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江城梅花引 偶成

江城梅花引 偶成

明代 俞彦

当年陶令赋归兮。悔前非。只嫌迟。能进不如能退勿须疑。

君看泰昌天启后,卿与相,争旦晚,便云泥。未曾无食与无衣。

是山溪。总堪栖。若到咸阳市里悔何追。上蔡东门谁禁汝,父和子,黄犬骏,兔儿肥。

诗人俞彦的古诗

江城子 同李五岳、周长卿、焦不害、茂潜饮亭亭馆

明代 俞彦

秦淮杨柳澹垂烟。雨余天。弄晴妍。行到画楼,十二锦屏联。

人面桃花相映好,金粉地,艳阳年。

曲拦幽径隐亭轩。肆芳筵。倚琼仙。最是殚人,心绪总堪怜。

含恨含情低絮语,香冷后,月华前。

鹧鸪天 其三 哂誓

明代 俞彦

莫信人间盟誓文。万千来语少能真。山盟类作冰山解,海誓常教欲海浑。

风月辈,利名群。镜花肝胆影温存。闲观多少贤英妙,队队方来入此门。

忆长安十首 其九

明代 俞彦

长安忆,其九忆权门。罗刹变成千手眼,金银别砌一乾坤。

炙手更惊魂。

念奴娇 早春

明代 俞彦

蕊桃丝柳,带残梅数朵,暗呈春思。雪意霜情犹未断,已觉寒回暖至。

绣帐佳人,锦囊才子,简点春衣笥。东皋南陌,酒帘摇飐花肆。

追想前日邀宾,重帘深幕,到今都勿事。水色山光人面映,好景一年须记。

待得花秾,上林如锦,春老将归次。流光驹隙,人生行乐何俟。

虞美人 其四 回文

明代 俞彦

悠悠碧海青天远。目极愁山浅。画眉人去恨愁愁。挽惹嫩丝垂柳舞前檐。

凝销渐烬芳兰麝。掩泪亭皋下。月随云淡晚窗晴。奈可懒妆浓鬓黛眉轻。

如梦令 其三 早春郊试

明代 俞彦

草绿南原如绣。风软月华云骤。时得晚林香,昨夜缥梅春透。

微嗽。微嗽。惊起避人松鼬。

忆长安十首 其五

明代 俞彦

长安忆,其五忆生涯。眼见桂珠赊不得,耳闻书帕到谁家。

债里度年华。

醉花阴 其二 冬夜偶拈

明代 俞彦

岁暮凄然风雨夜。小鼎微兰麝。窗纸印瓶梅,旧事心头,辗转浑无藉。

荧荧灯火蜗牛舍。金粟开还谢。寒漏促铜壶,被烬薰篝,好梦凭谁借。

阮郎归 其四 夜饮

明代 俞彦

月华楼上彩云交。银虬烛缕销。雁筝如字列檀烛。

霓裳散六么。

苍水佩,紫霞绡。近人兰麝飘。玉京仙里恣游遨。人间无此宵。

竹枝 其一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明代 俞彦

巴江迎神打鼓鼙。山花红映女巫衣。

竹枝 其五 孙光宪、皇甫松俱有此体

明代 俞彦

千回万转是瞿塘。非关学字学侬肠。

鹧鸪天 其十一

明代 俞彦

幸有黄粮搅梦残。喜无白石怨盟寒。朝饥恰遇醅初熟,夜冷悬知雪在山。

论世法,自来顽。他人忙处我偏闾。柴门闭了无些事,纸帐梅花醉梦间。

添声杨柳枝 游仙

明代 俞彦

曾伴湘灵碾翠軿。下瑶京。贪看碧杜与红蘅。会群媖。

夜香云软霞衣薄。五铢轻。三十六陂空水明。晚峰青。

丑奴儿 占赠

明代 俞彦

奴儿天与丰姿占,琢玉团酥。无可形摹。转把奴儿作丑呼。

神仙队里曾偎揣,目眩魂徂。记得模糊。待写云英当丑奴。

长相思·折花枝

明代 俞彦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西江月 其三 戏效辛稼轩体

明代 俞彦

昨有客来相访,通名自谓包羲。主人坚以未同谓。

客笑卿当勿尔。

昔与陶潜高卧,风流千载谁师。闻卿学懒且吟诗。

特地寻盟到此。

何满子 宫词

明代 俞彦

草色侵帘入户,月光似水连天。才唱一声何满子,顿抛双泪君前。

自是宸游无暇,非关薄命婵娟。

二六栏凭辇路,十三徽隐哀弦。那有闲情买词赋,赋成谁奏甘泉。

但祝冈陵岁岁,不妨箧扇年年。

塞翁吟 书所见

明代 俞彦

热局并巍膴,朝屮辈辈炎炎。偶占取,一身兼。猛炎出崇严。

自称亦是天骄子,安用退步撝谦。君莫恃,浮图好就,遗看封尖。

闲拈。书史事,塞翁旧话,荣辱幻、教人恨添。屈指算、全辽破后,到于今、多少尊官,次第都歼。

争如野老,寂寞玄亭,卧起厌厌。

荷叶杯 其六 顾太尉夐

明代 俞彦

正是恼人时候。春昼。花好奈风颠。幽襟凄断总堪怜。

天摩天。天摩天。

一剪梅 姚太仆世所重九日枉驾小园,偶谈弇州先生小词,即依体口 ...

明代 俞彦

为人性僻僻于山。梦里游山。病里思山。莫教一日不看山。

淡冶春山。刻露秋山。

吴兴自古擅名山。水有菁山。陆有杼山。劝君莫更恋家山。

为尔耽山。故效他山。

俞彦

俞彦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上元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0一年)进士。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16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