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九 丙申除夕独坐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九 丙申除夕独坐

明代 于慎行

婆娑双鬓坐寒宵,鼓籥惊心倍泬寥。驹隙百年逢节序,鹑居五亩寄渔樵。

云屏旧自枫宸赐,腊酝先将柏叶调。常记南宫封印出,犹题尺疏劝春朝。

诗人于慎行的古诗

子夜春歌二首

明代 于慎行

朱景带碧楼,新风吹罗幌。
谁能怀春情,不发柔弦响。

送侯大将军姊丈出镇贵阳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平生结客少年场,一剑登坛镇夜郎。马上山川连六诏,匣中风雨渡三湘。

情知壮志图龙额,无奈离愁数雁行。别后相看万馀里,尺书几日过衡阳。

塞下曲八首为蓟门大夫赋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渔阳九月海风秋,汉使行边雪满裘。一拍胡笳双鬓改,应怜飞将不封侯。

送朱养淳太史册封周藩

明代 于慎行

蓬莱阙下五云飞,桐叶封函出帝畿。汉苑花香随使节,河桥柳色上征衣。

天临玉署恩偏渥,星近银河夜更辉。试向汴京城里望,六街何处不朱扉。

归山寄贾石葵年丈四首 其四

明代 于慎行

闻道君王忆月卿,徵书蚤晚到山城。可知昨夜东风起,碧玉峰头鹤梦惊。

送杨庐山户部左迁淮阳

明代 于慎行

华月出高牖,新猋激广轩。斗酒酌良夜,君怀胡不欢。

昔艺名城树,今握画省兰。作吏既彊项,为郎亦苦颜。

如何流云景,奄忽无定端。言从淮海至,又客淮海

题忠顺夫人画像四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边城新舞《柘枝》辞,降得浑邪罢汉师。不道长安春色少,甘泉宫里画阏氏。

送沈少陵太史请告

明代 于慎行

莺燕晴娇禁苑春,冥鸿何意出风尘。到来天地伤多事,归去江湖尚有人。

射策彤庭干气象,上书黄阁想风神。敬亭秋色堪高枕,不负萧条报主身。

感怀二十首 其十七

明代 于慎行

大鹏运溟海,举翮触四隅。鹪鹩巢一枝,栖息常有馀。

适志无小大,窥化有盈虚。昔日五侯里,狐兔嘷其墟。

君平卜百钱,常有终岁储。老氏戒止足,千古铭盘盂。

御试大祀方丘应制

明代 于慎行

圣代郊禋典秩崇,祗坛午夜肃斋宫。五方琮帛坤灵会,八变云韶帝德通。

星斗疏明香雾里,旌旗回合晓霞中。祯符欲胜汾阴日,万岁声闻动远空。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三十七 张令君汎舟南溪用韵奉和

明代 于慎行

一曲清流镜远空,兰桡初试藕花红。鸥凫影乱千峰雨,芦荻声残两岸风。

啸咏何人兼吏隐,江湖此地属渔翁。儿童亦识高阳醉,拍手铜鞮唱转工。

玉函山眺望

明代 于慎行

岱宗直北玉函开,海客乘春蹑屩来。绝壁松杉乘宝相,中峰云气出香台。

湖边万井烟光动,城上双河练影回。青鸟不归丹鹫远,仙踪佛地两徘徊。

纪赐四十首 其七 丁丑八月奏进世庙实录赐白金文绮锡宴南宫

明代 于慎行

十载编摩帝典成,神功四纪勒升平。瑶书此日陈丹陛,石室从今秘赤城。

赐服总分新绮绣,陪班犹见旧公卿。汉家枉续周南史,欲藉藏山作世程。

送周启明水部上淮阳宪使四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十年玄武署中居,建节初乘六传车。此日宣房沈璧马,河渠已有著成书。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四十八 送鲁云松博士迁郾城掌教

明代 于慎行

汉家博士雅传经,忽讶衔鱼落讲庭。五月梁园衔似雨,十年鲁壁鬓如星。

乡心芳草从前绿,客味寒毡依旧青。此日诸生同祖道,骊驹歌断不堪听。

南池水亭

明代 于慎行

池上亭台卜筑深,石桥西畔万峰阴。流来曲水回通岸,栽就新松稍作林。

天杪云霞时隐见,镜中鱼鸟共浮沉。閒心未欲酬渔父,落日沧浪静自吟。

葛端肃公挽章四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朱轮几日下明光,一夜台星遽掩芒。名德累朝耆旧尽,风流前辈典刑长。

百年海岳收灵气,三省官僚纪奏章。莫讶台乌来去少,荒原终日咽长杨。

曲阜谒周庙六韵

明代 于慎行

新宫严礿祀,旧域应奎娄。负扆开王化,分茅胙帝丘。

勋劳周礼乐,宗祏鲁春秋。暮色徂徕雨,寒声泗汶流。

云霞丹殿敞,苔藓玉阶幽。阙里长邻近,犹疑寤寐游。

送毕侍御印石按贵阳

明代 于慎行

七月清霜下御堤,乘轺又到夜郎西。新开汉郡连三楚,旧领蕃方带五溪。

东观声华人地远,南床名字斗山齐。即今满路逢豺虎,白简能忘万里题。

方山别后得冯少宰寄诗赋答口号

明代 于慎行

不堪别思倚高秋,人自魂销水自流。莫问留侯何事业,只今已伴赤松游。

于慎行

于慎行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60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