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浪淘沙 萍

浪淘沙 萍

清代 俞樾

碧合小桥东。渔棹仍通。前身柳絮太无踪。自是今生稍可可,不逐飞蓬。

天上美人虹。生日偏同。莫将漂泊怨天公。菱蔓一绳牢绾定,枯死西风。

诗人俞樾的古诗

南乡子 其四 次女绣孙偕其婿附海舶入都,倚此送之。

清代 俞樾

执手各依依。记否湖楼话夕晖。他日南归重舣棹,依稀。

独凭危栏认翠微。

一剪梅 其三 意有所触辄成一词,美人芳草不无寄托之辞,商妇琵 ...

清代 俞樾

何处红楼夜月明。楼上吹笙。楼下弹筝。绮窗珠箔最珑玲。

人倚银屏。花映雕棂。

容易游仙容易醒。梦窗瑶京。盼断云軿。青衫灯下百愁生。

红泪盈盈。绿鬓星星。

齐物诗 其四

清代 俞樾

莫与痴人细较量,吾生何处不徜徉。出门一步即为远,作客十年未是长。

探芳信 烘豆

清代 俞樾

趁秋早。向棚底斜阳,筠篮采到。讶一弯新绿,眉妩斗娇好。

玉人纤手灯前剥,忙煞麻姑爪。倩厨娘、翠釜燖来,再安茶灶。

红焰一炉小。更细著晶盐,料量多少。炙透兰心,休遣绿衣老。

拈来不独酒边宜,也是相思料。看青青、撮向茶瓯更妙。

咏西瓜灯四首 其三

清代 俞樾

宵深移近读书堂,伴我青灯兴更长。要使腹中无块垒,自然顶上有圆光。

莫嫌燄燄膏将减,只觉荧荧火欲凉。不解朱门歌舞地,高烧红烛照红妆。

水龙吟 竹翁又谱此咏白秋海棠,因亦同作。

清代 俞樾

海棠本是神仙,春风金屋藏佳丽。何来异种,墙根砌畔,雨中烟里。

瘦影堪怜,脂痕尽涤,自然娇媚。想当年思妇,抛残玉箸,原不是、灵芸泪。

堪笑秋容犹绮。抱幽心、谁同高致。昂然绛帻,翩然金凤,纷罗庭际。

素女冰姿,红儿艳品,赏心谁寄。只词人、妙笔摹将冷格,写银光纸。

口占二绝 其二

清代 俞樾

此来襟带有江湖,自觉尊前诗胆粗。不及老彭豪更甚,右拈吟管左提壶。

游狮子林作歌

清代 俞樾

佛伸手化五狮子,偶然游戏到吴市。五百年来僵不起,至今崭然成石矣。

我来摄衣登其巅,奇奇怪怪言难传。五覆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

地既弯环学盘谷,水亦曲折成斜川。可笑吾侪竟如蚁,乃于九曲珠中穿。

书生立论怕随俗,偏向美中求不足。虽然山势喜空灵,未免游踪愁偪促。

蛇行匍匐伍出关,鱼贯攀援邓入蜀。昌黎有言我能诘屈自世间,何肯低头入山腹。

石兄闻而笑,君言何謷謷。米颠所见一拳耳,相对必具笏与袍。

何况千岩万壑罗堂坳,非止片石堪论交。请君来此一平视,早巳游遍东岱西华北恒南霍中嵩高。

君曾饱看新安大好之山水,又曾驱车远度秦函殽。

试向此中寻取旧游处,一丘一壑无能逃。更比壶公缩地好,翻笑愚叟移山劳。

纵不敢下垂伯睯务人足,似亦宜稍折元章居士腰。

吾闻石言亦点首,凭栏啜茗不嫌久。坐听邻寺斋钟鸣,疑是林间狮子吼。

醉太平十四首 其十三

清代 俞樾

瑶篇玉函。真金细参。丹成鸡犬同沾。跨青鸾两三。

仙踪易淹。劫灰又添。赤松桂父深潜。换唐朝吕岩。

念奴娇 题恩竹樵方伯蕴兰吟馆诗馀

清代 俞樾

一枝筠管,占吟坛本是,诗仙诗佛。何意缝云裁月手,又入玉田之室。

绮语花间,清吟月下,手自弹瑶瑟。风流顽艳,肯输黄九秦七。

余亦把酒临风,铜琶铁板,间弄苏辛笔。短令长谣随意写,未合昔贤词律。

吴下逢君,阳春一曲,雅韵真难匹。蕴兰吟馆,可容来倚长笛。

绿意 见前

清代 俞樾

天生俊物。甚少年惨绿,如此寒乞。酒后茶馀,聊佐谈锋,怜伊口齿清绝。

诗脾苦涩君休笑,只独抱、素心而活。看纷纷、南北杨卢,都是蜜翁瓜葛。

多少朱门酒肉。觉风味与尔,甘苦全别。偶借青灯,微吐心花,终是蕙兰幽叶。

佳人薄命也同调,也略颦、鸦黄娇额。只谏林、撷取孤芳,瓠史仅容名列。

壶中天 洋钟有名闹钟者,届时则琤瑽作响,繁音缛节亦开听,倚此 ...

清代 俞樾

绿窗人静,忽清机徐引,都成奇弄。乍讶宫商无节奏,偏又待时而动。

笙磬同音,筝琶乱拨,惊破鸳鸯梦。寻常休试,玉匙金钥珍重。

因念铃索西清,故人待漏,惯踏天街冻。欲觉闻钟宜有此,妙在枕边喧閧。

懒惰稽康,醉眠元亮,得尔全无用。娇孙痴小,膝前携听叮咚。

万岁山 相传明太祖曾至此

清代 俞樾

汉皇登嵩山,山中呼万岁。山神不解谀,未免疑岁伪。

明祖登兹山,山名与之符。不知空山里,曾效嵩呼无。

于今山色青瞢瞢,万仞巨右千盘松。岁人所到即名胜,云气非复寻常同。

呜呼,三百年,明祚毕。崇祯十七外,止有福王一。回首燕京万寿山,可怜龙驭徒萧瑟。

岂若兹山掩薜萝,千秋万岁总嵯峨。太平草木多佳气,莫问前朝事若何。

闻戒篇 其一

清代 俞樾

冲飙海外起,宿乌林中飞。吾家环堵室,无事不启扉。

昨闻海氛恶,出门问是非。是时天戒寒,雨后日色微。

传呼县官来,父老迎旌旗。官言寇甚急,一方如病痱。

止可守乡里,去此将何依。尔曹各努力,学著短后衣。

呜呼三镇兵,甲冑老生虮。一朝尽败没,火伴归者稀。

吾民素恇怯,岂足张兵威。

咏西瓜灯四首 其二

清代 俞樾

剥尽层层皮与肤,此中原自费工夫。光明岂减燃脐董,空洞真成剖腹胡。

笑尔烛奴无位置,比他云母略模糊。世间何物堪相拟,只有回回青亚姑。

沁园春 丁丑立春日作,索竹樵翁和

清代 俞樾

纸帐绳床,蝶梦懵懂,青鸟漫催。算年华七八,明朝便换,嘉平三七,芳信先回。

处处春幡,家家春酒,花胜人人簪上钗。东皇驾,怎有迟有早,两日分开。

徘徊消息疑猜。且让尔、梅花先占魁。想惊蛇赴壑,光阴易逝,闻鸡起舞,壮志都灰。

彩燕迟悬,银虬先报,今日条风分外佳。晨光好,又何须半夜,偷送春来。

夜发阴平

清代 俞樾

参横斗转夜冥冥,车铎郎当唤梦醒。远树颠风郎未绿,遥山得月始能青。

问津野渡人难觅,沽酒荒村户尚扃。自笑征夫归思急,一宵未放马蹄停。

史忠正公祠墓图为其裔孙题 四首选三 其一

清代 俞樾

高冢梅花岭,行人再拜过。荒阡重洒扫,生气未消磨。

遗像清高甚,家书涕泪多。龚钱诸大老,对此竟如何。

诉衷情 其二

清代 俞樾

天孙笑语谢人间。吹落碧云端。怪他世上儿女,何事太缠绵。

陈玉盒,捧金盘。露华寒。不如收拾,我替安排,富贵神仙。

一萼红 风菱

清代 俞樾

指江乡。有一绳斜界,采采水中央。鞋角同尖,弓腰比曲,青翠堆满筠筐。

趁秋老、风檐高挂,任儿童、谗口不教尝。几日西风,销磨玉质,干透琼浆。

看取晶盘盛到,似瘦来家令,老去秋娘。面目虽皴,腰肢尽细,多少余味包藏。

还自笑、形骸槁木,论风调、与尔最相当。但博饶甜作相,休惜年光。

俞樾

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16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