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长亭怨慢 夕阳

长亭怨慢 夕阳

清代 殷秉玑

看一角高楼红晕。望断遥天,画栏偷凭。柳外长遥,艳魂早已化秋冷。

落花三径。吹不去春风影。万古此茫茫,算多少英华消尽。

重认。已孤村不见,只见远山明净。几番雨过,又小小新蟾相映。

最愁是、一纤匆匆,共荒渡、片帆刚趁。正鸦背归来,馀恨人间犹剩。

诗人殷秉玑的古诗

忆旧游 维靡寺探梅,和瘦青师韵

清代 殷秉玑

怪深山僻处,几树梅花,花发先春。瞒却探花客,向上方翘首,一白疑云。

暗香透来林外,一缕曳松阴。恰沁入诗脾,狂歌水调,歌与花听。

吟声。满山谷,早惊落梅花,朵朵沾襟。清福曾修到,是前生错过,消受今生。

雪深自然眠冷,香梦几时醒。恐梦入罗浮,它生有约何处寻。

琐窗寒 苔

清代 殷秉玑

几度春来,连番雨过,旧时庭宇。沿缘渐绿,也有东风吹汝。

傍墙阴、荒寒自怜,落花飞絮都无绪。任空阶长遍,钱钱难买,韶华常住。

闲伫。题诗处。认石上模糊,剥残如许。土花谁扫,一片藓黏孤树。

只残碑、凉露卧烟,碎纹刻净青未去。看红桥、瘦柱波横,碧绣千年古。

沁园春 白燕

清代 殷秉玑

莫讶红襟,此日重逢,相看已非。笑主人帘箔,换来银蒜,旧家门巷,褪了乌衣。

柳絮池塘,梨花院落,飞入丛中影欲迷。穿花去,共寻芳蝴蝶,到处相依。

水晶怎捲风微。问何处、衔泥带月归。喜拖馀半颈,玉钗绰约,舞残双剪,雪羽差池。

夕照都沉,粉墙不隔,休向佳人鬓上飞。喃喃语,与雪衣娘子,共话依稀。

金缕曲 秋燕

清代 殷秉玑

犹记春时节。正江南、落花如画,相逢三月。认得谢家庭院好,一桁雕梁栖歇。

喜春社、当时曾结。转眼年光先已去,看舞残、双剪怜今日。

思往事,共愁绝。

比它消瘦花间蝶。更伤心、乌衣门巷,斜阳一抹。几日深闺无奈甚,情绪何堪同说。

还莫向、帘前嚏嚏。已是飘零如客寄,况凄风、苦雨将催别。

归去也,海天阔。

湘江静 萍

清代 殷秉玑

飒飒西风秋欲去。悴零星、荡摇无主。东皇别后,天涯踪迹,更相逢何处。

倘果问前身,记春影、那时飞絮。翠钿抛却,银奁自窥,还认是、旧时序。

水渐寒,天又雨。傍江乡、芙蓉相住。春光已老,秋光难买,任青钱无数。

闲煞有谁看,纤纤影、自家怜取。它生未合,今生依旧,漂流不聚。

合欢带 张丽华镜

清代 殷秉玑

月明飞下瑶天。喜圆晕、尚依然。金粉南朝消欲尽,剩菱花、还伴婵娟。

春山索笑,秋波对语,心事先传。看君王、比肩双坐,桂宫人影如仙。

画楼结绮靓妆妍。是灯前。是花前。一梦繁华酣未醒,早琼魂、化了飞烟。

残脂艳井,清歌玉树,记否当年。照佳人、玉容香颈,可曾还照旧河山。

长亭怨慢 柳如是小印

清代 殷秉玑

怅人已玉楼仙去。片石多情,人间留取。两字笤华,阿谁镌出篆文古。

绸缪花乳。料印遍簪花谱。玉指记秋风,当红豆相思摩抚。

香墓。傍荒庄拂水,只剩蘼芜盈路。妆楼如故。问老去尚书在否。

更欲问、芳姓谁传,借垂柳、春时飞絮。甚私记双描,不似鸳鸯相聚。

菩萨蛮 得婉清书感作

清代 殷秉玑

羡君破浪先飞渡。嗟余恋机几度误。虎口脱危灾。孤舟涉海来。

两季睽两地。鸿雁书频寄。雁信纵堪传。雁行终未联。

高阳台 藤花书巢送春

清代 殷秉玑

颦柳含烟,病花泣雨,离筵端整长亭。谁唱阳关,筵肠怕听啼莺。

游丝不系东风住,遍天涯、没处追寻。指江浔。潭水悠悠,不抵愁深。

商量欲折杨枝赠,倩绿波流去,寄与柔情。已别今番,相逢忍说它生。

斜阳挂出销魂影,便桃花树也飘零。燕何心。才送春归,已把秋迎。

绿意 山中观绿阴作,调从玉田之名律,则乃遵石帚

清代 殷秉玑

凭高望极。讶满天黯黯,如幄深密。四面遮阑,不如浓云,岚光万里都湿。

东风葬了飞花后,又那有、残香收拾。剩夕阳、一点孤红,化作乱山重叠。

犹记寻芳到此,好春正冶艳,游逐蝴蝶。一径穿来,如雨如烟,罨断天涯行客。

何曾罨断天涯路,莫说起、落红凄绝。怕再来、连叶飘零,更如可怜时节。

菩萨蛮 闻霞芝于归,作此寄贺

清代 殷秉玑

良缘千里丝牵定。客中巧把丝萝订。君子气干巧。清操自出群。

绿窗春色丽。眉谱修成未。道蕴解吟诗。玉郎合唱随。

金缕曲 瘦蝶

清代 殷秉玑

怕到苔凉处。见双双、倦飞轻翅,弄愁如许。剩粉飞香须自惜,消瘦何堪再舞。

休蹴向、留仙裙住。携扇忍看今日态,最怜卿、生小寻芳误。

馀此怨,共谁诉。

春风芳草思前度。忆年时、玉腰婀娜,花间来去。转眼繁华惊梦醒,帘外斜阳又暮。

笑欲画、滕王成否。寂寞兰闺秋意懒,怯翻箱、检点残金缕。

曾记晒,花枝午。

东风第一枝 春晓荡舟三桥看柳色

清代 殷秉玑

翠抹妆浓,清灯影瘦,好山迎我先笑。一篙花外轻回,认得去年芳草。

东风破梦,强扶起、腰肢低袅。听杜鹃、频唤春归,不解春归犹早。

须自惜、瘦容婉妙。还自把、黛眉暗扫。嫩阴压住杨花,瞒却燕莺分晓。

漫天飞起,恐竟把、佳人催老。待春痕、它日飘零,只有乱萍知道。

忆秦娥 清旷阁赏寒月

清代 殷秉玑

清辉寒。夜深闲煞红阑干。红阑干。似侬心事,宛转回环。

宵如烟。有人相守梅花边。梅花边。好将梅瓣,细数华年。

长亭怨慢 夕阳

清代 殷秉玑

看一角高楼红晕。望断遥天,画栏偷凭。柳外长遥,艳魂早已化秋冷。

落花三径。吹不去春风影。万古此茫茫,算多少英华消尽。

重认。已孤村不见,只见远山明净。几番雨过,又小小新蟾相映。

最愁是、一纤匆匆,共荒渡、片帆刚趁。正鸦背归来,馀恨人间犹剩。

水龙吟 秋海棠

清代 殷秉玑

小名尚列春芳,相思偏避春风面。佳人薄命,年华不再,甚时相见。

细数三生,前生欢笑,今生哀怨。正秋心寂寞,无言凄抑,苔凉处,泪如线。

不为飘零肠断。为声声、砌虫频唤。有谁怜惜,更无红烛,照侬妆倩。

瘦不胜扶,满身清露,墙阴低掩。任阑干、独倚天寒,翠袖被、西风捲。

念奴娇 桃源涧观瀑

清代 殷秉玑

朅来闲眺,恰天风御我,穿云而上。昨夜山中新穿过,万壑千岩奔放。

清不迷烟,白还若霰,一涧潺潺响。衣襟沾湿,扑来诗思飞荡。

亭外鸟唤醍醐,堪同觞咏,好和归樵唱。石壁为屏苔作席,更有松阴如帐。

林果供肴,岩泉酿酒,也可充吟脏。山灵休笑,尘外谁是清旷。

贺新凉 寄怀婉清于瀛洲

清代 殷秉玑

极目南沙地。怅分携、水流花落,海天无际。九畹幽姿香国领,况是连枝同气。

早省识、同心臭味。我处能开花顷刻,问年来、姊妹花开未。

先结个、海鸥契。

梦中几度欣联袂。乍醒来、牵牢罗被。错疑把臂。愧我疏慵抛锦轴,未解回文织字。

恨欲寄、相思无自。纵使织成千字锦,怕鱼因、海阔终难寄。

寄不尽,书中意。

摸鱼子 送秋

清代 殷秉玑

看愁云、半天飞起,吹来离绪萦绕。楼头消瘦垂杨影,拖入夕阳低照。

残叶少。还怨煞、飘零都被西风扫。无端别了。把蕉叶裁笺,芦枝作管,且写饯秋稿。

江皋外,新雁曾经带到。而今归也偏早。长亭一路追寻去,剩有冷风衰草。

秋易老。最怕是、霜砧偏近寒闺捣。清樽已杳。只败箨催行,哀笳促别,料理放归棹。

水龙吟 白秋海棠

清代 殷秉玑

相思妒煞肥环,自怜淡扫无人见。玉容寂寞,铅华不御,别饶幽艳。

病不成香,三生薄命,一生凄怨。正露凉如水,亭亭闲立,阑干外,霜欺面。

已是不堪肠断。况繁华、梦魂初变。新妆乍卸,盈盈脂泽,为谁消减。

绡素全身,罗衣偏带,一丝红染。把酸香一缕,泪珠一掬,洒墙阴遍。

殷秉玑

殷秉玑

殷秉玑,字茎仙,常熟人。陈锡祺室。著有《隐梅庐遗诗》。► 2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