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俞明震
低帘灯影映残荷,别梦依依奈远何。夜久一萤深入露,月明双眼静生波。
庭前独树看人老,天外愁云任鸟过。欲逐清辉向寥廓,秋风心事更蹉跎。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 其六
草间黄帽影,两两出番僧。不问人间世,长燃佛界灯。
羁縻天所弃,迷信帝何能。寥廓无兴废,从兹泯爱憎。
赣州杂感 其四
后事真难问,前因更可哀。几人收涕泪,一雨长莓苔。
霁影山围住,风声雁带来。谁教民气塞,远望一登台。
平番道中
塞上西风吹土黄,疏林辜负好秋光。山如病马吞残雪,人似寒鸦恋夕阳。
生计何尝关饱暖,沉忧祇合待沧桑。天荒地老吾能说,多恐旁人笑酒狂。
居南安十日书寄伯严 其二
词人例作伤时语,真感何因入肺肠。物论齐无书万卷,国身通有泪千行。
羡君遗世换诗骨,笑我倾愁挥夕阳。琢句未除文字障,不知文字已沧桑。
初春重至西湖
曲槛阴阴水绕庐,雨花风叶看西湖。无多来日思前事,剩有春光赚老夫。
向晓乱山分紫翠,隔年寒涨没菰蒲。何须更觅伤心句,满眼烟波鬓影孤。
鸿嗷叹 其二
饥乌下林木,哀鸣念其雏。寒风聚野寺,官吏当门呼。
歛筹散米粥,绕岸闻喧呶。瘦男忍饥卧,病男步趑趄。
翁媪泣且行,呼儿待路隅。行迟粥糜尽,残沥不满盂。
一盂繫四命,难润中肠枯。相视不忍食,欲食还踟蹰。
牵衣乞过客,愿鬻儿为奴。但愿儿食饱,全家无所需。
阿母不忍别,丁宁泪模糊。尚恐儿衣寒,为儿缝破襦。
行县至雩都入山寺避暑夜雨不寐
四围修竹一山风,避暑人来佛殿空。扰攘虫飞灯影外,微茫秋在雨声中。
昨非未必今皆是,世短终知境不穷。我比山僧更顽固,但将心事付鸿濛。
食瓜
屏息不知有天地,梦梦侧视如釜底。微闻殿角走轻雷,色然云物随人起。
奴子献瓜大于瓢,持瓜待剖心摇摇。炎风蒸海绝飞挽,军容惨沮烧旌旄。
堆盘见此晚霞色,眼底清凉不可测。避世何人解饮冰,稍借甘鲜驱内热。
一气毋教遁齿牙,终怜肝胆非一家。自提血肠理烦郁,谁言伏暑能抵瑕。
百骸冥冥我无苦,书来吾弟反病暑。对床忽梦呻吟时,有兄飘泊真怜汝。
丞相作势大用兵,往往海上思飞腾。仙人微笑立云軿,坚我寂寞慰弟兄。
曾侯祠庙堕烟雾,撞钟伐鼓惊迟暮。抱我悠悠一片心,潸然涕洒苍茫处。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 其九
闻说阴山近,横流入地行。梦悬青冢影,风有黑河声。
市远寻车辙,尘昏压土城。万方同永夜,孤烛自分明。
甲午五月天津感事诗和慕庭先生韵兼示朝鲜使者 其二
更无人击筑,又见鬼含沙。隐约听风树,迟回踏浪花。
万方悲坠叶,一角挽明霞。长白连秋气,艰难归路赊。
渡黄河西岸行万山中
积土如穹庐,叠石如夏屋。落日如车轮,奔驰入荒谷。
风含万里声,草无一寸绿。人言开辟时,地水相抵触。
至今水裂痕,纵横贯山腹。山腹俯千寻,其下窈而曲。
当年海底形,一一森在目。昆崙西来脉,矫若龙蛇伏。
积气尽东趋,尾闾成大陆。神功不到处,留此鸿荒局。
八月雪花飞,高峰削寒玉。盘天入泱莽,度地有盈缩。
欲穷变化根,心远境转促。翻羡北窗人,卧游一丘足。
赣江晓发
荒滩有客夜推篷,江入群山一线通。向晓灯光斜月里,残年心事乱流中。
将衰微觉悲欢异,无睡方知天地空。忽漫相逢有归雁,哀鸣无奈五更风。
赣州杂感 其三
隐几悲生事,披衣听晓舂。市声含惨淡,官计但弥缝。
巫女醉谈鬼,蛮花红耐冬。养痈在穷谷,遗恨到寒蛩。
辛亥八月二十七日度乌梢岭
寒风八月乌梢岭,积雪千年古浪河。从此南鸿断消息,今愁争似古愁多。
甲寅除夕时久病初起 其一
万方多难日,今夕倍悽然。家祭存残腊,人心有旧年。
养疴贪睡早,移烛得春先。幼女分梨栗,吾衰祝汝贤。
戍申十一月重游通天岩宿山寺
深岩一穴天光聚,怪石当人如虎踞。荆棘相看已隔年,洞中石佛真顽固。
高飞一鸟破鸿濛,涧底云烟失攀附。层峦椎鲁无性灵,点缀遥情出寒树。
山色宁知迟暮心,斜阳不到无人处。谁持肝胆照荒寒,剩有悲欢支世故。
晚钟催客入寺门,草背灯光如缀露。山僧向我说灵怪,夜深暂尔清百虑。
卧闻石齿漱泉声,缺月微明四边雾。岩颠忽吐银色云,曙星隐约在庭户。
半世劳劳向晓心,一枕深深佛前炷。官如残梦应自笑,人情剥尽随所遇。
万木不动风有声,晨光惨惨生幽怖。入山苦劳出山逸,掉首还寻出山路。
槐树下戏题
空庭吏散槐阴转,如脱炎蒸雨后秋。蚁穴王侯喧午梦,蝉枝风露咽清愁。
任他病树连根爨,赚我劳生匝月留。却忆宣南龙爪下,万人如海影萧飕。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 其五
屋角喧新涨,墙阴煮雾茶。云来失双燕,泥泛没轻花。
四野日光薄,九河风力加。近堤农作苦,昨岁已无家。
送马惕吾赴赣州
垂老将安归,光阴赴顽梗。稍通当世务,往往自矛盾。
难与时人言,逢君一吐鲠。往者读明诏,灿然具纲领。
中原万钧弩,挽之而射影。蒙马以虎皮,一鬨终自窘。
翻羡十年前,民劳俗尚整。此意至可伤,及身容有幸。
风气所趋重,道德司绳准。苟适得其反,圣哲甘泯泯。
送君步城隅,惜此须臾景。须臾亦何惜,来日殊未省。
且作暂时人,泪尽惟一哂。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 其二
寂寞真相喻,宁知范子豪。危言伤大隐,一发系吾曹。
激咏物情好,披风众窍劳。深心无不在,孤睨一星高。
俞明震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157篇诗文
湖居与仁先结邻赋呈四首 其三
游理安寺
重至金陵故居吊刘姬
寄怀王木斋秀才 其二
辛亥除夕感赋时乞病留居兰州城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 其一
壬子元旦
和范肯堂兼示李刚己
通天岩夜坐书怀 其一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 其九
哭宋燕生
别天童则悟禅师送至太白岭留赠
过邠州
长沙道中寄怀王木斋
晓发南津港
通天岩夜坐书怀 其二
送友南归
四月初六夜同病山泛舟鉴湖
中秋集法相寺和子纯丈原唱
大雪后偕苍虬入灵隐寺同赋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 其四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 其七
留别秦淮作
天竺
丙午入都迂道至长沙十月十六日舟过箄洲
出都宿杨村作
居南安十日书寄伯严 其一
晓起小园探梅次夏午彝韵
丙辰中秋日雨约同人饭于法相寺
萍乡泛舟至渌口道中作 其二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 其一
甲午除夕出台北城楼
月夜登兰州城楼望黄河隔岸诸山
寄怀舍弟兼呈肯堂
赋得杨柳读书堂得书字五言八韵
过醴泉喜晤宋芝栋侍御即赠
刘芋山招饮郁孤台感念近事赠同座诸绅士
登厦门南普陀和易实甫原韵乙未
雨中登楼赠伯严
甲午除夕登台北城楼
信丰至赣县溪流曲折舟行万山中晚泊立濑墟遇雨
止翁氏墓虚谒常熟师墓
得寿臣三弟书 其二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 其六
得寿臣三弟书 其一
晓发邠州
雨后湖楼晓起
刘芋山研究农业世居浓树山水清绝余维舟访之所设农业试验场种树成 ...
庚戌十一月出都口占
鸿嗷叹 其一
甲午天津杂感和姚慕庭先生原韵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