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尤木石荐术士松庵求书以诗送之

尤木石荐术士松庵求书以诗送之

宋代 李曾伯

冲寒得得过吾门,切莫谈天不原闻。
种木十年甘自许,寄梅千里欲何云。
人谁相记怀明月,我已无心等片云。
右向霸陵逢醉尉,不须与说故将军。

诗人李曾伯的古诗

辛酉首夏余云谷自四明来访且录示丙辰年所和

宋代 李曾伯

禅榻相逢六载前,当时驽力尚堪鞭。
继更烟瘴为形役,遍历风涛不意全。
思旧仙游嗟已远,老躯痿废抑谁怜。
而今莫问人间事,得正狐丘是甚年。

水龙吟(己酉寿广西丰宪)

宋代 李曾伯

几番南极星边,樽前常借南枝寿。今年好处,冰清汉节,与梅为友。老桧苍榕,婆娑环拱,影横香瘦。把草庭生意,蛮烟尽洗,都付与、风霜手。
岭首小春时候。看明宵、桂轮圆又。此人此地,此花此月,宜诗宜酒。把绣归来,调羹金鼎,西湖春后。愿玉奴、岁与素娥不老,共人长久。

八公山忆廉颇

宋代 李曾伯

在楚犹在赵,始终同一颇。
晚年犹矍铄,劲气肯消磨。
非老无能也,如时不利何。
汉皇还拊髀,用壮莫蹉跎。

宁国道间喜晴

宋代 李曾伯

怪得虚檐寂溜声,起来云淡月微明。
只消一夜西风力,尽扫千山宿雾清。
农舍少酬终岁望,客途似过小春晴。
枝禽亦似欣欣意,飞入烟林自在鸣。

满江红(甲申春侍亲来利州道间)

宋代 李曾伯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花正似,人人小。人应似,年年好。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右司周昞仲亦用韵并和以谢之

宋代 李曾伯

谁将缺陷句彻名流,勾引春风入笔头。
廊庙喜登端士用,风园盍为故人谋。
曾芳草外思淮中,应海棠边念蜀游。
细雨挑灯成朗诵,剧谈如共峡江舟。

寿蜀帅

宋代 李曾伯

不用江山当寿卮,年年一佛住峨眉。
崧高复见歌申伯,坰野宁无颂鲁僖。
岁经绛人逾甲子,日逢皇览揆庚寅。
书生愧乏梅花赋,引领东风上北枝。

代饯蜀阃赴召乐语口号

宋代 李曾伯

自拥琱旗运阃筹,星霜四历玉关秋。
深培根本安全蜀,直用精神定远陬。
琴鹤公将离峡口,樵渔我亦访吴头。
溪山好处俱堪饮,江路相衔醉未休。

食河豚鲈鱼席间口占

宋代 李曾伯

午食河豚晚食鲈,两鱼风味绝悬殊。
怀归未必因兹品,适口何能计此躯。
春岸荻芽常喜有,秋风莼菜不愁无。
笑他俗子甘鳅鳝,为此杯羹戒不虞。

天基节静江祝圣乐语口号

宋代 李曾伯

五叶尧蓂纪诞弥,庆流文祖已弥基。星明南极老人寿,春布东皇太乙时。

红入仙桃千岁实,青归御柳万年枝。岭民喜见升平象,拜手同赓天保诗。

重庆阃治十咏·横舟

宋代 李曾伯

不早浮槎去,焉能罔水行。
叩舷谁共语,载不尽高情。

代为其亲寿

宋代 李曾伯

十载青油驻岘山,屹如一柱倚人寰。
身畴雨足春犁乐,榆塞风清夜柝闲。
威望龙堆毡帐外,动名麟阁鼎彝间。
命圭指日催裴度,乐府无烦唱玉关。

午行即事

宋代 李曾伯

数日征行喜即晴,山明溪秀翠为屏。
竹门梅出数枝白,松外山横几叠青。
人渐采茶登陇阜,家多酿秫市邮亭。
短舆午困几成梦,两两枝禽为唤醒。

水龙吟·岷峨寿佛东来

宋代 李曾伯

岷峨寿佛东来,手移斗柄春寰宇。经纶事业,诗书流出,时为膏雨。载采三阶,炳丹一念,雍容枢辅。望岩廊风范,扬休山立,真汉相、殆天与。国步时当如许。赖明堂、倚空一柱。苍生引领,整齐中夏,奠安西土。多士相期,直须无愧,范韩文富。且梅边一笑,春风祝公,寿介东鲁。

醉蓬莱(代寿昌州守叔祖)

宋代 李曾伯

记石湖佳句,为海棠花,合来西蜀。不道东州,更香霏情淑。汉竹光中,召棠阴里,想清欢未足。少驻旌麾,姑留樽俎,待春风曲。
见说吾家,丹溪老子,万籍名堂,孙枝犹馥。南极星边,正魁星明烛。五马归来,一龟无恙,访旧松新菊。从今长伴,西山一佛,镇岷江绿。

岳阳送管顺甫还清湘

宋代 李曾伯

度岭来荆又戍西,惊涛险栈尽同之。
七年相与犹一日,万里偕还分两岐。
苕隐我归终此世,宝坊君到出何时。
交情果未轻捐弃,回首毋忘赠别诗。

辛亥元夕坐间和刘景文韵

宋代 李曾伯

多谢孀娥得得来,肯陪绿鬓映黄台。
剪成绛蜡灯间艳,移向青油幕底栽。
万目竞拚通夕看,两眉赢得片时开。
祗怜人亦牵丝戏,任向当场弄几囘。

宴嘉兴谢守乐语口号

宋代 李曾伯

辄从荀玉镇扶风,政事龚黄一样同。
白发归田嗟我老,黑一入相属之公。
萧然旧菊荒芜里,欣在甘棠蔽芾中。
诏下鸳湖天咫尺,好风行送画船东。

摸鱼儿·对楼头

宋代 李曾伯

对楼头、欠招欢伯,和风吹老芳讯。凭阑面面蒲萄绿,依约芳岑才寸。无尽兴。纵燃竹烹泉,亦自清肠吻。凭谁与问。旧城郭何如,英雄安在,何说解孤愤。铜鞮路,极目长安甚近。当时宾主相信。翩翩公子登高赋,局面还思著紧。乘暇整。谩课柳评花,援镜搔蓬鬓。江平浪稳。怅我有兰舟,何人共楫,毋作孔明恨。

声声慢(赋红梅)

宋代 李曾伯

红绡剪就,绛蜡熔成,天然一种仙姿。竹外家风,凄凉俭薄为宜。东君苦怜消瘦,强教伊、傅粉匀脂。较量尽,胜夭桃轻俗,繁杏粗肥。
好是新妆雅态,对疏蟾淡淡,薄雾霏霏。迥出红尘,轻盈玉骨冰肌。犹嫌污人颜色,谁云似、虢国娥眉。香韵别,怕满园、蜂蝶未知。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65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