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殷奎
危公佐山县,颇蹑傲吏踪。白眼对时俗,岸帻咏孤松。
淮南无隐士,垄上有耕农。公事吾已了,偃卧元非慵。
忆江南三首 其三
江南忆,何事次当三。弟妹妻孥共笑谈。举酒凉秋持紫蟹,张灯春夜擘黄柑。
宁不忆江南。
送朱子方之永寿访孟明府 其二
小车渡浅水流烟,更上长船望碧天。有兴欲寻安道去,秦原高处不通川。
睢州书报道原之亡而不言其故哭之二夕梦与相见语其事甚悉然不可徵 ...
睢州昨日缄书至,报道道原今亦亡。岂为思家缠旧病,莫因作县坐新章。
无人老母谁终养,寡妇孤儿我独伤。客夜梦回呜咽久,不禁寒月下空梁。
登乾陵作
观阙倾颓石兽残,凉风侧帽话长安。函香不觉天能雨,移檄空怜土未乾。
月过三原秋淡淡,云来九嵏夜漫漫。谁能唤起裴宫监,为说当初创业难。
次韵洵阳金主簿子厚见怀二首 其一
周南数载为谁留,风入貂裘动客愁。薯蓣天寒同谷晚,夫容霜老曲江秋。
三吴梦想添新恨,万里归来觅旧游。亦有洵阳高士在,共将幽兴赋刀头。
十月二日宝应舟中夜梦先君手赐一狐裘仰视慈颜似怜其远行者梦回伤 ...
故园归梦夜初寒,恍若平生语笑驩。膝下狐裘亲手赐,似怜风雪上长安。
次韵洵阳金主簿子厚见怀二首 其二
悠悠末俗竞趋尘,落落清才自绝人。漫与弟兄为禄隐,不将簿尉绊吟身。
帽檐山郭冲风侧,艇子关河载雪新。惭愧同门相见晚,一番倾盖便相亲。
次韵题郝士景诗后
伏枥长鸣意气生,朱衣华发下瑶京。位从列宿图中见,名向翘才馆里成。
古锦囊来空复美,碧纱笼去未为荣。大夫自有登高赋,无限丹心此际倾。
伏承士景明府增广学舍招致生徒借韵叙谢
学舍增修事董生,坊门重立表冯京。远朋已喜重联至,善政还看次第成。
莫笑人情相冷淡,要知天爵最尊荣。斯文千载真吾事,此日于君意尽倾。
涉水
灞浐交流纵复横,醉驮驴背任欹倾。风前似蹋天池翼,月下如骑采石鲸。
何处兰舟相荡漾,谁家罗袜斗轻盈。总输八月仙槎上,濯足银河万里行。
入新安县境有怀顾明府
才入新安趣便真,县中官长是诗人。三年云路离情隔,千里月明清梦频。
栗叶满山秋实美,鲂鱼出水冻腴新。高斋昼寂便清供,消受民风一味淳。
东泉
四山饶雨气,一涧落泉声。此处销残暑,还同茂宰行。
西原游望
层原横百里,一望五陵空。云过山城黑,风来野烧红。
吟身驴子上,归思雁行东。薄暮沙尘起,令人叹转蓬。
巩县谒宋诸陵
奉先桥下水汤汤,俛仰千年一感伤。陵树无根流夕露,宫花有泪洒秋霜。
青山巩固神犹惨,白塔钱塘恨更长。圣代方隆中夏统,故应塞北荐馨香。
娄侯庙
子布文武才,鼎峙非本志。伯言社稷臣,早定西龛计。
霸功照吴甸,侯封启娄地。何以慰遗民,于焉崇祭祀。
题新安驿
地势奔驰若建瓴,崎岖千里未能平。汉关东启遗山址,禹涧西来抱县城。
探虎墓前闻虎过,学鸡台上听鸡鸣。客来自幸清时好,不识喧呼夜点兵。
始上吴船
一身客秦陇,孑孑又南旋。跋涉五千里,始上东吴船。
青山尽故旧,迎我船窗前。挥手谢之去,不得相留连。
故林白头人,倚门已三年。
殇真长
苕英陵紫霄,荣悴倏相袭。杏乳剪霜刀,落地不可拾。
娟娟芳婴面,秀色赪玉立。生之既不易,殇之何太急。
神理谁能诘,物命孰使执。搔首问青天,天高听不及。
民谣 其三
县官揖让坐横堂,专为朝家育俊良。归去我儿须记取,门前有个状元坊。
次韵耀州陈九成同知见赠
新诗留赠信能文,交臂归来恨失君。未遂笑谈申缱绻,徒劳魂梦走缤纷。
平生事契他年话,为政风流此日闻。翘首华原秋色里,好分一榻寄孤云。
殷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号强斋。少从杨维桢习《春秋》。博学精审,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阳教谕。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门人私谥文懿先生。有《道学统系图》、《强斋集》、《陕西图经》、《关中名胜集》、《昆山志》、《咸阳志》。► 144篇诗文
送古季初主簿之永寿兼简孟宾知县丁仁卿县丞
民谣 其一
过霸王城
郑州城外望密县诸山作
侯叔庸同行过其故居见迎春一株
紫荆树
与吴宗德县令访古西原三首 其一 最师埪
次韵邢之翰南行留别 其二
重赋一绝
得家书借长通韵怀二弟 其一
题杜处士宅
九日述怀写寄余秦袁陆诸乡先达
张昭季索送傅君还彰德诗
寄示騊駼
昨蒙仲弘赞府招预新酒河鱼之会筵重席叠不胜杯酌而归惭愧之馀赋此 ...
赠武功邢明府之翰余簿公至父兼柬李赞府崇业
长安新城 其二
赠卫武孟 其三
陈情一首同呈
原上早春
送汉中太守费浩然朝京
题吉祥寺壁画僧
送武功余簿行稼商州
施佥宪行部口占奉柬
顾玉山金粟冢秋宴集
李侍御墓
题吕进成屋舟
别南山
罗敷桥下见双白鹭
题胡御史松溪小隐
雨中述怀
述怀次郝宰韵
除夕戏简万丞
闻叔御谪濠梁
赋季子祠
早起题白战道驿
送宜川刘知县赴都
忆江南三首 其一
渭陵
寄赠孝扬弟
县斋对雨
次韵邢之翰南行留别 其一
南山三绝句 其三
王宪佥馈饼饵
以地图赠吴明府题诗其上
柬陈赞府孟云求灵寿杖
鄠簿袁鲁瞻见访
寄麟游危丞
孟云赠杖以诗酬之
仆客中主吕簿所因得遍交府县诸公今日小至辱德和使君招饮馆舍而玄 ...
南山三绝句 其一
登灏灵门重望华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