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十一月二日与陆明府陈广文黄使君吴都曹江广

十一月二日与陆明府陈广文黄使君吴都曹江广

宋代 喻良能

菊色犹黄处,梅花未发天。
三山千里客,一笑六同年。
公等多朱绂,予方乏坐毡。
清谈仍痛饮,应作画图传。

诗人喻良能的古诗

观田家宴集

宋代 喻良能

村落秋气高,凉飙泛林莽。
田家刈获閒,斗酒劳良苦。
甕瓯间竹箸,杀鸡仍具黍。
昏昏灯火照,草草杯盘举。
初喧鹅雁声,中静儿女语。
醉来或田歌,散去亦社舞。
不信五侯家,软盘荐肥羜。

题湖上月林

宋代 喻良能

月林风物最湖山,十里烟绡映雾鬟。
欲识丹青难貌处,渚鸥汀鹭有无间。

题径山一览亭

宋代 喻良能

历览众峰顶,下视飞鸟背。
一身凌紫霞,迥出尘寰外。

张持荷以诗见约同沈无隐赏梅因得绝句奉谢

宋代 喻良能

结斋风味如和靖,况有凌风百尺台。
雪霁春新多办酒,两翁乘兴欲寻梅。

题渊明醉石

宋代 喻良能

平生忆渊明,偶此访遗迹。
柴桑仅未泯,栗里犹可识。
寒溜澹泠泠,孤烟轻幕幕。
抚事良多感,西风生醉石。

次马抚干韵赠黄泰之状元

宋代 喻良能

袖然射策向明光,紫禁春深日正长。风细御炉烟冉冉,天晴宫柳絮茫茫。

玉阶亲奉唐虞问,綵笔浓薰班马香。千佛经中名第一,鸿文端不数长杨。

伏日陪府公侍御登四望亭分韵得四字

宋代 喻良能

危亭压层城,是中有佳政。
面面看江山,水云自相媚。
使君暇日登,火老金正穉。
杯盘莹无尘,笑语清有味。
快风千里来,暑气三舍避。
赋诗红莲幕,煎茶白衣吏。
诙谐想割肉,摇扇笑疼臂。
乐事古云少,能并今有四。
兹游岘山民,千古知姓字。
吾辈亦何为,虽驽犹附骥。

秋日有怀仲文季直二弟

宋代 喻良能

微云初月澹层城,络纬声连促织清。
北雁不来千里信,西风还起故园情。

就报恩借碾碾茶彝老有诗因次其韵

宋代 喻良能

断无鹅鸭恼比邻,赖有钟鱼隔竹闻。
故遣新茶就佳硙,要供戏彩满瓯云。

次韵程观过夜饮灵济祠下

宋代 喻良能

松月泻清影,炉烟凝宿云。
檠灯寒照席,樽酒细论文。
清漏转三鼓,芳杯釂十分。
纷胜银烛里,妙舞盾榴裙。

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十首 其一

宋代 喻良能

春晚饶芳景,官閒得细看。隔窗黄鸟并,开卷壁鱼乾。

过雨苍苔湿,迎风翠竹寒。发华搔更短,斗酒自相宽。

次韵何茂宏见寄

宋代 喻良能

牧之俯首随缰锁,元亮高情乐里闾。
樽酒未能供一笑,尺书多谢附双鱼。

寄湖口刘少魏主簿求皂湖石

宋代 喻良能

平生爱石似奇章,老矣一拳犹未致。
夜来梦绕太湖侧,万玉嶙峋清有味。
梦回身复落红尘,闻道皂湖山可人。
幸致一峰为我寿,为君作诗传不朽。

中秋示仲文弟

宋代 喻良能

古来佳节是中秋,今比重阳许燕游。
已觉冰轮无限好,不须玉斧更重修。
三飞惊鹊纷无定,一点闲云净不留。
况有阿连同彩戏,何妨呼酒互相酬。

登五峰亭望庐山

宋代 喻良能

平生庐阜去无因,咫尺于今不得亲。
顾我尘劳于十九,羡他萧散二仙人。
会当拄颊看山色,更欲题诗满涧滨。
为报草堂莲社友,扫云开户待游轮。

亦好园四咏·亦好亭

宋代 喻良能

亦好新亭小,登临意绪长。
清流依槛曲,明月逐檐方。

被郡檄祷雨丹井山徐真君祠登山拜毕即获

宋代 喻良能

欲解骄阳厄,宁辞祀礼繁。纯诚殚毣毣,英烈仰言言。

云阵千屯合,雷声万马奔。晚来归路好,飘洒势腾轩。

题愍孝庙次王龟龄韵

宋代 喻良能

曹娥卓行传丰碑,越人往往贵女儿。
建炎蔡氏有孝子,事比孝子尤环奇。
自从结发读书史,倜傥不受靮与羁。
乃翁诖误落囹圄,疚心疾首泣以悲。
胡能安坐视父击,朝暮哀诉当旌麾。
府公傥许赎父罪,名隶卒伍所不辞。
不然奋身事征讨,赳赳勇力犹可施。
黄堂沈深身则微,虽有诚恳无人知。
归来静默心语口,此事感悟当以尸。
临河勇决不复顾,纯孝宁不由天资。
缇萦上书解刑网,言虽迫切身无亏。
文本理寃由一赋,孰与捐命如含饴。
杀身成仁古所罕,殆类饿踣齐与夷。
事闻黄屋亦动色,亟诏立祠河水湄。
嗟嗟玄应固不朽,万口至今皆一词。
东嘉夫子好事者,作歌登载仍吁嘻。
异时国史编宋雅,人间重见白华诗。

亦好园初春次韵

宋代 喻良能

梅开群玉府,柳试缕金衣。
过腊山逾瘦,迎风水渐肥。

登清音堂

宋代 喻良能

堂上横看江上洲,洲边春浪拍天浮。
晴栏倚遍无多景,浩荡时时没白鸥。
喻良能

喻良能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44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