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沁园春·紫金山前

沁园春·紫金山前

宋代 李曾伯

紫金山前,铁骑围中,惟公尚知。怅当时卯角,鱼犹同队,如今缟鬓,鸥已忘机。故垒荒榛,群贤拱木,畴记官军夜战时。不图见,独岁寒不改,老气犹奇。嗟哉月驶舟移。四十载光阴昨梦非。叹荷薪弗克,祗惭弓冶,扃柴却扫,绝望簪圭。菌短椿长,鷃微鹏巨,天分当然何足疑。闻公里,有磻溪堪钓,盍亦云归。

诗人李曾伯的古诗

挽赵无垢二首

宋代 李曾伯

公未通闺日,相从入幕游。
瞠乎惭后乘,藉甚传前筹。
原显曾并辔,江涛几共舟。
柯山回首处,老泪为横流。

水调歌头·骤雨送行色

宋代 李曾伯

骤雨送行色,把剑渡长淮。西风咄咄怪事,吹不散烟霾。才风橙黄时候,早似梅边天气,寒意已相催。老子尚顽耐,仆马苦虺隤。叹平生,身客路,半天涯。飞鸢跕跕曾见,底事又重来。回首白云何处,目送孤鸿千里,去影为徘徊。篱菊渐秋色,杜瓮有新醅。

和蒋志父春风亭韵 其一

宋代 李曾伯

不须举扇障西风,且付黄花一风中。渐喜卢㕙成两毙,仍愁蜂蚁起群雄。

未能长策辕从北,果有真儒辙岂东。老我数奇何所用,快教儿辈学从戎。

沁园春·极目江涛

宋代 李曾伯

极目江涛,不有人焉,其能国乎。伟故家风烈,激扬手段,平乎践履,精密工夫。冰漕功成,月卿召入,小却犹当登从涂。斯行也,非纪网省闼,定引京都。猗欤。愿疾其驱。弹指顷暑收秋又初。向玉阶芳寸,亲承温问,金成十二,细述嘉谟。苕霅船边,藕花香里,念人在洞庭青草湖。它年事,约携东老酒,附洛英图。

摸鱼儿(和陈次贾仲宣楼韵)

宋代 李曾伯

对楼头、欠招欢伯,和风吹老芳讯。凭阑面面蒲萄绿,依约碧岑才寸。无尽兴。纵燃竹烹泉,亦自清肠吻。凭谁与问。旧城郭何如,英雄安在,何说解孤愤。
铜_路,极目长安甚近。当时宾主相信。翩翩公子登高赋,局面还思著紧。乘暇整。谩课柳评花,援镜搔蓬鬓。江平浪稳。怅我有兰舟,何人共楫,毋作孔明恨。

贺新郎(庚戌和薛制参赋雪韵)

宋代 李曾伯

将谓霏微雨。恍朝来、虚檐生白,寒侵冒絮。拟和盐花凌谢韫,,巧思翻成金注。谁寄我、雪车冰柱。酿熟羊羔炉拥兽,羡画楼、金帐调宫羽。人应共,回风舞。
围场校猎淮云暮。记当时、银杯缟带,网禽置兔。老去不禁鞍马力,独对愁吟似甫。问一棹、剡溪何处。愿与铁衣春解戍,把梁园、旧话供儿语。孤梅外,梦魂度。

贺新郎·岭蜀天涯路

宋代 李曾伯

岭蜀天涯路。忆前年、担簦西上,旌麾南去。谁谓潇湘还解后,重对灯前笑语。挺乔木、森森犹故。梅外柳边官事了,记牢之、曾著元戎府。聊访问,旧游处。酒边不用伤南浦。为鄇亭、百年门户,正烦宗主。见说君王方旰食,借箸哺应为吐。这官职、二郎须做。若见时贤询小阮,愿早携、襏襫耕春雨。嗟矍铄,恐迟暮。

同罗季能章成父张子直登樊城制胜楼

宋代 李曾伯

避愁聊复上层楼,上到层楼转更愁。
杳杳青烟榆夹塞,鳞鳞翠浪麦平畴。
山连楚甸三千里,地隔中原四百州。
立尽栏干夜领会,沧波渺处起沙鸥。

壬子劝驾

宋代 李曾伯

人物从来盛楚南,新元诏士奉芝函。
身逢熙运千之一,名占巍科十有三。
好趁驿格催骑策,归来官柳映袍蓝。
池边相祝趋闻喜,剩取宫花一杂簪。

沁园春·唤麴生来

宋代 李曾伯

唤麴生来,与常娥约,从太守游。把玉箫声寄,萧关短笛,霓裳曲换,清塞重裘。桂影飘摇,桐阴立尽,多少征人霜满头。油幢暇,不掀髯一笑,辜负中秋。斗杓矗处中州。还有解闻鸡起舞不。看鸣弦中鹄,穿杨电激,飞球戏马,策垂星流。绣帽归军,玳簪环客,薄晚同登庾亮楼。浮生事,是几番玩月,何苦多愁。

水调歌头·风卷江湖浪

宋代 李曾伯

风卷江湖浪,举足是羊肠。峡山知在何处,榛莽更凄凉。不山渊明五斗,直山班超万里,雅志未能忘。耿耿富襟抱,行计有诗囊。
溯吴头,逾楚尾,界瞿塘。从它昵昵燕语,留不住征樯。芳草天涯弥望,着我飞凫来去,在在可徜徉。持此见刘表,抵掌与谈王。

挽陈勉斋文昌二首

宋代 李曾伯

几年间气一全才,天以经纶属勉斋。
动盛十年词两制,寿属九袠位三阶。
公於南国恩尤在,人惜东山望莫偕。
岁晚倏闻梁木坏,君王应亦为伤怀。

秋霖喜霁适睹庙堂酬唱相去数千里而阴晴同之

宋代 李曾伯

胆良相正体坤乾,感格进暘本致虔。
坐使群方皆见日,谁言千里不同天。
只将精白承休德,岂在缁黄结善缘。
更得北负无羽檄,不妨举酒乐康年。

西江月(宜兴山间即事)

宋代 李曾伯

不暖不寒天气,无思无虑山人。竹窗时听野禽鸣。更有松人成韵。
竟日蒲团打坐,有时藜仗闲行。呼童开酒荐杯羹。欲睡携书就枕。

水龙吟(和幕府贺策应)

宋代 李曾伯

吾皇神武中兴,直须整顿舆图直。岂惟天顾,岷峨一角,但西其首。遮护咽喉,扶持气脉,宁无医手。有庙谟先定,傍观何待,留侯蹑、魏侯肘。
天眷我家仁厚。盛英才、载量车斗。中流孤艇,千钧一发,老夫何有。休对秋风,移宫换羽,吟无绝口。看福星,太乙临梁,此虏自不能久。

入兴安界

宋代 李曾伯

路入兴安境,风光异昔年。
山川虽好在,井邑顿凄然。
雨打半颓屋,烟荒未辟田。
起丁征籴急,官府为防边。

满江红(庚申初度)

宋代 李曾伯

今岁垂弧,欲自寿、一辞莫措。何可拟、翁头如雪,香山白傅。首夏一番罹重病,去秋数月撄狂虏。赖天公、肯为保余生,逢初度。
今幸释,千钧负。尤可喜,归田去。但蹒跚勃窣,龙钟如许。薇柳诸关成底事,菊松三径犹堪主。办篮舆、尚可檄渔樵,盟鸥鹭。

戊申和嘉兴守瑞麦行

宋代 李曾伯

瑞麦歌怀安,三岐及六穗。
嘉祥不虚出,良以气和致。
人言一划木,华枯且为异。
况兹一日食,有是三足记。
此邦今扶风,中兴号佳地。
去年岁千厄,众惧忧莫弭。
入春雨暘若,嘉验应期至。
贤侯政事师,其清一杯水。
孜孜布上德,念念在民事。
东都循吏孰,渔阳史君似。
一麦露双颖,异世风同轨。
华黍续新雅,嘉禾继前瑞。
老夫卧陋巷,闻此跃而起。
一廛猥受滕,二天幸托冀。
谁谓大庆赉,俯亦及憔悴。
自今丰年兆,不苦力田匮。
当知太守心,根源自宫闭。
务丰且重谷。感召至兹类。
昔襦今五夸,千里共衣被。
相逢二三叟,相庆更相慰。
不图田里叹,转作讴歌喜。
酡颜溢乡老,欢声浃邻比。
余波剩沾丐,罔功有余愧。
摅毫颂公德,拜手及公赐。
长安咫尺天,政声转闻易。
嘉汝龚黄绩,宽予尧汤备。
归衮陈归禾,经纶展斯志。

黄州上已和王子方雪堂韵

宋代 李曾伯

五年安出处,斯道系污隆。
血指笑余子,头颅老此公。
屋梁悬落月,花卉带香风。
生气镇长在,大江流不穷。

念奴娇(壬午徽州道间)

宋代 李曾伯

黄梅过雨,望隔林、一缕长烟浮碧。亟拥征鞍寻午梦,卧看青山排闼。扫户风清,拂檐云淡,爽气生萧发。黄粱惊觉,子规枝上啼彻。
堪羡麦熟蚕成,酒香鸡嫩,风味农家别。幸有住山供活计,何苦江湖南北。菊老陶园,瓜荒邵圃,空负干时策。洛阳三顷,胜如金印六国。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65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