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永寿县期孟明府未还

永寿县期孟明府未还

明代 殷奎

秋至物情变,雨来山气凉。孤怀客夜水,薄宦归程长。

平泉倦登陟,葆峰谩徜徉。故人期未至,岸帻上高冈。

诗人殷奎的古诗

二月七日省牲诸陵沿道杂赋(四首)

明代 殷奎

景帝陵前野草花,也曾沾被旧繁华。
只今开遍无人管,付与牛羊卧日斜。

潼关留别梦得孟云子厚希曾诸君子

明代 殷奎

客里衣冠喜合并,留连三日荷深情。华阴县里追游好,江月亭前发兴清。

碑记延熹充嗜古,杖分灵寿得扶倾。匆匆又上关东道,萍聚蓬飘叹此生。

赠赵子常

明代 殷奎

西夏往来迁子去,量移今喜在长安。梦魂尚悸关河险,足力应谙道路难。

定见相如归赵璧,不妨钟子著南冠。春风拟作还乡伴,花满吴宫得共看。

李侍御墓

明代 殷奎

李公读论语,探道悟渊微。政推守令最,名重谏诤司。

生平信跌荡,之死气不衰。表树限樵牧,善政固在兹。

寄赠孝扬弟

明代 殷奎

书来一事快吾怀,童子之师也自佳。四益缘知功在我,多闻须顾密名斋。

兔园挟策身虽困,龙窟探珠志必谐。他日遗经同讲学,白头相对乐无涯。

赋季子祠

明代 殷奎

让王开国江之左,尚父周王十三世。
僣王一周周于夷,至德巍巍谁复继。
有美季子才且贤,历聘上国何翩翩。
东游纵观太师乐,王风帝德皆能言。
周旋齐鲁说诸子,无愧古人相警意。
衣酬献著交情,佩剑终县见高谊。
使车焞焞尚未还,鱼中之刀机已先。
去之宁附子臧节,不忍父子兄弟戕其天。
世人躗言何足数,类云辞国兆亡土。
不知自古皆有亡,曾有遗风振千古。
春秋大义昭日星,特笔表墓幽光明。
故国遗祠神戾止,吴民世世丰粢盛。
周之孙子乌台彦,烈日秋霜映颜面。
阖闾城边春水波,荡漾兰舟过淮甸。
高台凤舞大江东,孰作乌台气势雄。
明年台前霜叶红,归陪骢马观吴风。
观吴风,歌至德,季子祠前照秋色。

寄俞仲详都司卜师颜架阁

明代 殷奎

郎官联省寺,对咏溢高情。日出南山紫,风来北榭清。

谭玄便玉麈,举白快金茎。吏隐今如此,谁为后世名。

十月二日宝应舟中夜梦先君手赐一狐裘仰视慈颜似怜其远行者梦回伤 ...

明代 殷奎

故园归梦夜初寒,恍若平生语笑驩。膝下狐裘亲手赐,似怜风雪上长安。

始上吴船

明代 殷奎

一身客秦陇,孑孑又南旋。跋涉五千里,始上东吴船。

青山尽故旧,迎我船窗前。挥手谢之去,不得相留连。

故林白头人,倚门已三年。

别后重寄永寿诸公

明代 殷奎

平泉山色翠可食,留滞不知归计疏。一月客游风雨半,百年交契子孙初。

南郭壶浆秋饮饯,长亭鞍马野踌躇。如此好怀何可别,归来注目重凭虚。

娄侯庙

明代 殷奎

子布文武才,鼎峙非本志。伯言社稷臣,早定西龛计。

霸功照吴甸,侯封启娄地。何以慰遗民,于焉崇祭祀。

罗敷桥下见双白鹭

明代 殷奎

飞来双白鹭,双鸣复双止。凝思寥廓天,弄影清泠水。

予心慕贞洁,尘网谁相拟。为尔立斯须,况在罗敷里。

送武功余簿行稼商州

明代 殷奎

秦岭纵横宿雨收,西风匹马蹋商州。锦囊诗句题应满,此是南山第一游。

送汉中太守费浩然朝京

明代 殷奎

公昨汉中初出守,剑门犹拒万夫开。郡民惊悸思良吏,天诏丁宁用秀才。

形势百城归控制,流移十载赖招来。颍川应有重临日,谈笑南楼尚可陪。

与吴宗德县令访古西原三首 其一 最师埪

明代 殷奎

无僧秋寺倚荒原,劫后三埪几许存。争取唐碑镌字记,一碑未刻卧山门。

古乐府江水一百里送海道千户殷仲实

明代 殷奎

江水一百里,潮生江欲平。离情付潮水,相送到平城。

江水一百里,行行复采莲。莲根共连叶,不碍使君船。

江水一百里,蒲帆阿那移。相思若流水,那复有穷时。

与吴令游雁塔

明代 殷奎

合尖百丈插秋旻,俛仰千年感慨频。梵夹已成千相久,题名都化劫灰新。

云来重洒思亲泪,雨歇才清拂面尘。来往匆匆聊记此,他时留与话前因。

伏承士景明府增广学舍招致生徒借韵叙谢

明代 殷奎

学舍增修事董生,坊门重立表冯京。远朋已喜重联至,善政还看次第成。

莫笑人情相冷淡,要知天爵最尊荣。斯文千载真吾事,此日于君意尽倾。

鄠簿袁鲁瞻见访

明代 殷奎

下马敲门月色新,语音遥认是乡人。驰驱王事贤劳日,问讯吾徒寂寞滨。

白饭可能淹骑从,青灯空复伴吟身。平生鄠杜佳山水,便欲同游第一春。

晚泊山家

明代 殷奎

出郭已廿里,别酒犹未醒。野人竞遮邀,路转岩扉静。

林沾疏雨凉,山带秋烟暝。借榻未成眠,予心方耿耿。

殷奎

殷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号强斋。少从杨维桢习《春秋》。博学精审,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阳教谕。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门人私谥文懿先生。有《道学统系图》、《强斋集》、《陕西图经》、《关中名胜集》、《昆山志》、《咸阳志》。► 1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