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濮阳李鸿胪为大父北山先生君铭

濮阳李鸿胪为大父北山先生君铭

明代 于慎行

名家阀阅未湮沦,绳武君今列从臣。司马正当君草日,杜陵犹有乞铭人。

操觚雅解亲文史,委佩应堪侍禁宸。海内相逢多世旧,休将薄俗浪悲辛。

诗人于慎行的古诗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十一 人日亲友夜集

明代 于慎行

人日阴云起岸沙,不知春色落谁家。寒更怯对歌边酒,短发羞簪胜里花。

掷罢明琼呼得雉,烧残银烛听啼鸦。相看一笑浑难事,莫惜追欢负岁华。

纪赐四十首 其八 戊寅正月上出内府画册命讲官六人各题四幅分得 ...

明代 于慎行

百年壁府护仙葩,奉诏恭题睿览赊。岂为丹青恭日月,欲凭翰墨发云霞。

叨荣乍捧银为叶,摛藻虚惭笔有花。文学承恩逢盛典,黄金买赋未应誇。

送苏中一参军内艰南旋

明代 于慎行

不因惜别重销魂,无限悲心下蓟门。正对白云悲故国,却从芳草怨王孙。

亭边立马斜阳影,陇上啼鹃晓月痕。我亦天涯欲归客,相逢应在武陵源。

为侯六悼妾六首 其六

明代 于慎行

惆怅东风恨万重,难将春梦觅仙踪。香魂一逐行云去,知在巫山第几峰。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四十八 送鲁云松博士迁郾城掌教

明代 于慎行

汉家博士雅传经,忽讶衔鱼落讲庭。五月梁园衔似雨,十年鲁壁鬓如星。

乡心芳草从前绿,客味寒毡依旧青。此日诸生同祖道,骊驹歌断不堪听。

病中乞归怀寄中立王孙

明代 于慎行

银榜仙宫桂满岩,何时雪夜挂孤帆。枕中鸿宝新来注,海上鱼书旧日缄。

千里归心看短剑,百年病骨付长镵。王孙苑路今应近,芳草春风点碧衫。

馆课冬至朝天官习仪遇雪

明代 于慎行

玄都三日敞朱扉,绵蕞初开素雪飞。坛月低凝初阙树,宫花徐落侍臣衣。

千门爽气龙楼晓,十里寒光玉佩归。明日君王郊泰畤,总疑琼岛在天畿。

纪赐四十首 其二十七 赐鲜桃李

明代 于慎行

讲罢传宣殿左厢,分将苞品灿盈筐。宫桃剖出丹霞冷,仙李沈来碧玉香。

方朔瑶池人汗漫,安仁金谷赋荒凉。怀恩正恐虚秋实,不羡春华吐艳阳。

夏日过二兄石淙别业同游洪范东流用韵六首 其六

明代 于慎行

霸主荒坟俯碧溪,夕阳草树冷凄凄。山泉带雨声何急,流到台前不向西。

送郭汝承都试京兆二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倾盖论交意气偏,君家才地踵前贤。燕台市骏谁称首,洛浦登舟自是仙。

大业应从千古见,时名不必众人怜。西京侍从多枚马,珥笔还期直木天。

送侯大将军姊丈出镇贵阳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平生结客少年场,一剑登坛镇夜郎。马上山川连六诏,匣中风雨渡三湘。

情知壮志图龙额,无奈离愁数雁行。别后相看万馀里,尺书几日过衡阳。

伾麓山房十咏为朱槐石令君赋 其一 一槐庄

明代 于慎行

云树浑如绿野踪,宫槐常带紫泥封。不知汉日华阴里,得似青坛第几峰。

古意十二首 其九

明代 于慎行

驱车东城道,言陟崇山阿。茫茫顾四野,万木更阿柯。

薄云出岩岫,绿水生微波。四时更代谢,寒暑递相过。

日月化颜容,华发亦已多。修名苦不早,秉烛嗟蹉跎。

览镜念平生,浩叹将如何。

曲阜谒颜庙

明代 于慎行

素王宫阙鲁侯台,兖国崇祠此并开。位冠元公崇友会,道同皇佐古今才。

虚亭玉甃疏眢井,旧巷璇题销绣苔。门外依稀馀辇路,前朝曾睹翠华来。

明代 于慎行

美尽东南第一峰,神工削出玉芙蓉。天门阁道削银晃,王母瑶台紫翠封。

雷雨千岩声自起,龙蛇万壑势相从。探奇忽动凭虚想,安得仙人九节筇。

告中题斋阁红梅四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瑶台旧日侣群真,雪骨冰肌别有神。化作彩云销不得,多因染却汉宫春。

燕歌行七解 燕歌行六解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来日苦短去日长,四时代谢心茫茫。为客置酒临中堂,吴歈齐讴出东厢。

引宫刻徵为乐方,悲音冽冽激中肠。劳心惆忉不可忘,西风吹衣天雨霜。

列宿灿烂罗成行,双星明明在河梁。咫尺不语空相望,何为含忧令心伤。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五十四 閒居怀沈幼真司成

明代 于慎行

长安城角寺门前,把臂魂销十五年。夜鹊空迷千里月,春鸿未带五湖烟。

眼中绿鬓人俱老,身外青云事可怜。屈指藏山多所著,不知玄草向谁传。

夏日山居周文伯起部倚舟过访

明代 于慎行

长夏斋居玉树林,蓬门忽复听车音。停桡别浦江云远,对酒明河夜色深。

佩向仙曹分水玉,名从国士重南金。清时报主多同志,野老应馀击壤吟。

春日閒居即事

明代 于慎行

閒居愁思转依依,邑里春深正阻饥。深巷炊烟春欲少,平田蔓草亦应稀。

中原寇盗还消长,海外兵戈有是非。好在黄扉诸相国,从容调燮佐宵衣。

于慎行

于慎行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60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