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池阳清泉旧名鲍公泉又名赵水泉真西山易为清

池阳清泉旧名鲍公泉又名赵水泉真西山易为清

宋代 李曾伯

泉流岩窦本来清,易以清名亦狥名。
却笑两公徒蚌鹬,如今赢得坦斋声。

诗人李曾伯的古诗

题冯司法水月书堂 其二

宋代 李曾伯

玉局仙翁公案,梅亭老子偈言。莫向空中捉影,要须达处穷源。

水调歌头 其三 自和

宋代 李曾伯

佳月四时有,举世重中秋。金明水秀竞爽,亘古景难酬。

爝火繁星退敛,桂海冰天洞照,清影遍神州。万象自妍丑,一鉴碧虚浮。

昔苏张,夸玉界,赋琼楼。素娥阅人多矣,不怕雪添头。

只恐参横斗转,还又酒阑歌散,醉态醒堪羞。安得真仙术,兔魄驻西流。

水调歌头(辛丑送胡子安赴远安)

宋代 李曾伯

风卷江湖浪,举足是羊肠。峡山知在何处,榛莽更凄凉。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里,雅志未能忘。耿耿富襟抱,行计有诗囊。
溯吴头,逾楚尾,界瞿塘。从它昵昵燕语,留不住征樯。芳草天涯弥望,着我飞凫来去,在在可徜徉。持此见刘表,抵掌与谈王。

湘潭道间农家

宋代 李曾伯

竹外流泉绕屋鸣,田头有水不忧晴。
春来岂问芳菲事,只办犁锄要早耕。

挽吴门昌母夫人二首

宋代 李曾伯

庆事一门盛,修龄七袠强。
纶封四大国,采侍两文昌。
梦幻存真觉,动庸看显扬。
家山空睇望,惜此令仪亡。

挽观登使郑尚书

宋代 李曾伯

秉钺岷峨去,分弓淮海游。
安危勤阃略,得失假家谋。
不易猗兰操,何伤薏苡羞。
盖棺公论定,知罪付春秋。

重庆阃治十咏·龙虎屏

宋代 李曾伯

不逐风云去,盍求山泽安。
祗怜当笔者,空作画屏看。

满江红·才过新正

宋代 李曾伯

才过新正,能几日、海棠开了。将谓是、睡犹未足,嫣然何笑。将片殷红新锦样,天机知费春多少。更芳期、不待燕黄昏,莺清晓。花旧说,南昌好。花宜占,东风早。想香霏地近,融和偏巧。佳句流传千古在,石湖不见坡翁老。倩何人、寄驿报家山,教知道。

水调歌头·序正象古琥

宋代 李曾伯

序正象古琥,吉叶梦维熊。身随金粟出世,香满小山丛。铁券丹书家世,朱阁青毡步武,名字在尧聪。雕鹗健云翮,聊尔待西风。功名事,书剑里,笑谈中。江涛衮衮如此,天岂老英雄。先我甲庚三日,伴子春秋千岁,何幸举樽同。歌以寿南涧,愿学稼轩翁。

满江红 其六 八窗叔和,再用韵

宋代 李曾伯

竹马同游,平生志、相期霄壑。今志矣,儒冠宁误,戎装徒著。

卷起鲸鲵江海事,放教禽鸟山林乐。问尚堪、舞剑渡河无,公应莫。

粟可饭,衣从恶。秫可酒,茶胜薄。但此身长健,志天不错。

竹院昼闲参内景,蒲团夜坐披圆觉。愿此生、无愧北山猿,西湖鹤。

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

宋代 李曾伯

持酒殷勤问尔农,忧时同此原年丰。
他箱欲致崇墉积,耒原宜加旷土功。
水北有田均夜雨,岭南无地不春风。
吾皇德化形扶杖,亲见儿嬉七十翁。

丙子登岘山

宋代 李曾伯

汉江为带楚山维,多少兴亡此地知。
万里边风寒故垒,千年陇月老残碑。
尘迷柏土龙根幻,水绕檀溪马骨悲。
举世岂无羊叔子,草莱犹未起男儿。

满江红·竹马同游

宋代 李曾伯

竹马同游,平生志、相期霄壑。今老矣,儒冠宁误,戎装徒著。卷起鲸鲵江海事,放教禽鸟山林乐。问尚堪、舞剑渡河无,公应莫。
粟可饭,衣从恶。秫可酒,茶胜薄。但此身长健,老天不错。竹院昼闲参内景,蒲团夜坐披圆觉。愿此生、无愧北山猿,西湖鹤。

醉蓬莱·把东南温厚

宋代 李曾伯

把东南温厚,天遣西来,试薰风手。一佛人间,与峨眉长久。玉帐旌旗,金城鼓吹,笑乌奴歌酒。狐兔烟清,貔貅月淡,凯音新奏。元祐明时,中朝司马,记得边人,岁问安否。勋业如今,□□□□□。公衮沙堤,归来无恙,有西湖花柳。更借当年,一龟一鹤,伴千秋寿。

醉蓬莱·是人生好处

宋代 李曾伯

是人生好处,仕宦归来,享清闲福。屈指吾翁,恰八年荆蜀。星火丛中,风涛局上,转青天刍粟。轺传欣还,里闾相庆,双鬓犹绿。为报中朝,如今老子,肯把貂蝉,换取松菊。西舍东邻,正新篘初熟。屋仅一椽,田姑二顷,剩种花莳竹。缓引金钗,细斟琼斝,唱长生曲。

沁园春(丙辰归里和八窗叔韵)

宋代 李曾伯

万里戍边,八载去家,始遂一归。怅中年早历,虎头兵幕,平生屡建,豹尾神旗。乞得闲身,毋庸多议,感荷九重渊听知。当时事,似狂澜欲倒,孰障东之。
天教狂虏灰飞。更莫问儿郎存血衣。把雪裘霜帽,绝交楚徼,雨蓑风笠,投老吴矶江上有吴王矶,借用。径与松荒,人同鹤在,交友晓天星样稀。从今去,共麹生相约,愿乐清时。

水龙吟·归来袖手江湖

宋代 李曾伯

归来袖手江湖,不妨左右持螯白。凉宵幸对,一轮端正,螯螯秋色。万宇冰清,千林霜缟,更无云隔。对金茎露冷,铜壶漏静,梧阴转、画桥北。堪叹平生辙迹。算纷纷、为谁驱役。兔蟾应笑,蝇蜗累我,中年虚历。抖擞吟情,徘徊舞影,可怜佳夕。怅力微心在,梦中一曲,似黄楼笛。

送胡季辙制参赴堂召

宋代 李曾伯

君见淮头尚可为,勿言蚌鹬正相持。
再三国计当加备,第一人材最切时。
而目山林还尔我,精神帷幄舍渠谁。
登楼若也披舆地,为借前筹试及之。

和刘清叔襄阳草庐韵二首

宋代 李曾伯

白马盟存矢弗寒,玩其肆矣肯泥蟠。
风云未合星先陨,输与江东日月宽。

齐天乐(壬子和陈次贾为寿韵)

宋代 李曾伯

少年塞上秋来早,昴街尚余芒曜。举目关河,惊心弧矢,顾我岂堪戎纛。几番凤诰。愧保障何功,恩隆旒藻。笑指呼鹰,露花烟草忆刘表。
头鸬如许相与,岁寒犹赖有,白发公道。对月怀人,临风访古,往事凄凉难考。何时是了。莫驰志伊吾,贪名清庙。松菊归来,稽山招此老。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65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