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曾伯
水调歌头(幕府有和,再用韵)
挽史鲁公
满江红(和立春韵简云岩)
水调歌头·佳月四时有
茅山玉晨观和壁间韵
水龙吟·归来三见梅花
立春后登裴公亭时已解郡组
公馀赢得片时休,徙倚危亭豁倦眸。屹屹独存今岳阜,滔滔不尽古湘流。
犹看雪意微茫在,顿觉春光骀荡浮。举酒莫论今古事,只将身世付沙鸥。
长沙郡斋中夜闻雨不寐
寿遂宁李漕
满江红(用前韵送刘仓)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其三
溯风绣节洞庭滨,作噩重逢未识真。不谓颓龄来岭海,乃承华武接星辰。
公捐累印轻于叶,我愧满襟皆是尘。从此庙堂医国去,好留肘后遗陈人。
满江红(洪云岩、刘朔斋用韵)
又用韵简朔斋
水调歌头(送制参向君玉归里)
沁园春(月夜自和)
念奴娇(见郑文昌于上柏)
题越观和方孚若韵
宜兴山房十首 其二
斋罢鸡声转午天,地虚人寂境萧然。两三衲子自来去,时取茶芽煮涧泉。
水调歌头·君莫厌行役
摸鱼儿·对垂弧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658篇诗文
沁园春·一种孤荄
送书记雷宜叔造朝
壬子江陵寄闻人松庵
别权泸帅朱杞材太社
挽观登使郑尚书
八声甘州·领青油车骑出郊坰
满江红(丁未初度自赋)
水调歌头·洞庭千古月
登岳寺悦亭
八声甘州·自当年
劝驾桂林乡举
和刘制遗梅
和萧石城袖示壬午李漕革夫劝驾诗
朝中措(用八窗叔韵送教忠制机省亲之行)
过三衢道士郑云谷出示谢叔达诗因和韵
满江红 其二 和刘仓咏雪
重庆阃治十咏·吟啸
水调歌头·千一载英杰
沁园春(壬寅饯余宣谕入蜀)
枕上偶成
赠李尉归霅川
丁亥纪蜀百韵
朝中措(癸丑寿安观使)
挽赵无垢 其一
劭农归游白龙洞
春日领僚属游龙隐岩
水调歌头·骤雨送行色
满江红 其一 丙辰生初自赋
至金泉登聚鹤楼
水龙吟 其十二 辛亥和吴制参赋雪韵
己未元日寄子
己亥题茅山玉晨观
又和梅韵
水龙吟·岷峨寿佛东来
登湘南楼和方孚若韵
挽别大参二首
糖多令(庚戌六月赴荆阃,宿江亭)
寿利州赵漕
和罗季能上已羽池送客
代饯蜀阃赴召乐语口号
行湘潭道
西江月(再和)
满江红(用韵乌朔斋)
戊申和嘉兴守瑞麦行
满江红(京递至,亲旧皆无书,再用韵简云岩、朔斋)
题宜兴庵壁
题衡山县驿
咏丫头岩
和江陵阙干风雨问讯虚舟韵 其一
水调歌头(庚子寿制阃别尚书)
挽尤端明四首
太府寺梅花盛开和曾玉堂韵二首
和袁提刑咏雪
水调歌头(丁亥送方子南出蜀)
登寿沙和抑斋韵
好事近(甲申春益昌作)
思归偶成
一基节静江祝圣乐语口号
送焦吏部造朝二首
水龙吟(再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