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九月十三夜扈从功德寺陪李渐庵大司寇王忠铭徐检庵二学士登金山对月二首 其一

九月十三夜扈从功德寺陪李渐庵大司寇王忠铭徐检庵二学士登金山对月二首 其一

明代 于慎行

长杨别苑碧山头,扈跸登临暮霭收。正惜岩花过九日,却怜湖月似中秋。

楼台近映沧波出,灯火深回翠辇游。连夕尚方传赐酒,飞觞何幸藉林丘。

诗人于慎行的古诗

送赵少虚先生下第二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弹铗重归奈尔何,乾坤今日尚蹉跎。黄金不买今时赋,白石谁怜半夜歌。

北岭春萝仍对酒,西汀烟月且披蓑。他时共睹孙弘对,华发名成首四科。

西山夕眺

明代 于慎行

城上高峰带晚烟,峰头石阁启秋筵。空岩雨色寒相入,曲洞松枝静可怜。

落日千帆飞鸟外,浮云万壑酒杯前。辽阳烽火何时断,醉眼愁心望远天。

伾麓山房十咏为朱槐石令君赋 其十 虚旷亭

明代 于慎行

亭榭高邻梵帝筵,千章古柏黛参天。尊前瓠子秋风起,吹送漳河万里船。

望仙吟二首送王鍊师入关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玉女芙蓉接汉京,金人高掌露华清。茂陵松柏今零落,云里空闻卫叔卿。

春日山中有怀赵瀫阳年丈时官南越

明代 于慎行

不关寂寞重相思,心折长安握手时。万里铜标人落魄,十年金马事参差。

眼青杨柳东风日,头白梅花北向枝。惟有鲁狂容圣世,五湖烟水足恩私。

为侯六悼妾六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秦楼少女旧多情,解伴吹箫学凤鸣。今日楼空人不见,箫中吹出断肠声。

过夏镇新河有怀先师朱大司空

明代 于慎行

廿载谈经忆旧游,司空勋业此乘舟。人烟尚记河桥夜,渔火重经水国秋。

地近徐方多故垒,渠分禹迹总安流。不堪阅代成今古,花树西州涕未收。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三十三 送邑侯瀛海张君入觐二首

明代 于慎行

管子台西汶水寒,朝正驷马向长安。齐城吏绩徵三异,渤海家声起二难。

日近宫云春自早,烟消津柳雪初残。遥知课最承恩处,内殿黄金拥汉官。

寿封御史中丞姚江邵翁六首 其三

明代 于慎行

清秋鹤发自樵渔,年已非熊入梦馀。双阙旧分苍水玉,五云重展绿绨书。

答邬汝翼见寄

明代 于慎行

积雨挑灯思不禁,开缄忽见楚人吟。芙蓉自抱三秋色,鸿鹄谁知万里心。

别忆青尊江树杳,梦回明月海云深。无劳汉署怀方朔,金马于今总陆沈。

题张学士閒云馆四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滕王阁下碧波寒,徐孺祠前木叶丹。一曲池台千竹里,可知无梦到长安。

寄张洪阳殿读豫章四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昔我从良友,翩然游帝傍。有如双黄鹄,厉翮起傍翔。

风波一相失,天路何阻长。三秋为一日,噭噭遥相望。

周周啸俦匹,衔羽正徬徨。麋鹿索其群,孤号在莽苍。

咄咄久沉吟,为君心内伤。

纪赐四十首 其十五 十月朔日颁历赐新书五十册岁以为常

明代 于慎行

圣后乘乾万宇欣,明堂布朔启灵文。龙墀已忭群工赐,玉版仍陪上宰分。

蓂展瑶阶春动律,日蒸宝鼎气成云。惭将赤管随恩泽,试卜周年祝大君。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三十七 张令君汎舟南溪用韵奉和

明代 于慎行

一曲清流镜远空,兰桡初试藕花红。鸥凫影乱千峰雨,芦荻声残两岸风。

啸咏何人兼吏隐,江湖此地属渔翁。儿童亦识高阳醉,拍手铜鞮唱转工。

香山寺阁同朱令君赋

明代 于慎行

海岳秋光几处看,珠林高阁此凭阑。河流曲抱高城远,山色低邀落日寒。

野思萧条聊对酒,愁心跌宕罢弹冠。仙游幸蹑王乔履,夜月双凫去不难。

贺王郎季辅新补博士弟子

明代 于慎行

诸生鲁国受经初,标格王郎玉不如。倚马旧传文考赋,笼鹅雅学右军书。

家声此日标琼树,世业当年论石渠。手泽应须开万卷,早怀三荣诣公车。

寿封御史中丞姚江邵翁六首 其二

明代 于慎行

世代衣冠直汉宫,家声万石旧称雄。丹书映日传江上,白简飞霜出殿中。

莲花庵潭上夕饮

明代 于慎行

禅宫遥倚北楼开,楼下平湖落照来。金水环城全象汉,莲花涌寺宛成台。

诸香各捧空王座,一叶能浮太乙杯。便是忘归归亦醉,夕阳清角莫相催。

寿伯父九十赐爵

明代 于慎行

田家亦有地行仙,击壤升平近百年。三代遗恩身自遇,五朝旧事口能传。

登山时复抛邛杖,对酒犹能醵社钱。十载松楸成远恨,歌逢棠棣转悽然。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六十八 送徐南龙令君北上

明代 于慎行

卢子城头问去踪,不堪别恨结遥峰。春风几发河阳树,客路重趋蓟苑钟。

岂有明珠藏薏苡,惟馀长剑吐芙蓉。浮云西北休愁思,霄汉还应雨露浓。

于慎行

于慎行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60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