宿祝长生。慈祥心地温恭度,嘘吸冲和善气迎。

气球

清代 殷葆诚

飕飕一气鼓鸿濛,毬制新奇属鬼工。别具深心殊叵测,不凭双翼竟淩空。

功贪造化天应忌,路隔华鬘技已穷。世事莫如高处险,敢矜窥敌快乘风。

题常熟钱癯仙梅花画册六首 其五

清代 殷葆诚

纻裳缟袂认依稀,瘦骨珊珊是也非。奈此不堪描写处,月光黯淡雪霏微。

购得寄视书平,并媵以诗四首 其三

清代 殷葆诚

镜中人亦意中人,仿佛离魂倩女身。莫笑桃僵须李代,双螺犹见昔年春。

前在海上见会稽徐僧佣所作《九老》诗,意警词练,因仿为之,并限 ...

清代 殷葆诚

服我先畴乐太平,星霜催老岁华更。须眉真可推前辈,腰脚依然胜后生。

幸际唐虞忘帝力,偶携妇子饷春耕。瓜棚豆架邀邻叟,共话桑麻验雨晴。

题赵文焕茂才徇节纪二首 其二

清代 殷葆诚

澒洞风尘里,如君闲气钟。捐生何慷慨,就义更从容。

大节三纲重,遗言一纸封。凄凉祠畔路,僧俗话奇踪。

春日田园杂兴四首 其三

清代 殷葆诚

絮逐东风燕子忙,田家原趁好年光。麦畦雉雊儿挑菜,柳陌鸠鸣妇采桑。

偶为看花来古寺,半缘招饮到邻庄。及时行乐休辜负,记取吟怀付夕阳。

寿佟太夫人三月七旬晋九 其四

清代 殷葆诚

莱彩斑斑笑语多,当筵王母尽婆娑。康宁福寿王洪范,觞咏宾朋胜永和。

绕膝芝兰花吐萼,介眉樽斝酒生波。北堂孝养南陔志,谱入笙镛继雅歌。

再题梅花画册

清代 殷葆诚

冰霜魂魄月精神,好倩梅花为写真。庾岭阳回空有约,罗浮梦醒不成春。

折来此日谁堪寄,修到他生迹已陈。羡煞孤山林处士,得从姑射伴仙人。

遣怀用王渔洋《秋柳》韵四首 其二

清代 殷葆诚

移家钟阜几星霜,安步时时过野塘。笑我荆溪生白发,望他孺子继青箱。

立身重虑亏先德,俟命何须礼梵王。从古勋名同逝水,夕阳空矗大功坊。

题常熟钱癯仙梅花画册六首 其六

清代 殷葆诚

前身原是藐姑仙,游戏人间四十年。处士孤山空写照,一般色相化云烟。

下第用小莲夜坐韵二首 其一

清代 殷葆诚

十丈高楼月上迟,红闺心事一灯知。年来苦把双娥画,总恨新妆未入时。

蔡邕

清代 殷葆诚

剩得遗文四百篇,中郎身世剧堪怜。卿才未必宜修史,众怒如何与作缘。

齑臼外孙传后日,芦笳娇女恨胡天。琴桐笛竹都无恙,枉把聪明误昔贤。

前在海上见会稽徐僧佣所作《九老》诗,意警词练,因仿为之,并限 ...

清代 殷葆诚

历劫犹存老病身,频年沦落向风尘。一筇以外无馀物,半菽难求叹彻贫。

笑我永为门外汉,问谁能识市中人。蹒跚托钵乡村路,黄犬狺狺慎莫嗔。

《白门秋柳图》题词

清代 殷葆诚

不尽长条与短条,西风吹瘦女儿腰。江南自古伤心地,流水斜阳送六朝。

春日田园杂兴四首 其二

清代 殷葆诚

不图富贵不求名,归老田园了一生。半读半耕新事业,老农老圃旧家声。

春风十里忙驱犊,斗酒双柑漫听莺。草色青青杨柳绿,无边景物助吟情。

殷葆诚

殷葆诚

字亦平,郡优廪生。为人喜交游,饶肝胆。洞烛时艰,知举业不足以救国,乃专致力于经世之学,尤熟谙舆地。缪艺风先生创办江宁高等学堂,邀君共事,极得襄赞之力。积资保训导,会鼎革事遂寝,晚年就养青岛,怡情山水之外,兼以音律自娱。偶得消渴疾,遂以不起,年七十一。同治元年生。► 73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